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融讓梨口口相傳,你了解長大後的他嗎?

孔融讓梨口口相傳,你了解長大後的他嗎?

原標題:孔融讓梨口口相傳,你了解長大後的他嗎?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 [1]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三字經》中有「融四歲,能讓梨」,指孔融小時候就知道把大個的梨給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遵守公序良俗。李賢註解的《後漢書·孔融傳》中的《融家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由於孔融這麼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由於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們現在凡是受過最低程度教育的人,都會知道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叫孔融的心機小孩兒。

說他是我們大多數人認識的第一個歷史人物大概也不為過,好吧,可能要面對司馬光的競爭。


不過除了他曾經讓過梨子之外,孔融此後的人生對大多數人來說,就幾乎是一片空白了。即使他曾經在古往今來最大的IP之一《三國演義》中有過戲份,也並不引人注意。


因為在三國這個英雄輩出的亂世之中,他最終一事無成,而且最後死得也不是很光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後來不但靠著詩文在士林中聲名鵲起,而且執掌北海國,比曹操劉備孫堅之類的發跡都早得多,甚至可謂一方豪強。《三國演義》裡面十八路諸侯反董卓,就有孔融一號。

在劉備還在平原縣當縣令的時候,有一天接到報警電話說臨近的北海在遭受黃巾賊攻擊,孔融先生請他去救命。劉備大喜說道:「孔北海知天下有劉備耶?」一個100粉的小透明突然被百萬粉的大V轉了微博,可能也會發出這樣一問。



有地盤,有名望,有軍隊,甚至手裡還捏著一個當世猛將太史慈,這麼好的開局,居然被孔融活生生浪費掉了。


就好像某人在1996年就開了一家互聯網電子商務公司,現在卻淪落到只能在淘寶上賣個大棗。


不過這事兒也不能怪孔融。東漢末年那個環境下,儘管已經有一部分看出天下將亂的地方官自己蛻變成了軍閥,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仍然活在大一統王朝的落日餘暉里,並不想改變。

在孔融的心目中,自己食漢家之祿就要盡人臣本分,好比一個部門經理,做得再好也是給總公司打工,自己領領工資就很幸福了,拿公司的財產和人脈去創業,太沒有職業精神。


所以後來曹操控制的漢室徵召他到許都任職時,他馬上就捨棄了北海的基業跑過去了,連一首詩都沒顧上念。因為按照以前的規矩,這種職務交流本來就是很正常的。


不過等他來到漢獻帝身邊後卻發現,時代已經變了,所謂的漢室重臣不過是一群橡皮圖章而已。整天無所事事的孔融,冷爛欠的魂魄再次覺醒了。


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了袁紹之後一路平推,攻佔了袁紹的基本盤冀州。俘獲了袁紹的兒媳婦甄氏,然後賜給了自己的日子曹丕。孔融寫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不知道這是諷刺自己,就問孔融這出於何經何典。孔融答說:「這是按照您的思路想當然啊。」曹操心頭一萬匹草泥馬狂奔而過。


又有一次,曹操北討烏桓,孔融又譏笑他說:「您老人家勞師遠征,一定有借口,話說從前肅慎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併討伐啊!」曹操心想這他媽都是哪兒跟哪兒啊?


如果孔融只是沒事說個怪話諷刺曹操兩句,扮演一個類似紀曉嵐的文學弄臣形象的話,曹操對他還是能容忍的。問題是孔融是一個鐵杆的擁漢派,而且在海內外有一定的聲望。


想想看,曹操為了晉位封公稱王,連跟他一起創業的老夫老妻荀彧都能狠心逼死,又怎麼會容忍孔融這樣一個老東西整天邀請一幫人在家裡喝酒罵自己呢?


不過儘管動了殺心,但孔融卻不太好殺。一是因為他聲望比較高,二是因為他有點裝瘋賣萌的意思,對付荀彧那一套完全用不上。曹操雖然是一代奸雄,那也是要名聲的,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有個叫郗慮的戲精給曹操出了個主意:我們可以先把孔融的名聲抹黑搞臭了再殺他嘛!


曹操一聽大喜:那麼該怎麼搞呢?


郗慮說,孔融這個人雖然一輩子干好事不少,但是生就一張臭嘴,說過的話裡面可以利用的著實不少。


比如說他曾經和另一個狂徒禰衡相交,衡謂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顏回復生。「,如果是別人就罷了,問題你孔融是孔子(仲尼)的後代啊,自稱是自己祖先,這是大不孝啊。


又比如,孔融說「父子之間有什麼恩情呢?其實不過就是父親一時沒控制住自己的下半身造就的而已。母子之間又有什麼母愛呢?就像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里,倒出來後就什麼關係都沒有了。」平心而論,這種話我們今天聽來都有點驚世駭俗,就別提以孝為本的漢代了。



更過分的是,孔融還說過「三人同行,兩人聰俊,一人底下;飢年無食,謂宜食底下者,譬猶蒸一猩猩、煮一鸚鵡耳。」這簡直是就是政治不正確到了極點啊!


於是曹操就派了一個自己的部下來告孔融,然後把這些驚世駭俗的言論散播了出去。沒過多久,孔融的名聲就一落千丈。曹操也就順理地把孔融殺掉了。


所以說別以為你當上了大V就高枕無憂了,朝廷有的是辦法把你的號給炸了,而且還會有人在評論里叫好。


不過孔融也不用叫冤,因為當時最早以「不孝」殺人的正是他孔文舉本人。《太平御覽》載:「孔文舉為北海相,有遭父喪,哭泣墓側、色無憔悴,文舉殺之。」相比之下,這位哭泣不是很哀傷就被殺的哥們兒才叫冤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偷窺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劉邦的評價永遠比不上項羽?逃命時嫌棄車重居然將骨肉推下車
諸葛亮為何才華橫溢卻只能一生為輔臣?在起名那一刻就成定數

TAG:偷窺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