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社會工作】國際家庭日

【社會工作】國際家庭日

原標題:【社會工作】國際家庭日


-----------------------------------------------------


【編者的話】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這是1993年紐約特別會議提出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為國際家庭日,以此提高各國政府決定和公眾對於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進步


1989 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並確定其主題為"家庭:變化世界中的動力與責任",其銘語是"在社會核心建立最小的民主體制"。此後聯合國有關機構又確定以屋頂蓋心的圖案作為"國際家庭年"的標誌,昭示人們用生命和愛心去建立溫暖的家庭。國際家庭年的宗旨是提高各國政府、決策者和公眾對於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各政府機構制定、執行和監督家庭政策。


家庭是人類社會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對人類社會產生重要影響的個體單位。從很早以前起,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和有關的專家對家庭在社會的組成和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家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地位,家庭是應人的需求而出現的。人根據其本能的特徵,需要同類的關懷和憐憫,而家庭就是為滿足人的這一天性需求,而建立的一個集體。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世界家庭數目急增,已達10.3億個;家庭規模日趨縮小;離婚率普遍上升,美國每2對結婚者中有1對婚變,西歐有三分之一的婚姻以離婚告終;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全世界65歲以上老人已達3.5億,歐洲60歲以上的老人已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5月15日國際家庭日人們的家庭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這些家庭問題給社會帶來巨大衝擊,日益為國際社會所關注。


所以說,家庭作為對社會最有影響的單位在解決困惑人類社會的危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許多社會學專家和教育家認為:家庭在建立精神安寧,鞏固文化和社會關係,以及對後代的成長中,產生有重要影響。此外,家庭作為社會的主要成員,可以保護青年和未來工代免遭社會的不良現象的腐蝕。


家庭在過去半個世紀,特別在近20年,在各國社會中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工作、遷移、信息發展、社會、經濟等關係,以及戰爭和社會不平等因素造成家庭基礎受到動搖。當然家庭基礎的動搖,不但導致離婚率上升,而且給社會帶來諸多不利,如年青人離開家庭,進入社會,由於心理不平衡開始在社會上製造暴力事件,以示發自內心的不滿或以此得以安慰。


此外,在世界其它地方發生的衝突和戰爭中,家庭成了首當其衝的犧牲品,家庭遭戰爭破壞後當然對社會帶來的諸多麻煩,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說,如果我們還不採取一系列正確的方案和措施,來鞏固家庭基礎,恢復社會精神與文化價值,那麼我們將無法解決一系列社會問題。


下面小編為大家摘錄了歷屆國際家庭日主題:


·2015年:男人說了算?當代家庭中的性別平等和兒童權利


· 2014年:今年國際家庭日的主題確定為「家庭事關發展目標的實現;國際家庭年20周年」。中國紀念活動的主題是「人人健康,家家幸福」。


· 2013年:推進社會融合和代際團結


· 2012年:工作與家庭-兩者兼顧

· 2011年:面對家庭貧困和社會排斥


· 2010年:移徙對世界各地家庭的影響


· 2009年:母親和家庭:變化世界中的挑戰


· 2008年:父親與家庭:責任和挑戰

· 2007年:家庭與殘疾人


· 2006年:變化中的家庭:機遇與挑戰


· 2005年:艾滋病毒/艾滋病與家庭福祉


· 2004年:國際家庭年十周年:一個行動框架


· 2003年:籌備2004年國際家庭年十周年紀念活動


· 2002年:家庭和老齡化:機遇與挑戰


· 2001年:家庭和志願者:建設社會凝聚力


· 2000年:家庭:發展的推動者和受益者


· 1999年: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家庭


· 1998年:家庭:人權的教育者和提供者


· 1997年:在夥伴關係基礎上的家庭建設


· 1996年:家庭:貧窮和無家可歸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 1994年國際家庭日的主題:家庭:變化世界中的動力與責任


免責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與本號無關。


版權聲明:如需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並保留二維碼。


-------------------------------------------------


如何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昌市民俗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歲時節日】五一國際勞動節

TAG:南昌市民俗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