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自我修復慢性胃炎&胃潰瘍

如何自我修復慢性胃炎&胃潰瘍

隨著當今食物和水的污染,80%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胃部的亞健康或者疾病,最常見的是:慢性胃炎、胃潰瘍。而胃細胞是更新最快的細胞,平均7天更新一次,所以又是最容易自我修復的器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關於胃的那點事兒。

首先我們要了解胃的生理功能,胃暫時儲存食物和消化食物,食物由胃進入小腸的過程稱為胃的排空。一般在食物入胃後5分鐘就開始有部分排入十二指腸。不同的食物排空的速度不同,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時。

胃部最常見的表現有:胃酸、胃脹,看起來好像不是疾病,但是會讓人很不舒服,很難受。

那麼胃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胃酸是指胃液中的分泌鹽酸。我們的胃是持續分泌胃酸的,其基礎的排出率約為最大排出率的10%,且晝夜變化,入睡後幾小時達高峰,清晨醒來之前最低。

當食物進入胃中時,胃酸即開始分泌。胃在排空時pH值約在7.0~7.2之間,當食物進入胃時,pH值可降達2~3之間。

當胃酸過多時就會出現「咯酸水」、「燒心」、「胃部隱隱作病」等癥狀,嚴重的會降低食慾,消化不良,進而引發胃潰瘍等多種形式的胃病。胃酸過多常見於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膽囊炎等。

胃脹又是怎麼回事呢?胃的排空主要取決於幽門兩側(胃內和十二指腸內)的壓力差。食物在胃的排空過程中引起胃運動,從而產生胃內壓。當胃內壓大於十二指腸內壓時,食物即可由胃排出。反之,十二指腸內容物對胃運動的抑制則減慢胃的排空。

在病理情況下,當胃、十二指腸存在炎症、反流、腫瘤或胃液、十二指腸液成分發生改變時,就會使胃的排空延緩,食物不斷對胃壁產生壓力;同時,食物在胃內過度發酵後產生大量氣體,使胃內壓力進一步增高,就會出現上腹部的飽脹、壓迫感,即胃脹。

引起胃脹的主要原因有:情緒和壓力、飲食不衛生、生活作息不正常、吃的太油膩、吃的太快、胃部疾病等。

剛剛介紹了胃的常見表現,現在我們從病理的角度來看看關於胃炎和胃潰瘍。

胃炎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我們不探討,因為但凡涉及「急性」二字,就是需要馬上就醫處理的,這裡我們談的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常見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

引起慢性胃炎的因素包括細菌、病毒感染,刺激性食物影響,藥物損傷,膽汁反流,環境污染,長期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等。

胃潰瘍是胃黏膜表面組織的限局性缺損、潰爛,其表面常覆蓋有膿液、壞死組織或痂皮,愈後遺有瘢痕,可由感染、外傷、結節或腫瘤的破潰等所致,其大小、形態、深淺、發展過程等也不一致。常合併慢性感染,可能長期存在。

造成胃潰瘍的主要原因是:細菌感染、藥物、飲食、胃酸、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等。

介紹了一大堆,最後做個總結:不管胃是哪種表現、哪種疾病,歸根結底就是:飲食問題以及情緒和壓力。

因為所有的食物(包括藥物)進入體內到達的第一站就是胃,所有好的、不好的都會先經過胃,再進入身體的各個部位,哪怕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也都是從口腔進入的,不然怎麼進去呢?

所以,要保護好胃,首先就要注意吃進去的所有東西,一定是乾淨的、盡量不要刺激的、也不要有任何毒素殘留的(比如農藥殘留)、更不要輕易的吃藥。如果已經出現了胃不舒服、胃酸、胃脹等狀況,或者已經查出了有胃部疾病,請參考以下建議:

1、避免吃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縮咖啡、生蒜芥末等對胃粘膜有損傷的食物,同時避免吃過硬的、過酸的、過辣的、過冷的、過熱與過分粗糙的食物。可以選用容易消化食品並注意少用油炸、等烹調方法。食物應該清淡軟爛。

2、增加營養、注意選擇營養價值高的蛋白質食品和維生素豐富的軟食,例如牛奶、豆腐、胡蘿蔔與一些發酵的食品,食物要細嚼慢咽。

3、飲食要有規律,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尤其晚餐要吃少,晚餐後不立即上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減輕胃部的負擔。三次正餐食量較少可於餐間定時加餐。注意食物搭配,最好有干有稀,有蛋白質食品也要有少量主食。

有胃部問題的人,159方便雜糧粥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是給細胞提供均衡營養的食物,同時它是流食。它包含了人體需要的七大營養素,是純天然的食材,沒有任何防腐劑、添加劑等刺激胃的成分。

當身體營養持續均衡之後,會喚醒細胞的活力,讓細胞恢復應有的工作機能,從而恢復組織的工作機能,當細胞開始自我修復、清理體內的垃圾毒素時,各個部位潛在的亞健康和慢性疾病也會被細胞自行修復。

上面已提到,胃部的問題主要跟飲食和壓力情緒有關,而飲食佔了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調整飲食結構至關重要,除了可以用159來均衡營養之外,還要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來傷害胃。如果你認真吃159,無形中就改變了你的飲食結構。

所以,別小看你堅持吃159的這個行為,它不僅僅是提供細胞需要的營養,還改變了你錯誤的飲食結構,導致胃部問題的重要因素都被調整了、規避了、優化了,你的胃怎麼可能不自我修復呢?

關於情緒和壓力,只能由我們自行調整:比如保持心情愉悅,同時結合適量的運動,也可每天、每周做SPA,聽輕鬆愉快的音樂,旅行等等。

如果你的胃有狀況,在剛開始吃159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明顯的好轉反應,比如:嘔吐、胃脹、胃酸、胃疼等,那是因為胃直接接觸159,快速啟動這個部位的細胞進行自我修復,因為它不需要經過消化吸收這樣複雜的程序。

如果你怕好轉反應讓你不舒服,可以先從少量開始吃,隨餐或者餐後吃,大約7-15天之後,或者感覺胃越來越舒服了,再選擇1-3天的辟穀換食,然後再選擇7天辟穀換食,一個原則就是:循序漸進,讓胃部慢慢的修復。只要堅持一段時間,胃部的各種不適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不見。

在這裡特彆強調一下嘔吐,如果你吃了159出現嘔吐,代表胃部的毒素直接通過食道排出體外,是再好不過的現象了;只要是好轉反應,嘔吐一般不會超過3天。如果是疾病,才會進行性加重,但是159是糧食,怎麼可能吃糧食吃出疾病呢?除非你買了便宜的159……

【159養生手冊】

它是一本養生觀念宣導書

它是一本159產品介紹手冊

它是一本各種慢性疾病全解

它是一本介紹各種慢性病如何通過均衡營養來調理的百科全書

它集合了一年來此公眾號所有的養生知識,並在此基礎上優化;可自用也可送客戶。

如果你知道159很好,但是不懂得怎麼講,那就看看【159養生手冊】吧!

如果你的客戶不擅長使用手機,那就送TA一本【159養生手冊】吧!

【手冊訂購請掃二維碼,備註「訂購手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潰瘍 的精彩文章:

胃炎、胃痛、胃潰瘍?專家支招,1個養胃小方法,14天還你健康胃
潰瘍性結腸炎如何飲食才靠譜,3個注意事項讓病情好轉

TAG:潰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