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醫生談夏季如何養生
夏三月晝長夜短,人也應該順應自然,夜卧早起,晚上11點前睡覺,早上與太陽同起,做做操,拉拉筋,幫助陽氣生髮,以飽滿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天。
現代人對太陽又愛又怕,喜歡陽光燦爛的日子,卻又怕出汗,怕晒黑。
先人告訴我們,夏季要無厭於日。
很多慢性病、不孕症的根源都是陽氣虛,曬太陽就是簡單方便的補陽大法。
適當地曬太陽就是做太陽灸,尤其是備孕的朋友,每天至少要曬一小時太陽。
夏季陽氣旺,人也容易心煩氣躁。
要使志勿怒,莫生氣,生氣傷身。心氣平和,氣血才會通暢,人才會健康。
多少人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突發大病。發脾氣更是孕婦的大忌,容易動胎氣。
心態的修鍊非一日之功,要在平時,在小事上慢慢練,把開心變成一種習慣。
若夏季沒有養好陽氣,內傷津液,秋季和冬季就容易出現肺和心臟方面的問題。
夏季養生要點
(一)宜養心氣和脾胃
夏通於心,心在五行屬火。
陽氣虛的朋友,要利用夏季的陽盛之氣養一養陽氣。
可服用三湯(通陽湯、化瘀湯,扶陽湯各7劑),配合八珍粉、養心安神膏、回春丸。
平時多艾灸或按摩大陵、內關、至陽。
心氣上通於舌,下通關元。
如果舌尖紅紫,提示心氣瘀滯,心火旺。
平時可用十穀米加蓮子、百合、黑豆、綠豆、赤小豆煮粥或打豆漿喝。
平時多艾灸或按摩大陵、行間,有助於清心火、養心神。
夏季對出生年份的影響
農曆出生年尾數為3或6的
容易先天心氣不足。
平時多艾灸關元、命門、至陽、神闋、大陵,非常有助於養心氣。想要寶寶的朋友,可以趁著夏季的陽氣旺,進行備孕。
出生年尾數為8的
先天火旺,到了夏季,更要注意保持心情平和舒暢,平時多喝蓮子百合銀耳湯、養肝茶。
立夏一到,不少朋友反映入睡難。
這多是心氣本來弱,遇到天地生髮之氣,心氣突然旺起來,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還有些人這段時間容易發燒。
發熱是陽氣與體內寒氣的交戰,尤其是小孩子的夏季熱,不要一發燒就用退燒藥,這樣反而會阻礙孩子的發育生長。
夏季退燒方
可用葯浴方1包,加青蒿100克,柴胡30克,葛根30克,煮水泡浴。
長夏屬脾,六、七月份重點健脾胃、祛濕氣。
人們喜歡在夏季吃冰淇淋,飲冰水,喝冰啤酒,吃海鮮,為一時的痛快,卻傷了脾胃。尤其是女孩子,很容易導致痛經、宮寒、不孕。
可每個月喝3-5劑通陽湯和扶陽湯。
體內濕氣重的人,更容易感受暑濕。有些人一曬太陽就頭暈,或暈車船、飛機,這些都是脾虛引起的。平時要養脾胃。
睡覺不要露肚臍。如果不小心受涼了,可灸足三里、三陰交。
小孩子如果脾胃不好,胃口不佳,可喝些健脾通陽膏,五指毛桃湯,健脾固元養生粉。
有些小孩子出生時脾胃就不好,比如山根處有青筋,屁股發青,這與母親有很大關係。
母體寒濕,寶寶的身體就差。所以想要寶寶的朋友,夏季不要吃生冷冰凍食物,以及蝦、螃蟹、海鮮。
小孩子健脾胃
(二)防暑濕
暑為陽邪,多夾濕氣。
暑性炎熱,陽熱亢盛,人易高熱目赤,心煩汗出,耗內津液。
香薷飲可解暑,南方比較流行用綠豆陳皮生薑海帶湯解暑。
平時多煲蓮子百合銀耳湯,多喝秋梨膏,養元膏。
家裡備些藿香正氣液、十滴水或仁丹,可對抗暑濕,防中暑。
沿海地區濕熱,蚊子多,可在家裡薰艾,避免穿深色衣服,隨身佩帶香囊,可防蚊蟲叮咬。
(三)謹防寒濕風邪入侵
夏季皮膚毛孔開泄,比冬季更容易風寒濕邪的入侵。
運動後立即冷水沖涼,快速大量喝冰水,或者風扇或空調直吹身體,很容易導致陰暑症,嚴重甚至會中風、面癱。
還有些人晚上洗頭,頭髮沒幹就睡覺,寒濕侵入頭部經絡,就容易患頭風、頭痛,甚至中風。
夏季易患疾病
2018戊戌年火運旺,火克金,易患皮膚病、便秘、痔瘡、扁桃腺炎、咽喉炎、紅腫熱症、流鼻血。
夏季火當令,更容易因肺燥引發流鼻血,平時多喝養肝茶、秋梨膏。流鼻血可艾灸大陵、隱白,湧泉。
從5月20日開始進入三之氣,太陽寒水加臨少陽相火。
夏行冬令,氣候偏涼。火氣與寒濕相合,容易表現為熱郁。心臟疾病多發,以及癰疽、腹瀉、心中煩熱、神志昏昧、悶塞等外寒內熱證。
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要尤其注意。
可服生脈飲口服液、通陽湯、八珍粉、養心安神膏、回春丸。
艾灸或按摩至陽、大陵、內關。保持好心情,忌大喜大悲。
小滿過後,暑濕盛行,容易患濕疹、蕁麻疹、痱子。可用三豆飲、秋梨膏、養肝茶。
解毒散的妙用
對濕熱引起的各類皮膚病都有效。
可將解毒散外敷患處,同時用通陽湯1包加解毒散10克,水煎服。
孕媽媽患皮膚病,可用安胎湯加解毒散10克、大棗10個、白朮10克,水煎服。
小朋友患痱子或濕疹,可服健脾通陽膏、養肝茶。同時用藥浴方1包,加通陽湯1劑、解毒散15克,煮水外洗或泡浴。
火運年份要注意心火旺
夏季濕熱,很多小朋友睡眠不好,在床上滾來滾去,晚上容易哭鬧。
這是心火旺的表現。
可用健脾通陽膏,養肝茶,私房茶。
哭鬧比較厲害的,可用藥浴方1包,加通陽湯1包、蟬蛻10克、夜交藤20克、燈心草10克,煮水泡浴。
若兩眉之間長痘痘,屬於肺燥心火旺,平時可用蓮子、百合、十穀米、黑豆、綠豆各20克煮粥喝,多喝健脾通陽膏、養肝茶。
飲食所傷引起的腹瀉,中成藥可用藿香正氣丸、保和丸、喇叭正露丸、腹可安、肚痛和胃整腸丸。湯藥可用通陽湯加生薑5片、大棗5個,水煎服,2-3劑就可以緩解。
最後,澤正健康祝福大家夏安!
預約吳醫生或訂購以上藥膳請


※夏季養身6步走,癌症全趕走!
※適合夏季的甜品,紅豆椰汁糕的做法
TAG: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