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塊5億2800萬的翡翠原石嗎?18年又出新「神話」!
翡翠賭石有著一定的歷史,它能在市場上延續至今,並且依然活躍,可見翡翠賭石的魅力所在。
所謂賭石,嚴格上來說其實賭的是並不是翡翠,而是翡翠剛開採出來的樣子,就被稱之為翡翠原石。
而往往在翡翠界中,賭石是最為大家接受,也最為頻繁的一種。
因為賭石的刺激性與不確定性,很能吸引無數的人。
原石在剛被開採出來的時候,有一層厚厚的風化皮殼覆蓋在外面,而以人類現有的技術,是無法透視其內里究竟是否有翡翠的,只能搏一搏運氣,運氣好的切開賭石以後,有可能切出價值千萬的翡翠,運氣差的則有可能切開後什麼都沒有。
也因此,玉石界中流傳著這麼幾句話:「一刀窮一刀富」,「玉石無專家」,「神仙難斷寸玉」。
其中「一刀窮,一刀富」,這句話就是對翡翠賭石魅力最好的註解。
玩賭石的人,自然都希望能切漲,也就是希望「切開見色」,當然,要是切開沒有色,但原石種水不錯,同樣賺了,若切開後不僅種水好還有色那就是暴漲了!
往往說的一夜暴富就是如此。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年的木那的剝皮料標王,330公斤,成交價5億2800萬!
曾轟動翡翠界,但可惜的是,只是表皮綠,色沒進去,真正是「神仙難斷寸玉」。
5億標王雖然切開沒有再次震驚世界。但是拿出的手鐲依舊是收藏界的一個新秀!
430萬的第一手賣價就可以說明一切!
不過,與今天的主角一比,還是相形見絀。
還是這塊翡翠原石,不過在今年起貨的時候,一改往常,不扣手鐲,改雕擺件!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雕刻全過程:
看!這就是標王上切下的原石:
可以看出水頭還是很足的,而且有春有綠。
但是料子瑕疵還是很多。
拿到料子雕刻師也不敢怠慢,馬上著手設計,一是料子昂貴,二是存在的瑕疵挺多。去多了,可惜,去少了,又表現不出美感。
由於有裂,不得不做挖開設計。
虛實結合,通過光影表現山水意境。
雖然還是半成品,但若隱若現的效果已經漸漸顯露出來,總之就是一個字:美!
翠色作青山,白色作溪水,大師因材施藝,十分巧妙。
仔細觀察,每一處都體現了大師的巧思:
加之料子本身水頭足,通透,成品可以說是美輪美奐。
作品完成,讓我們仔細欣賞一下:
話說回來,雖然好料難尋,也許萬年都不會遇到,但是我們翡翠界中的好料也是不少的。但是要賭出這些好料,就不得不了解一些賭石知識。
今天就給各位新手圖解翡翠原石鑒別技巧,直接從新手變成行家。
1:外觀
翡翠原石最直白的就是外觀,一塊翡翠原石的好壞,外表是可以看得出來的,觀察原石的外部特徵、質感、顏色、結構、裂隙和後期充填物等特徵,鑒定翡翠原石的真偽。
2:密度與硬度
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真假翡翠原石的密度是不一樣的,導致重量也是有差距的,真原石重,密度3g/cm2以上,假原石輕,密度在3g/cm2以下。翡翠原石的硬度也是不同,真原石表面緻密堅實,硬度大,摩氏硬度,刻之無砂粒脫落現象假原石表面疏散、質軟、刻之有落砂現象 。
3:燈照
這是鑒別翡翠原石最基本的方法,用小電筒照射翡翠原石,觀察皮殼四周及內部的色調,綠色的走向,光澤的變化,反光的強弱。真原石色調艷麗自然,綠色的走向清楚,光澤強,反光亮,與周圍部分呈漸變關係,假原石色調灰淡,不自然,綠色的走向無規律,光澤弱,反光暗,與周圍部分截然不同。
4:輕敲
用硬物輕敲翡翠原石聽聲音。真翡翠,結構緻密,堅實、聲音清脆;與周圍上下的聲音相同,經過漂白充填後的假翡翠,其結構被破壞,礦物顆粒間被膠質充填。結構鬆軟因此輕輕敲擊後發出沉悶的聲音,與周圍上下的聲音有別。
5:觸摸
都說人養玉,玉養人,真原石摸起來手感柔滑,晶粒無剝離現象,假原石手感刺硬,晶粒有落砂現象。
希望小編的講解可以對各位翠友們有些幫助。


※翡翠的鑒別方法!翡翠造假相似度可達99%!
※這塊極其普通的翡翠原石,開出帝王「一線天」,再切卻無以言表
TAG:翡翠玉石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