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會心理學概念解讀

社會心理學概念解讀

打算寫一下社會心理學的內容,初步估計一共會有10篇或者更多。

首先要說,不管是心理學的哪一個分支,心理學都是科學,社會心理學是科學,不是哲學,更不是玄學。我認為,科學的前面還會是科學,而不是哲學。

我們在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總會給別人貼上特定的標籤,就如同我們會給聯繫人分組「親人」「朋友」「同事」……我們會說一個人成熟穩重,也會說一個人外向開朗。

人是脫離不開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的,但是這也是人最容易忽視的情境事實。大多數人只關注人格特徵,然後從人格特徵出發再關注人的行為。在社會心理學裡面,社會情境與人的行為是具有相互作用的,人格特徵反倒不是重點。

比如說,兩個人一起出去吃飯,一個人是面對服務員的,一個人是背對服務員的,服務員用特別不耐煩的語氣跟你們講:「快點點餐。」背對服務員的人可能馬上就覺得很不禮貌,而面對服務員的人可能會看到服務員眼光看著其他的桌位,另外一桌人正在等著收拾桌面落座,面對服務員的人就可能會想,服務員太辛苦了,這麼說也在所難免。

背對服務員的人就犯了基本歸因錯誤:所有人都傾向於以人格來解釋人們的行為。但事實上,社會情境中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也會產生超越人格差異的強大效果!

前面說了社會情境會影響人們的行為(社會情境為主動因素),事實上,人們的行為還取決於人如何解讀當前的社會情境(人的知覺為主動因素)。在特定的時刻,人的想法和行為是由各種交叉動機引發的。

這裡,暫時只列出一種比較重要的動機:自尊取向。更多的動機放到後面的文章再解釋。

大多數人都會有維護自我正面形象的動機,這就是自尊取向。我們總會遇到這樣一種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從自尊取向來講,承認自己的錯誤,就意味著錯誤看待世界——自身的正面形象崩塌。當然,可能這種人屬於少數甚至罕見,但是還有更常見的例子。比如,有一個人,髮型總是亂糟糟的,衣服上總有某個地方沾著污漬,別人認為他邋遢,他自己卻認為自己只不過是放蕩形骸。

相比於5000年前,人類並沒有跨越式的種族進化,今天的一個人類受精卵穿越放在古代人的身體里,我相信也一定能生育。人的進化是非常緩慢的,但是社會的進步日新月異。相比於古代,城鎮化社會讓人口更加集中,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有爆髮式的增長,社會性問題會越來越突出,我們非常有必要了解社會心理學。

參考書目:

1.《社會心理學 阿倫森眼中的社會性動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為無常 的精彩文章:

TAG:有為無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