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最後衝刺階段,地理複習要抓主幹知識建立「腦圖」

最後衝刺階段,地理複習要抓主幹知識建立「腦圖」

最後衝刺階段,高考地理複習要回顧課本,抓好主幹知識的複習,在頭腦中將所學知識串聯起來建立「腦圖」。建議廣大考生,看書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將最重要的、最常用的、最有地理學科特點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基本技能進行強化複習。

看圖能力要提高 提取和挖掘有用信息

高考命題突出對主幹知識的考查,特別注重考查學生運用原理和規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高級地理教師李蒼地老師建議,最近複習並不是將課本從頭看一遍,而是抓住主幹知識(重要的地理知識、規律、原理),在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裡進行梳理,形成框架,在腦海中形成「腦圖」。

課本是試題之源,考試所涉及的內容基本上都能在課本中找到依據。考生要在臨考前回歸課本、回歸地圖。

當然回歸課本並不是要考生再去簡單地把課本讀一遍,而是回歸主幹知識把書讀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將最重要的、最常用的、最有地理學科特點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基本技能進行強化複習,建立知識框架腦圖。

「地圖是第二地理語言,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地理離不開地圖。」李蒼地老師表示,圖是考試試卷上的主角,也往往是考生最難對付的一種題,因此考生在複習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要重視地圖。最後將考生掌握的地理知識放在地圖上來考慮,以此來提高考生應對能力。

考前不僅要多看地圖,多從地圖上提取和挖掘有用信息,把主要的經緯線沿線地區的主要地理事物記准記熟,也就是說考生的大腦中要有一張高清淅度地圖。

審題能力要提高 拿到試卷別急於作答

李蒼地老師在平時的文綜訓練中,發現有不少學生,拿到題在沒有認真讀取材料和地圖中的地理信息,頭腦中尚未形成正確思路之前就急於答題,把所想到的全部都寫上。

讓判卷老師去找正確答案,認為寫得多就能得高分,其實不然,審題不到位答題就沒有針對性,若方向不明的話,往往是南轅北轍,這樣會浪費考場上大量寶貴的時間,反而後面能拿到分的題目沒有時間做了,更談不上檢查,並給判卷老師留下考生思路不清的印象。

李蒼地老師建議,考生不要在審題上過於吝嗇時間。高考前的模擬考試務必養成良好的審題、答題習慣。

拿到試題後,第一步,分析題目設問,了解考查問題的實質。第二步,分析材料(地圖、圖表、文字敘述)獲取信息。第三步,調用儲存的知識腦圖解決問題。

應試能力要加強 考前抓「11+2+1」限時訓練

衝刺複習階段,最好認真研讀最近三年的高考試題及答案,通過研讀來摸清命題的方向,領會命題人的意圖、答案要求,認真研讀參考答案、評分標準,規範自己答題行為。

此外,還應注意緊跟老師的複習節奏,抓好「11+2+1」限時訓練。所謂限時訓練就是「11個選擇題,2個綜合題,1個選作題。」進行50分鐘訓練。通過考練,發現自己在答題中暴露出的問題,最後形成自己的答題思路、方法和技巧,形成一套較完善的答題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地理 的精彩文章:

男人和女人都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定律,不服來戳
小豬佩奇社會人:戳中中國式家長6大痛點!

TAG:我們都愛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