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設計師品牌到倫敦工藝周

從設計師品牌到倫敦工藝周

中國有句老話叫「慢工出細活」,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浮躁時代里,依舊秉承著這個原則去精雕細琢產品的人所剩無幾。建築是全新的,衣服是快消時尚,香水是批量生產的…擁抱現代摩登的產品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為便捷,但是失去了匠心精神,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個我們熟悉品牌的陌生故事吧。

一個年輕的布商學徒在1856年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服裝品牌,那個時候他才21歲。

他不斷努力研發,試圖找到最棒布料來方便人的生活。終於在1879年,他發明了「華達呢」,一種斜紋防水布料。這種透氣、防雨、輕便的布料顛覆了傳統服裝業。他用這種布料做出了最棒的風衣。在那之前,防雨的風衣通常大而厚重,穿上後總會讓人感到笨拙不適。

「華達呢」布料

為了確保風衣的實用性,這位年輕的設計師將每個細節都打造到了極致。最後,它的設計與耐用性讓它成為了許多探險家去極地探險的首選產品。

聽到這裡你可能以為這是早期的Northface或是Moncler,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個年輕的設計師名叫托馬斯·巴寶莉(Thomas Burberry),是200年來一直引領經典時裝與時尚的倫敦奢侈品牌巴寶莉的創始人。

巴寶莉工廠

他的品牌直到現在都還秉承著兩百年前的匠心精神。以它最著名的格子圍巾為例,巴寶莉的每一條羊毛圍巾都是在蘇格蘭埃爾金有200多年歷史的羊毛廠里製作的。從選羊毛到縫紉到剪裁,每一條圍巾都將經過18個匠人之手,歷經30多種不同的工藝製作而成,其中最後一道工藝是將剪裁染色完畢的圍巾浸泡在蘇格蘭洛夕河的高地泉水裡。這條河的泉水也被用來製作世界上最著名的幾種威士忌。

在倫敦,秉承這樣純粹精神的工藝品牌還很多。這其中有我們了解的,也有小眾卻更為精緻的。例如Swaine Adney Brigg。它曾是王室幾代欽點的皮具供應商,直到現在,他們依舊秉承著最初的精神,用最傳統的方法與工具打磨、縫紉和刺繡,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英國的富裕和發達的精神文化讓不同的手藝人可以淋漓盡致的發揮他們的特長,幾十年如一日的鑽研一個領域,並將這個領域發揮到極致。這也許是為什麼英國貴族到現在依舊用著兩百年前的傢具,或是傳承了好幾代的皮具珠寶。

他們對於「舊物」的喜愛,正出自他們對匠心精神的欣賞與尊敬。

倫敦工藝周 (London Craft Week)

2018年是倫敦工藝周誕生的第四個年頭。從5月9日到5月13日,人們可以在倫敦的不同的場所看到國際和英國範圍內最具創新意義與匠心精神的作品。它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奢侈品」,所以少有我們熟悉的品牌參與,但專註於細節與工藝的人們都會愛上倫敦工藝周中各式各樣的設計、時尚、藝術、食物與文化作品。

當然,它也不是完全沒有奢侈品牌的參與。江詩丹頓 (Vacheron Constantin)、馬爾伯里 (Mulberry)、登喜路 (Dunhill)、羅意威(Loewe)等品牌都曾是倫敦工藝周的贊助商。今年馬爾伯里也會專門開展以「馬爾伯里: 慶祝製作熱情」為主題開展製作工坊,邀請全倫敦所有對皮具工藝感興趣的人們參與。

Mulberry製作過程

同時參與倫敦工藝周的還有獨特的玻璃工坊、威士忌酒廠、金屬製作、凸版印刷等各式各樣的新奇工作室。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世界裡,這樣別緻的一周將重新喚起人們心中的匠心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ewChapters文化體驗 的精彩文章:

你猜英國人喜歡在哪買房?

TAG:NewChapters文化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