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永浩的發布會,為什麼要不斷抬高預期?

羅永浩的發布會,為什麼要不斷抬高預期?

一直我都很希望羅永浩的手機能成功,但我不認可他這次的營銷方式。

作為一個演講者,我們都希望給聽眾合理的預期,但顯然羅永浩給人的預期太高了。

早在2月份,羅永浩在一次節目中就透露要發布革命性的產品,我都迫不及待要等到5月份宣布了,這讓我有點懷疑,在底層技術沒有重大突破之前,羅永浩到底能在哪個領域找到革命性的機會。

我沒有想到他的確重新定義了「工作站」。在發布會前,整個宣傳也是給人要改變世界,結果發布會上喊出理解萬歲,這個反差還是比較大,不好。

看到評論里說原來紙尿褲都是給老羅自己用的,還是有點心酸。

把聽眾預期不斷向上提升,背後原因是什麼?難道演講高手老羅還不懂這背後的風險嗎?

羅永浩這樣做,顯然是有意為之,畢竟在整個發布會宣傳期,是一步步升溫各種噱頭,現場來的人數也應該能破吉尼斯世界記錄。

但老羅在上台之前,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產品不足驚艷絕大部分人嗎?

我猜要麼是鎚子公司沒有人告訴他真相,要麼是知道很難達到預期,但想把運氣賭在老羅的現場演說能力上,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產生和喬布斯一樣的「現實扭曲場」。

老羅不是喬布斯,鎚子也不是蘋果。

工匠精神背後是長期的積累,巨大的投入,總是指望做一些新奇的功能吸引眼球,總是靠營銷噱頭去吸引人,這已經背離了初心吧。

有時候人不知不覺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創業路上的我也得小心。

老羅作為一個CEO承擔了巨大的壓力,但本來,老羅不應該如此的。

我認為作為一個CEO,羅永浩犯了兩個錯。

第一個錯是技術路線選擇失誤。

所有看完現場發布會的人,多少都有一點點失望。這只是問題的表面,問題的根本是誰確定了這樣的技術路線?

花費巨大的資源去開發一個掛接在手機上用的工作站,是一個明智的技術路線嗎?

如果一開始定位就出了問題,後面所有的努力恐怕都是在補坑。更何況類似的嘗試微軟也做過,不成功。

作為一個創業公司,毫無疑問是先吸引一批目標用戶,生產出真正打動他們的產品,賺到穩定的現金流,逐步積累自己的核心能力,一點點去改變世界。

在手機這個領域,可能需要10年甚至是20年的時間。想超越很難,但如果一個人內心就是想彎道超車,就可能出現判斷失誤。

雖然羅永浩吸引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但是我看到的是鎚子的技術路線選擇,並不清晰。

做一款好手機就需要巨大的成本,做一個外掛的「工作站」,是否符合操作習慣,是否能得到巨大的基礎軟體支持,都是很大的問號。

這些且不說,這樣的技術路線會把公司有限的資源分散到不同的項目中,對於一個成立5年的高科技公司,這不是明智的打法。

如果把這些資源全部投入到手機本身的研發,會不會更好?

一旦公司在產品戰略上判斷失誤,後面的全部努力就只能採取過猶不及的手段補坑,企圖改變現狀,但這太難了。

抬高預期,只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這樣做,結果更糟糕。現在起碼可以製造話題,讓堅果R1能夠得到更大範圍的關注,帶來更多的銷量。

第二個錯是對公眾過於傲慢。

在羅永浩鬥魚直播平台,彈幕讓人心酸,各種噴他是精日分子。

但羅永浩發布會前的聲明,的確有一種傲慢。是的,很多人一下子很難理解老羅,但犯不著用這樣的申明去刺激這些人的感情。

總覺得這個申明不是道歉,而是充滿了優越感。

這就麻煩了,這麻煩還是自找的,何苦呢?

這個申明非常羅永浩,但問題是鎚子的公關團隊沒有人發現和指出這篇文案可能帶來的後果嗎?

這讓我想到,今天的鎚子科技內部,誰能制衡羅永浩?

當一個公司變大了以後,創始人其實就不能任性,做任何事情,其實都需要接受團隊的制衡,這是一種自覺的覺悟。

初創期,創始人獨斷專行,犯錯了也不打緊,反正公司小,要賭創始人的直覺。等公司足夠大了,創始人的戰略思考能力,就需要群策群力,不能繼續一言堂。

所有表面上人能看的到的問題,往往早就在內部落下了根源。

最後還是希望羅永浩這次堅果R1銷量持續走好,應用體驗也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葉大叔 的精彩文章:

美的和海爾爭搶中國家電第一,結局太出人意料
他超過李嘉誠卻只當了「半日首富」,如今是澳門新賭王

TAG:秋葉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