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櫻桃,回味或回望》

《櫻桃,回味或回望》

今年的櫻桃,紅得令人猝不及防。

明明離立夏還有好長一截時光,但南風已經掩捺不住熱情連日勁吹,陽光大朵大朵的灑在四明坡地的綠枝之上。還沒等到那些絢麗的春花次第謝幕,櫻桃迫不及待地紅了。

於是,在四明群山的懷抱里,風中開始瀰漫酸甜清新的氣息。走在鄉野,「洽恰舉頭千萬顆,婆娑拂面兩三株」;轉過屋角,「斜日庭前風裊裊,碧油千片漏紅珠」。

我平原老家的老人們,習慣把櫻桃叫成「櫻珠」。想想也對,櫻桃色澤鮮潤、晶瑩剔透,紅如瑪瑙、黃若凝脂,小而圓的顆粒,飽含著整個春天的精華,一個「珠」字,形象生動且貼切。

好些年後,我才發現,少年時代對「櫻珠」想當然的誤讀,實在有點謬之千里的味道。原來,「櫻珠」實為「瓔珠」,李時珍描述櫻桃「其顆如瓔珠」。瓔,可不是簡單之物,乃是美玉。 以玉喻果,足見其珍愛之情。

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里,櫻桃除了本體的水果屬性,還被賦予了林林總總的人文情懷。

櫻桃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被稱為「百果第一枝」。與此相關聯的櫻桃之花,自然開得也早。二十四番花信中,立春三候分別是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除了櫻桃之花,其他兩候似乎與水果無關。

我們知道,立春節氣,總在數九寒天時節,櫻桃挑在這時開花,算得上植物中的堅韌者。記得有年早春,我們驅車到四明深處的懸岩村採風,正趕上一場盛大的櫻桃花事。在鱗次櫛比的山村民居周邊,櫻桃花不動聲色地盛開著,沒有蜂蝶的滋擾,沒有綠色的映襯,只有那些深色的石頭房屋靜靜地陪著她們。遠處的山頂上,積雪正以同樣的白色,向成片的櫻桃之花遙致問候。經歷苦寒、贏得讚美的花有許多,但以果實的形式把苦寒轉釀成甜蜜的卻很少——就憑這一點,櫻桃被珍視是理所當然的!

正因為櫻桃的花和果,先後承擔著迎春和迎夏的使命,櫻桃在漫長的農耕時代便又額外地承載起一項重任:祭祀宗廟。一年又一年的季節輪迴里,櫻桃總是最早自然成熟的水果,把最早的鮮果當作祭祀品,體現了古人對先祖的敬重。

這一傳統,可以上溯到先秦時代,《禮記?月令》記載過這樣的事情:「羞以含桃,先薦寢廟。」「羞」是進獻之意,而「含桃」則是櫻桃的別名。《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曾對此有過解釋,大意是說櫻桃為鶯之食物,故稱「鶯桃」;而鶯是含食的,所以又稱「含桃」。一種水果,有那麼多的名稱,想想古人也是蠻拼的。

祭祀,是很有儀式感的事。我們無法想像當初那些王公貴族們祭祀時的神情儀態,但我相信他們會對櫻桃多看一眼的,畢竟,「櫻桃好吃樹難栽」,生產力低下時代,這櫻桃數量真不會太多。

而今,櫻桃培育已不再是難事。但是,傳統意義上的櫻桃依然處在邊緣境地。當我們用「中國櫻桃」來重新命名這種含著詩情畫意、烙著千年歷史印記的傳統水果時,肯定是有相對應的外來物種佔據了優勢地位。

據物種專家說,我們現在能吃到的櫻桃通常有三種,最常見的是「車厘子」,正式的中國名稱是歐洲甜櫻桃,我周邊的人們常稱之為美國櫻桃(為啥有此稱謂無解),它比我國傳統的櫻桃個大、色深、耐儲運,19世紀末,這款櫻桃與西方傳教士一起登陸山東半島。潮濕涼爽的山東半島氣候,與歐洲甜櫻桃的生長環境很接近,於是,歐洲甜櫻桃便在中國紮下了根,現在它生長的空間比100多年前要大得多。另一種是毛櫻桃,是孩子們在山野間嘻鬧時的閑食,登不了大雅之堂。

儘管產地縱跨大江南北,但中國櫻桃抗病力差、產量低,保鮮期極短,除了近途的旅遊採摘和近距短時的銷售,無法在水果市場上角逐,現代都市的貨架上,已經難覓她們的影蹤。這個在數九寒天里嶄露頭角的「花堅強」,這個蘊藏了春天精華擁迎夏天的「一果」,這個擁有著千年櫻桃正版冠名的精妙水果,真不能也不該輕而易舉地消失了!畢竟,滿山遍野盛開的櫻花,結不出這麼嬌嫩可愛的甜果;畢竟,千年詩文吟誦的櫻桃,需要有一年又一年晶紅的實物印證!

好在,四明群山的懷抱里,還生長著許多中國櫻桃。暮春時節的清晨或黃昏,我總要走進大山深處的一些古村落,看看櫻桃紅紅的樣子。我遊走在山居間,或靜坐哪家屋前的石塊上,看著人們采櫻桃,聽著難得回到老家的城裡孩子們歡快的笑聲。當然,我會適時把鏡頭聚焦在人們的臉上,或輕輕舞動的櫻桃枝上;有些時候,我也會突然想起那些與櫻桃一樣美妙的詩詞。

比如,那回在大嵐的戴糜村,我們坐在一棵老櫻桃樹下閑聊,一陣風過,陽光透過高高的櫻桃樹枝,在我眼前搖出一片碎金,蔣捷的《一剪梅》倏然隨碎光掠過:「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再比如,前次在梁弄的蒲塘村,吃著一位老農剛摘來的櫻桃,很自然的想起白居易,想起了他那句「甘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我想我能體味這樣的通感,真的很美妙。

白老先生應是站在初夏的第一縷暖風中吟得此句的。這是對春的回味、對春的回望。

於是我相信,櫻桃,是可以用來回味或回望的——這樣的回味或回望里,有淡淡的悵惘,有濃濃的思念,有悠悠的鄉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鏡視野 的精彩文章:

TAG:明鏡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