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長江上游依託綠色屏障釋放「生態紅利」

中國長江上游依託綠色屏障釋放「生態紅利」

貴州省銅仁市梵凈山自然保護區。冷桂玉 攝

中新網貴州江口5月15日題:守護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生態與經濟效益實現雙贏

作者 冷桂玉

北緯27度,穿過中國的雲南、四川、貴州、重慶、湖南、江西、浙江等省份,這些省份同時也是長江中上游以及長江沿線省份。

貴州省銅仁市梵凈山自然保護區。冷桂玉 攝

長江經濟帶涉及11個省份,銅仁是貴州省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前沿。貴州銅仁梵凈山,靠近北緯27度,為武陵山脈主峰、烏江與沅江分水嶺,有地球上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最典型的原始森林,是中國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每到雨季,梵凈山的水一部分流入烏江,一部分流入沅江最後匯入洞庭湖進入長江。

梵凈山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之一,目前發現有6000多種稀有動植物、森林覆蓋率95%、黔金絲猴數量700餘只。

凈河村冷水魚養殖基地。楊昌鼎 攝

在貴州梵凈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26年的邱陽介紹,隨著政府對梵凈山生態環境保護的加強,生態保護法規的完善,附近村民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加入到梵凈山生態環境的「保護大軍」中,而他們的工作更多轉移在物種的研究上。

住在梵凈山腳下寨抱村的村民盧寶國就是「保護大軍」中的一員。作為義務護林員,盧寶國負責巡視1萬多畝森林面積,每次巡山需3天時間,主要負責巡看是否有人違法捕獵、私自縱火,破壞保護區。雖然每月只有800元補助報酬,但是盧寶國看著森林中的大樹、遇到的那些小動物,也會很有滿足感。

凈河村冷水魚養殖基地。楊昌鼎 攝

為加強對梵凈山核心區生態保護,2012年盧寶國和村子裡其他村民都自願退耕還林。他家10多畝地種上了樹,每年他可以領到每畝210元的退耕還林生態補償。同時,得益於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梵凈山景區旅遊的發展,盧寶國自2017年開始蜜蜂養殖,當地蜂蜜也成為遊客心怡的特產之一。

退耕還林後,新種上的松樹在6年時間裡長到5米多高。盧寶國說在巡山時,更多的發現紅豆杉、珙桐等珍貴樹種;偶爾還會碰到黔金絲猴等珍稀野生動物。

長江經濟帶將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凈河村冷水魚養殖基地。楊昌鼎 攝

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當地居民的生活正在改變。

梵凈山腳下的凈河村曾因土地貧瘠一貧如洗。如今依靠優質的水源建立了冷水魚養殖基地。包括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鱘和美國匙吻鱘等冷水魚,這些冷水魚想要存活,對水質要求極高。而凈河村位於梵凈山腳,水質優良,其水溫、溶氧度都是發展冷水魚養殖的絕佳地。

當地冷水魚基地養殖的育苗主要銷往廣西、廣東等地,還出口越南。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江口縣特色水產養殖面積達5000畝,冷水魚產量達3100噸,年產鱘魚苗1200餘萬尾,產值達1.4億元人民幣。

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過程中,貴州為全面加強生態系統修復和環境綜合治理,相繼實施了「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上山植樹造林等活動,全力推行河長制。2017年,貴州省完成退耕還林477.4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5.3%,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808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1116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積較2011年減少了18.21%。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貴州綠色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7%。

貴州堅持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守住了綠水青山,居民的生活也在「依山傍水」中呈現出幸福的模樣。(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台灣民間追思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許金玉
「寄養媽媽」15年代養13名孤兒 望給孩子更多關愛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