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只殺了兩個大功臣,一個捨不得殺,一個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

唐太宗只殺了兩個大功臣,一個捨不得殺,一個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

原標題:唐太宗只殺了兩個大功臣,一個捨不得殺,一個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


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來,殺害功臣的事例便屢見不鮮。其中,劉邦和朱元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在初代君王中,也有許多不太愛殺功臣的帝王,其中便包括唐太宗李世民。然而,唐太宗雖然不愛殺功臣,但並不代表他不殺功臣。僅在凌煙閣24功臣中,唐太宗便處死了其中的兩人。


唐太宗李世民以弱冠之年從軍,立下了無數軍功。在戰爭中,李世民與功臣們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他發誓一定要報答功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世民卻發現有些功臣真的是「欠殺」,因為他們自恃功大,甚至連皇帝都可以不放在眼裡。以尉遲恭為例,他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將領,曾多次救過李世民的命。在一次宴會上,尉遲恭發現有個將領坐在他的上位,心裡十分不快。之後,尉遲恭喝了點酒,借著酒勁開始大發酒瘋,他指著那位將領大罵:「你有什麼功勞,憑什麼坐我上位?」


任城王李道宗一見,立即過來勸說。然而尉遲恭已經失去了理智,他抬起沙包般大的拳頭,對李道宗老拳相向,差點把這位名將打瞎。李世民看到此情景,感到非常憤怒,他毫不客氣地指責尉遲恭:「我以前對劉邦殺功臣很理解,但看到這樣的情景,我終於理解了。」


由於李世民太過寬縱,導致許多功臣忘乎所以!他們不僅敢於干出一些不法的勾當,甚至還敢於謀反。


侯君集,李世民捨不得殺


侯君集,原本是李世民的親信。在玄武門之變中,他曾立下了大功。事後,侯君集被封為國公,並享受千戶的封邑。為了栽培侯君集,李世民還讓軍事家李靖教他兵法,並且還任命他為主將,負責攻滅吐谷渾和高昌國。在戰鬥中,侯君集屢建戰功,他滿心期望可以得到朝廷更多的封賞。


但是由於侯君集太過貪財,私吞了戰利品,故而受到了同僚的彈劾。後來在李世民親自作保之下,侯君集逃過了一劫。然而侯君集對李世民並不感恩,反而還覺得自己遭到了排擠。憤憤不平之中,侯君集想到了謀反。



當時,太子李承乾擔心自己被廢,因此在私下裡陰謀作亂。他看出了侯君集的不滿,於是與他勾結在一起,圖謀造反。然而李承乾做事不周,導致陰謀敗露,侯君集的謀反罪行從此昭然若揭。對於侯君集,李世民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很不願意將其處死。於是他詢問群臣,是否能留侯君集一命。然而大臣們均說:「侯君集必須處以死刑,否則不能正國法。」

萬般無奈之下,李世民只好將侯君集處以死刑。臨刑前,侯君集請求李世民照顧他的家人。對此,李世民含著淚說:「我會赦免你的妻兒,還會送兩個美女給你兒子,永久做他的乳娘。」


張亮,李世民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



張亮,在凌煙閣功臣中排名第十六位。和侯君集一樣,張亮也曾是李世民的親信。由於張亮頗有豪俠氣質,所以李世民經常讓他幹些臟活。李世民在與李建成爭位時,曾將張亮派去洛陽,讓他暗結山東豪傑,一旦事態有變,便在山東舉事。其後齊王李元吉逮捕了張亮,控告他圖謀不軌,並對他進行嚴刑拷打。然而殘酷的刑罰沒有讓張亮背主,他緊咬牙關,嚴守秘密,最終被無罪釋放。玄武門之變後,張亮因功被封為右衛將軍、懷州總管、長平郡公。


後來,侯君集被同僚「排擠」,曾想約張亮一同造反。然而張亮卻毫不猶豫地出賣了這個老戰友,立即向李世民稟報此事。然而李世民愛惜侯君集才幹,沒有追究他的罪惡。但是張亮的忠誠也得到了李世民的賞識。


其後張亮拋棄髮妻,另娶了一位姓李的美婦。自從與她結婚後,張亮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這個李氏生性淫蕩、驕橫,張亮對她既寵愛又懼怕。這個李氏不僅敢給張亮戴綠帽,同時還經常結交巫師,圖謀不軌。後來,張亮也受術士們影響,沉迷於巫蠱之術。這些術士不斷攛掇張亮造反,不僅說他有天子之像,還說他的妻子必然能當皇后。


在術士們的熏陶下,張亮野心膨脹,圖謀造反,他專門養了500名義子,準備起事。然而事情沒有不漏風的牆,張亮很快被人告發,並被抓了起來。李世民派人查實此事,發現張亮的確圖謀不軌。面對李世民,張亮不斷喊冤。然而李世民卻冷冷地說:「那你養500個義子幹嘛?」聽到這裡,張亮啞口無言,只能認罪。最終,張亮被李世民毫不猶豫地處死,絲毫不念及以前的情分。


因此,很多人說李世民不殺功臣是不對的,對於那些縱誕不法的功臣,李世民的處置也相當的果斷,即使是位列凌煙閣的功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記不由你我 的精彩文章:

一戰初德國的史里芬計劃,到底是空想還是靠譜戰略

TAG:史記不由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