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葉恭綽的逸民悲情

葉恭綽的逸民悲情

1960年12月,

剛剛摘掉「右派」帽子的葉恭綽,

又開始擔心起鄉村因寫「大字報」、

「寫標語」用毛筆及紙墨量過大,

而造成真正的使用者用不上好筆的問題~

年輕時的葉恭綽

葉恭綽又名譽虎,一作裕甫,號遐庵,廣東番禺人。是我國現代著名詞學家、書畫家、鑒賞家、收藏家。出身於書香門第,葉恭綽自幼受家庭熏陶,喜愛書畫。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曾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1931年,葉恭綽在蜜蜂畫社的基礎上,成立了聞名遐邇的「中國畫會」,該會實際上成為一個全國性的中國畫團體。抗戰時避居香港,以賣字為生。建國後,歷任北京中國畫院首任院長,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等。葉恭綽擅長考古、鑒賞、詩文、書法、繪畫。繪畫善竹、石、梅、蘭、松,最愛畫竹,書法擅長正、行、草書,取法趙子昂《瞻巴碑》、顏真卿、褚遂良及魏碑之長,自辟蹊徑。書風剛柔並濟,綽約多姿,跌宕有韻,別具一格。

1640年,鄭元勛(字超宗,徽州歙縣人)的「影園」內牡丹花盛開,最奇麗的是,一叢牡丹竟開出五朵黃牡丹。菊以黃為正,君子正其名。隨著奇異的黃牡丹盛開,鄭元勛也有嘖奇正名的盛舉:邀各路文人聚集園內,飲宴賞花,拈韻賦詩。是年,廣東番禺黎遂球(1602-1646,字美周),途經揚州,正值鄭元勛在園中大會文士,遂參會,以《牡丹七律十首》被評委錢謙益評為第一。女樂歌吹迎於紅轎,一時傳為盛事,被譽為「黃牡丹狀元」。時過一年,即1644年6月26日,牡丹賽詩盛會的主辦者鄭超宗在揚州被城民誤害,「黃牡丹狀元」黎遂球也因《牡丹》詩中有「奪朱非正色,異種亦稱王」句,在兩年後的贛州守城戰中被清軍亂箭射死,與其弟黎遂洪同殉節於大明朝。

漫賦長歌遺民史

1933年2月8日,畫家、書法家吳湖帆和張大千從上海到蘇州,在彭恭甫處進行「正社書畫會」第二期集會。「正社」是以蘇州籍畫家吳湖帆、彭恭甫和寓居在蘇州的張善孖、張大千兄弟及名士何澄、葉恭綽為骨幹的一個民間社團組織。這種自由結社的民間藝術團體在民國多的是,無需登記審批,也不曾發生在集會時被警署查抄、拘傳的惡行。因何澄(字亞農)年紀最大,且是當時的「南北要人」,所以該社成員多以「亞農社長」和「八哥」(族內排行老八)稱之。此後,「正社」和其主要社員張善孖、張大千兄弟在北平舉辦的多次畫展,就是由「亞農社長」策劃主辦的。

1933年2月8日這天,何澄攜一幅《鄭元勛臨石田山水畫軸》前來雅集。這幅名左上有董其昌題跋五行:「沈啟南自題畫山水云:詩在大痴畫中,畫在大痴詩外。恰好百二十年,翻身出世作怪。吾於超宗此畫亦云然。」畫幅上方右側有鄭元勛的一則補題:「此余辛未(1631年)冬臨沈石田筆也,時年三十有四,腕力尚稚,然董思白(董其昌)先生已極賞之,為題數語。畫不足存,題不忍廢,當賴以傳矣。付子為顯藏之。崇禎辛巳(1641年)秋重識於影園之蒿亭。」鄭超宗的畫作吳湖帆從未見過,驚嘆:「殆亦孤本與?畫極似查梅壑、鄒臣虎一類。超宗殉甲申之難,其遺墨亦絕無僅有者。」(《吳湖帆文稿·醜簃日記》,第二十二頁)葉恭綽則看出鄭元勛這幅畫軸背後有著眾多的遺民逸事,邊觀邊說鄭元勛當年召開「黃牡丹賽詩會」,鄉賢黎遂球成為「牡丹狀元」的軼事。何澄當下語激葉恭綽:「何不效長慶體,題長歌一章於其上?」於是,葉恭綽便在這次雅集結束後把畫帶回家,查閱史料,詳加考證,三月下旬,作好一篇《為亞農題所藏明鄭超宗元勛山水畫軸》的漫賦長歌,交還何澄。

這篇題跋,先從好古又好客的何澄說起,接著說鄭超宗雖工詩畫,大名卻出自他成為復社後期領袖之後;間寫鄭超宗被害,其弟鄭俠入清不仕,構休園奉母;最後講鄭元勛的這幅畫輾轉流傳於安徽祁門馬曰琯、馬曰璐兄弟的「玲瓏山館」和無錫楊氏家藏,終歸何澄名下的流傳過程。

《為亞農題所藏明鄭超宗元勛山水畫軸》,看似漫賦長歌,卻是一篇明代遺民簡史,亦可視為「多少遺民淚,灑入荊枝尺幅間」的詩史之作。除此之外,裡面難免也有葉恭綽返照自己政治生涯的影子。

仕途坎坷一逸民

葉恭綽,廣東番禺人,字譽虎,號遐庵,1881年11月24日生於北京,晚年別署矩園,卒於1968年8月6日。

1906年,葉恭綽入清廷郵傳部,1908年4月,升路政司主事,五月升路政司員外郎,九月再升路政司郎中,一年之中,由七品辦事員升任五品郎中,遂在郵傳部嶄露頭角。一年後,升任承政廳任廳長。越一年,被任命為鐵路總局提調。然而,1911年,繼徐世昌為郵傳部尚書的盛宣懷,以「專權糜費」之由,免去了他鐵路總局提調的職務。未久,盛宣懷就因推行「鐵路國有」惹出亂子,被清廷革職。盛宣懷下台後,葉恭綽官復原職,仍署理鐵路總局局長,並執掌全國鐵路督辦。

辛亥革命,南北交戰和議和期間,葉恭綽上午在郵傳部辦公,下午到袁世凱的官舍商討政治途徑,曾就清室遜位、力促北方共和,提出過若干建議。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其表示堅決擁護共和的誓詞即由葉恭綽執筆。同年,葉恭綽開始兼任交通銀行幫理(副總裁),影響力很快就超過中國銀行,並且成為民國一個政治派系「交通系」的靈魂人物。

南北議和後,郵傳部改組為交通部。葉恭綽以路政司司長的身份兼任鐵路總局局長。其間,提出「今日第一在趕急造路,其他皆不成問題。諸如國有、民有之爭,內債、外債之別,皆枝葉上事」的主張,並為此採取向全國國民徵詢意見的方法(此舉較之如今我們的徵求民意或「市民聽證會」,早了一百年),形成了鐵路布局的基本思路:其一,國際上設法縮短歐亞交通之途程,直接與西比利亞鐵路連接。其二,國內宜迅速建築縱橫兩大幹線,一為橫斷亞陸之隴海線,一為縱斷線,另之粵漢線,使之早日接通京粵。這個思路,直接影響和推動了後來中國鐵路建設的戰略布局。

1913年12月,葉恭綽任北京政府路政局局長兼代交通次長。1915年6月,庄蘊寬發起「三次長參案」,所參陸軍次長徐樹錚、財政次長張弧和交通次長葉恭綽被諭令停職;涉案者還有津浦、京漢、京綏、正太、滬寧五路局長,史稱「五路大參案」。1917年,葉恭綽出任段祺瑞內閣交通次長兼郵政總局局長。1918年10月,因在西原借款問題上與頂頭上司、交通總長曹汝霖意見不同,葉遂辭職告退,周遊歐洲。1920年8月,靳雲鵬出任國務總理,葉恭綽為交通總長。由於罵各地軍閥胡作非為,破壞路政,被軍閥懷恨,於1921年4月被排擠出內閣。

同年12月,梁士詒出任內閣總理,葉恭綽仍掌交通總長。1922年1月19日,吳佩孚領銜六省督軍省長,電請大總統徐世昌免梁士詒內閣總理之職。一周之後,與梁士詒一起避地天津。5月5日,奉軍戰敗,直繫上台。大總統徐世昌下令通緝梁士詒、葉恭綽,葉遂逃亡日本。

在流亡日本期間,葉恭綽完成其重要著作《交通救國論》。1923年4月,葉恭綽返回廣州,擔任孫中山大元帥大本營財政部長。1924年9月,由奉軍支持的段祺瑞組成臨時執政府,葉恭綽奉孫中山委派北上,第三次出任交通總長。1927年6月,軍閥孫傳芳、張宗昌,與張作霖結盟,組成了「安國軍」,擁張作霖為「海陸軍大元帥」,在北京組織軍政府,聘葉恭綽為財政委員會副會長。

蔣介石統一南北後,葉恭綽被南京國民政府通緝,不得不避地上海、蘇州。1932年1月,蔣介石第二次下野,孫科組織南京國民政府,邀其出任鐵道部長,然而這個鐵道部長僅僅當了月余,就隨著孫科去職而去職。從此以後,葉恭綽再不言政,專事文化事業。《為亞農題所藏明鄭超宗元勛山水畫軸》漫賦長歌,實際上也言明了他自己台上台下「貞不絕俗、抑有所不得已耶」的政治心路(《矩園餘墨·嘯明樓藏舊朋尺牘跋》)。可惜,不少寫葉恭綽的人,只能羅列其從政的種種官銜和文物收藏的林表,而不識他種種風光之後的這般逸民悲情。

末路悲情憂憤亡

1937年,「嶺南近代四大家」之一的黃節遺屬將黃節生前所藏《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送交王秋湄保藏。王秋湄深知葉恭綽酷愛「可具尋顯晦之跡」的鄉邦文獻,於是轉託葉恭綽永保之。同年11月,由上海避居香港時,葉恭綽亦同其他所藏書畫一併攜帶而去。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準備攻佔香港。葉恭綽「既不欲入重慶,因擬姑至桂、黔間。已訂航空機位,以不能多攜行李,遂選所藏書畫之尤者,截去軸首拖尾,乃至引首、題跋。擾攘竟夕,多所拋棄。乃凌晨知機位為豪宗所奪,無法與爭。飛機竟不再開,而斷者已不可復續,此卷亦然。後雖強為粘合,終難熨貼。此亦平生遺憾之一事也。」

這段寫於1958年的回憶,有重要的三點可茲注意:一是他葉恭綽不願返回當時正面抗戰的國民政府陪都重慶,二是也無返回汪偽制下的淪陷區之想,此是典型的逸民之行止;三是《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乃為此次準備離港到桂林、貴州避難時,「截去軸首拖尾,乃至引首、題跋」的「書畫之尤者」之一,「後雖強為粘合,終難熨帖,此亦平生遺憾之一事也」,指的就是這幅詩卷。

1949年8月,再避香港的葉恭綽展觀此詩卷,題下了「時局變遷,余欲歸老穗垣,竟不寧厥居,遂又流遷徙香港。所藏書畫、古物、歷經離亂,毀失殆盡。此卷,幸抱持未失。然竟不能有所闡述,重負秋齋見托之意矣。」這種篤於故舊之託,極重鄉邦文獻保存的深情表現,由此可見一斑。

1954年6月5日,已為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的葉恭綽第二次在《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上題跋,內有:「余老且死,並無歸骨故鄉之念。遺令將安息於京西翠微山麓。因非戀戀於一丘者,特以歷史名跡,一旦盪為飄風,意安能無動?故述記於此。後之見此卷者,當有同情焉。」然而,當時見此卷者,對這位於國家貢獻甚多的老者,並沒有絲毫同情之心,1957年照例打成「右派」。

1958年,由「逸民」成了「右派分子」的葉恭綽,三題《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余以重鄉邦文獻,喜得此卷。恆以付託無人為慮。今年七十七矣,偶展此卷,感懷萬端,因題一律。後之覽者,當知余書此時之情何苦也。」這首記述《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流傳過程的律詩,真屬「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的悲歌,只是有些後人讀過也不知悲,更遑論其中的情懷了。

1960年12月,剛剛摘掉「右派」帽子的葉恭綽,又開始擔心起鄉村因寫「大字報」、「寫標語」用毛筆及紙墨量過大,而造成真正的使用者用不上好筆的問題,於是乎作了一篇《論書畫工具之供應》之文:「各地無不寫『大字報』,可能需要千萬枝毛筆。是否聽其缺乏?如年需一二千萬支毛筆,而謂不可能於其中制較好之筆一二十萬枝,以供藝術上之需要,此又何理?因此,制毛筆所需之原料,如狼毫、兔毫、馬毫、雞毫等,本非缺產,乃等棄物,即言經濟,亦太矛盾矣。」

然而,政治是不講用什麼狼毫、雞毫的。「文革」興起,大字紙用紙、用筆什麼時候也沒短缺過。1968年《光明日報》刊發《中國官僚資產階級的老祖宗———葉恭綽》一文,葉恭綽看後一病不起,八月六日,憂憤而死。對中國近世文化做出貢獻巨大的人,反倒成了官僚資產階級的老祖宗。卓爾堪說:「遺民惟重末路,」而至此,葉恭綽這個逸民也不成為逸民了。

文 | 蘇華

葉恭綽:寫字的修養

第一為學問

學問,包括一切學問、知識。學識豐富的學者,其態度自別於人。其言動、舉止,皆可於字裡行間覘之。例如朱九江先生,雖不以字名,但後人見其字者,即知其人之有學問也。反之,一無學問之輩,亦可於其字見之。

第二為志趣

志趣卑下,貪財好色,影響於修養極巨。蓋見解低下、思想低下,實際上已談不到修養。即使對於書法曾下苦功,然其字之表現,亦卑卑不足道也。

第三為品格

人品高尚,而又有相當寫字修養者,不特其人令人欽仰,其片紙隻字亦令人敬重。孔子所謂「誠於中,形於外」,其下筆,固已加人一等矣。

中國畫家最重修養。畫匠之畫,一望而知。此雖或為心理作用,然缺乏修養者,不能入藝術之林,已成為古今定例矣。故能融會學問、志趣、品格於書法之中,其藝術之成功乃大。否則,小成而已,或不完備而已。

由此觀之,要成就書家,並不容易。但吾人亦不可畏難。蓋任何學問,皆有必經程序,寫字亦然,故余主張寫字之稱為學也。總而言之,無精神之修養者,非真正的書法藝術。

//////////////////////

//////////////////////

//////////////////////

20天爆售 200冊!

現補貨 50冊!

《印證——當代書家用印題跋邀請展作品集》

100位書家印人、100個暖心故事、100種創作呈現!

一次蠡探當代書家印人審美情趣的絕佳機會……

100位作者,220頁,正度十六開本;

當代書法篆刻全新創作模式探索呈現!

實力書家印人自選常用印並題跋;

平凡而又非凡中的書寫與鐫刻;

生動記錄並見證當代書壇實力名家的

親歷故事情節、歷史進程;

全部藝術家原創精品;

書法、篆刻、邊款、箋藝看點諸多;

極具收藏及創作參考價值。

//////////////////////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公社 的精彩文章:

李陽公益題寫匾額
《平復帖》的收藏流轉

TAG:書藝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