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臣嘲諷少年: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少年的回應堪稱絕妙

大臣嘲諷少年: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少年的回應堪稱絕妙

從古至今,中國都不乏神童的存在,神童們以其過人的才智,往往做出令大人們都嘆為觀止的事情。

戰國時期的甘羅十二歲時便奉命出使趙國,幫助秦國得到了十幾座城池,回國後就被嬴政拜為了上卿(相當於後世的宰相)。

東漢時期的名士孔融從小也是神童一名,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他讓梨的故事。四歲時,孔融與年長的兄弟們吃梨,孔融將大的梨都讓給了哥哥們,自己拿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何這樣,他答道:「我年紀最小,理應拿最小的。」

孔融讓梨的故事千百年來被人們傳頌,連《三字經》中都有「融四歲,能讓梨」之語。但是孔融謙遜的外表下其實隱藏的是一顆狷狂的心。

拜訪名士

十歲時,孔融隨父親到了京城洛陽,想要拜訪當時的一位大名士李贗,李贗在當時的士大夫群體里很有名氣,很多人都希望能得到他的接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進李府的大門,如果不是當世名士或者他的親戚,一般是見不到李贗的。

這天,孔融來到李府門外,他對看門的人說:「我是你家主人的親戚,請為我通報一下。」看門的人一聽也不敢怠慢,通報後就放孔融進門了。

等進了門,李贗覺得他面生的很,便問道兩人有何親戚關係?孔融答道:「我的祖先是孔子,你姓李,是李耳的後人,當年我的祖先曾向你的祖先請教學問,所以我們兩家是世交啊!」當時在場的人不少,對孔融的回答都感到很驚奇。

但太中大夫陳韙卻不以為然,他開口說了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就是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了未必有出息。

但孔融不甘示弱,聽了立刻反唇相譏:「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嘲笑陳韙小時候肯定很聰明,所以現在才混的這麼差。這話一出,陳韙頓時啞口無言,只有李贗大笑著說道:「憑你這口才,以後必成大器!」

【歷史就在那裡】:解讀過去,方能不畏將來,每天更新原創歷史趣聞,歡迎各位歷史看客們評論、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就在那裡 的精彩文章:

兩國和談,皇帝:賠了多少銀子,大臣伸出三根手指頭,皇帝:重賞
淝水之戰前,苻堅做了件事預示了他的失敗,更被後人笑了千年

TAG:歷史就在那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