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課堂|「不傷害眾生」是一切法的精髓
佛學
05-16
佛教教義也就是「不傷害眾生」,《四百頌》中說:「總之佛法為不害,一切如來所共說」大善知識夏拉瓦說「法相為寂靜」,若傷害眾生,就是不寂靜行為,就會違背佛教教義。
譬如藏地畜養很多牲畜,會為牲畜穿孔、割身肉、毆打或捆綁起來,或困於牛圈中,這樣去傷害牲畜,就違背了皈依的「斷除學處」。
總之,並非說佛教徒不能利用、圈養牲畜、不許養牛或其他畜生、不能去擠奶、撿雞蛋等,若這樣規定,也有些不近人情。比如,有時候讓動物在載重物品時,不能讓其超過負重範圍,或以悲心對待、尊重動物眾生,而非以嗔心以待。
格西夏拉瓦尊者也說到,斷除損害眾生之學處是時間長、難守護之學處,並非一兩天而已,要長時間去守護,因此非常難以守持,三戒當中的別解脫戒的戒條中,也有「遠離一切損傷」戒條,菩薩戒中的精髓「悲心」,也是為了對治「傷害一切眾生」之法。
總而言之,三戒之中沒有不包括「不傷害眾生」之戒條,「不傷害眾生」是一切法的精髓,很難持守,所以,我們要善加守持皈依法的學處:「不傷害眾生」。


※迴向越捨得,善根越增長
※發心、發願,踏踏實實走好學佛的第一步
TAG:佛語與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