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故宮的匾額上有個錯別字,為什麼這麼多年沒人敢改?

北京故宮的匾額上有個錯別字,為什麼這麼多年沒人敢改?

北京故宮的匾額上錯別字,為什麼這麼多年未改,這個問題,也許是我們不是古人,對繁體字了解的甚淺,所以對古人,亂加以評論!北京故宮的匾額上有個錯別字,為什麼這麼多年都不改?

古代的「明」,在書寫時它的寫法就是「眀」。還有人會寫成「朙」。你用現在的印刷體去糾古人的錯,這就如執冰而咎夏蟲:「你怎麼會不知道這是什麼?這是冰,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它真的不知道。因為它活不到能認識冰的季節。古代人也不知道你們會有印刷簡體字。他們就只會用他們知道的方式寫字。

有的提問者還大驚小怪地說「明」字不該寫成「目、月」。其實稍懂書法的人都知道:古時候「明」就這樣寫!上圖兩個「明」字都是如此。下圖是[曹全碑],刊刻於東漢中平二年。其中的「明」也是寫成「目」旁。

因為是文物,怎麼可以隨便更改呢,而且改的依據在哪裡,不能以現在的所有哦資料來斷定那個字就是錯了,萬一寫這個字的人有別的寓意,或者當時那個字就是這麼寫的呢,況且要改,誰來改,怎麼改,畢竟是文物,不能隨便亂動,動壞了,對中國文化的傳承都是一種損失

書法是用作欣賞和表達藝術的一種意義,風格。不能當之於印刷簡體字和當代幼兒識字衡量對錯,希望各界志士不要過界糾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一個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太后為什麼可以一手遮天?原來是這個男人在背後罩著她
不煙、不酒、不嫖、不賭的好男人能混成啥樣?你能想像會這樣嗎

TAG:遇見一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