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那些你沒注意的細節
讓好奇心,成為你打坐的常態。
打坐,一個簡單又複雜的修行方式。
不同的法門,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注意事項。
今天分享的,是打坐基本通用的一些小細節。
這些細節,或許並未得到重視,但它卻至關重要。
關於打坐的諸項細節:
一、凈化空間。
一個好的能量場,能讓我們有一個較好的狀態,這樣打坐起來可以事半功倍。
所以,在打坐前凈化空間很有必要。
凈化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鼠尾草、秘魯聖木、香、蠟燭、水晶缽、冥想等等。
最簡單的便是點上一根香,最好是凈化類的香。
有一點需要注意,在打坐結束之後也是需要凈化空間的。
打坐之前凈化空間,是為了有一個好的能量場。
打坐結束之後凈化空間,是為了凈化打坐過程中釋放的雜亂能量,從而不讓雜亂能量對這個空間以及我們自身造成影響。
二、坐姿。
打坐的姿勢,是盤腿而坐,保持脊椎放鬆正直。
盤腿有散盤、單盤、雙盤三種,雙盤效果最好,單盤次之,散盤最為常見。
盤腿怎麼盤的並不重要,只要自己覺得放鬆舒服就好。
最重要的是,在打坐過程中時刻保持脊椎正直。
在打坐過程中,我們會和這個天地進行能量互動。
當我們保持脊椎正直的時候,我們人體的通道是順暢的,能很好的與天地間的能量進行互動;當我們脊椎沒有保持正直,這種能量的互動就會受到阻礙,一旦能量互動不通暢,我們就會覺得難受,並且沒辦法堅持長久。
實際上,當我們脊椎保持正直,在人體通暢,與天地能量互動的狀態下,我們是處於一種滋養的狀態中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能量工作(比如打坐)會讓人很舒服、順暢的原因。
這裡要注意一點的是,脊椎保持正直,不是那種綳直了的那種正直,而是在一种放松的狀態下,保持脊椎的正直。
另外,雙手的擺放和手勢也是有講究的,每個法門不一樣,擺放和手勢也是不一樣的。
平常的話,盡量手心朝上,至於膝蓋之上,這樣能量會運行的順暢很多。
三、呼吸。
在我們盤腿坐好,進行冥想打坐之前,先進行深呼吸很有必要,這樣可以讓我們的心更容易靜下來,更好處於當下,與身體鏈接。
深呼吸次數以三、七、九次會比較好。
其次,在整個打坐過程中,盡量讓我們的呼吸均勻、綿長、連貫。這樣會讓我們更容易處於當下。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比如特殊法門、或者身體不適),盡量閉上嘴巴,用鼻子呼吸,並不發出聲響。
四、重點。
你練習的冥想打坐法門,它的重點是什麼,要很清楚。
比如有些打坐法門是需要觀想一朵蓮花,那麼重點是花的形狀還是花的顏色,要了解清楚,分清主次。
另外,打坐要面向哪個方向?應該在什麼時間練會比較好?這些也是要了解清楚的。
如果不清楚你所打坐冥想法門的重點,那麼走彎路便會成為家常便飯。
五、心態。
如果覺得打坐很苦,很不舒服,又何必勉強自己?
不想去做的事情,為什麼不放過自己?
沒有一顆好奇心,願意去探索冥想打坐之後的美麗,又怎會遇見別樣的風景呢?
既然選擇冥想打坐,那就好好去體驗,有一個好心態,比什麼都重要,不然,也只是浪費時間。
如果一邊很抗拒,又一邊不得不打坐,在這樣的心態下,打坐多久都沒意義,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最後,祝願大家在冥想打坐中有所收穫。


TAG:與覺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