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親政後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很多無理的要求都忍氣吞聲答應了

康熙親政後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很多無理的要求都忍氣吞聲答應了

親政後的康熙發現自己接手的皇位其實就是一個爛攤子,首先就是明朝的殘存勢力依然垂死掙扎,雖然南明皇室膽小怕事,不敢招惹大清,但是他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屈服,而是拒絕同清政府合作。並且時不時的冒出來個在社會上相當有影響力的激進分子發表一些反動言論,搞的大清來回的為之擦屁股。最著名的莫過於台灣鄭成功的愛將陳永華創立的天地會,天天在大清地盤上煽風點火(也就是《鹿鼎記》中的陳近南),讓清政府頭疼不已。

其次就是腐敗現象嚴重。由於清軍入關後,大量的明朝大臣投降,當時的多爾袞為了能夠全面奪取漢人江山,穩定長期戰亂,對這些漢臣全盤接收,官復原職,而這些漢臣把明朝官場上的一些官場腐敗陋習也全部傳染給了從關外來的大清官員,因此不管是漢臣還是滿臣不但不盡心任職,反而更加貪污受賄,中飽私囊。由於清政府剛成立不久,多爾袞以及順治帝這些統治者明知道這些弊端,也只能任由屬下胡作非為,畢竟這些問題一旦處置不當,勢必造成新成立的大清朝統治不穩甚至被顛覆。

再次就是財政情況極不樂觀,從明末清初到康熙親政年間,由於長期戰亂,社會經濟嚴重凋零,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國庫里的銀子更是少之又少。而清初最早歸順大清的靖南王耿仲明(死後其子耿繼茂繼承爵位)、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這個三藩王在分別鎮守福建、廣東、雲南的情況下,不但不上交國稅,每年還理直氣壯的以保衛邊疆為由給康熙要大把的銀子來確保軍費開支。尤其是吳三桂,居然還自己鑄錢流通各省。國家財政收入絕大部分都給了三藩,僅吳三桂每年就不下數百萬兩餉銀。

不僅如此,這三藩連自己治內的人事權也都控制了,經他們提名的官員,地方總督、巡撫都不能干預。特別是那吳三桂任命的官員被稱之為「西選」官員,比皇帝任命的都牛逼。  而此時的康熙面對他們的實力,自然是不敢得罪了,面對他們一次次無理的要求,只能忍氣吞聲逐條答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康熙皇帝祭拜孔子不願跪拜,隨身大臣做了一件事,康熙立即跪下
她為康熙生下第一個女兒,卻成神秘人物,除一條信息外無任何記載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