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口說話也有三個方法體系?

開口說話也有三個方法體系?

我們作為個體與外界的互動中,為內在思想和外在行為提供指導的有效區域,即是我們自身的思維體系。

生活中無可否認的存在一種事實。同一件事物、同一樣時間、同一行為不同的溝通產生的結果卻是千人一面。

今天,坐在我熟悉的咖啡廳里,點上一杯橙汁來寫一個關於溝通認知的筆記。以下,Enjoy!

第一: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簡單的說清楚,說明你自己還沒有想清楚這個事的本身。

對於溝通這個行為一定是圍繞著某個特定的事件展開的,這個區別於寒暄、區別於朋友之間的敘舊交流的海闊天空。

所以,在展開真正意義的溝通之前,你首要做的一件事情便是「把你要溝通的事情簡單的說清楚」。你肯定不會反對我這個建議,問題是什麼才是有意義的簡單。

我不太喜歡在筆記中舉各種例子。我就提一個概念「建模理論」從溝通對象大腦里尋找他能夠理解的模型,然後表達出來。對於某些稍顯複雜的事件可能需要做多個「建模」,這個聽起來比較專業複雜,其實我們在小學時代就已經學會了這個方法。有個詞語叫「形容詞」這個形容背後的表達就是在利用「建模理論」。

建模理論說話方法概況,利用已知通俗概念的形容詞、形容語、形容內容。

第二:清晰使命的協同強化,你需要洞察統一點。

這裡面有一個詞必須說出來叫做-洞察。去理解和應用洞察能力你只需要找到兩個節點。一個是找到溝通的統一點;一個是協同強化這個統一點。所要注意的是不同證據手段的去完善這個協同。

還是給到一個理論概念「心裡階梯」。利用心裡階梯理論協同溝通的統一點形成的效果可以用一句話來表示:數量的遞增導致質量的飛躍。數量-質量-影響力。

我們知道每個人進行任何決策的過程事實上是心智認知以及行為模式發生變化的過程。也就是如此的遺傳特性,「心裡階梯」就是根據這個生物特性而被總結創造出來的理論。

「心裡階梯」說話四部曲。是什麼 - 什麼作用 - 為什麼有作用 - 這個作用有什麼意義。(屬性-利益-心裡利益-價值觀)。

第三:影響同一件事物、同一樣時間、同一行為千人一面的結果是不同視角。

視角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不同角度。在商業上也經常在說一個詞叫做用戶視角,這個方面的訓練非常非常的困難,卻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和實用。除非我們對於正要溝通的事件戰略需要是取得表面意義上的失敗,這個失敗就是戰略定勝利這個一個定位,否則「用戶視角」就是一個必須掌握的武器。

人類天性的阻礙 - 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用戶視角就是要突破這種阻礙。怎麼破?那就在再提一個理論「中心學說」,圍繞溝通對象、順應用戶期待、展開溝通事件、影響行為的方法觀。應該可以理解吧。如果有些難,那就再提一個實操的策略理論「博弈理論」,這個都聽過。我講一個核心的重點:放棄控制從而取得控制」。

中心學說-博弈理論的說話方法:說他想說的話、這麼說的利弊闡述、提出該說什麼、這樣說了不同的利益、不同利益不同效果。

任何業務,任何事情都有一些核心的技能和知識思維體系存在。就像赫伯特說的:對於盲目航行的船,那個方向來的風都是逆風。

是的。框架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作為個體與外界的互動中,為內在思想和外在行為提供指導的有效區域,即是我們自身的思維體系。

寫一些文字讓自己片刻遠離一下具體的事務,也感覺輕鬆了一些。我總結一下:說話的幾個方法。

從溝通對象大腦里尋找他能夠理解的模型,然後表達出來

是什麼 - 什麼作用 - 為什麼有作用 - 這個作用有什麼意義。

說他想說的話、這麼說的利弊闡述、提出該說什麼、這樣說了不同的利益、不同利益不同效果。

水面顯露的泛冰不會給出真正的答案,本質總是存在在於冰山下。關於溝通,我們也應該嘗試建立「視角」「框架」「方向」的自身的思維體系。

你可能不認為溝通是一種核心競爭力。你可能更重視假設的社會關係。沒關係,我們各自安好。

均良

2018年5月9日

每周出品 關乎生活 關於商業 思想筆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均良思想會 的精彩文章:

TAG:均良思想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