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人駕駛離私家車太遠 真正的爆發點是公共交通

無人駕駛離私家車太遠 真正的爆發點是公共交通

近年來,隨著智能網聯、無人駕駛技術的持續火熱,汽車行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重塑機遇,大大小小無人駕駛創業公司也不斷湧現。但是,由於成本、技術與社會法規的原因,目前乘用車,尤其是私家車市場的無人駕駛並不成熟,遠未落地。

那麼,無人駕駛技術目前真正有可能爆發的領域在哪?筆者認為是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是指城市範圍內定線運營的公共汽車及軌道交通、公共自行車、渡輪、索道、計程車等交通方式。另外廣義的公共交通還包括民航、鐵路、公路、水運等交通方式。

無論哪種解釋,公共交通都是人們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

以目前的無人駕駛技術和環境來看,在特定地點(相對空曠且道路規劃較好)以特定路線進行低速運行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趨於成熟,而這非常契合無人公交與無人出租的運行條件。

無人公交和無人出租基本上都是在特定區域運行,並且可以按照特定路線行駛,乘客對於能代步的低速運載也能接受,如果大規模鋪開,其運營成本預期也會低於人力公交司機。另外,無人駕駛未來也有望在地鐵、輪渡、索道、民航、鐵路上大規模鋪開。

所以,無人駕駛在公共交通領域落地會更加靠譜。下面,我們來聊聊無人公交與無人出租領域的發展。

早在40多年前,各個國家相關部門、科技巨頭就開始投入研發無人駕駛車,但是直到近十年才取得一些關鍵技術突破。近幾年,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英國、德國等很多國家都開啟了無人駕駛上路測試,有些國家和地區已經頒布了無人駕駛汽車上路的法律法規。

2015年8月,全世界首輛無人駕駛計程車nuTonomy在新加坡上正式上路測試,2016年中旬正式落地。nuTonomy是一家從麻省理工學院分離出來的創業公司,公司的目標就是開發無人駕駛計程車。2017年6月,nuTonomy與網約車服務商Lyft達成合作,在美國波士頓共同運營自動駕駛打車服務。10月,nuTonomy被汽車一級供應商德爾福以4.5億美元收購。

近日,起源於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的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Drive.ai宣布將於2018年7月在德克薩斯州弗里斯科市落地首個無人計程車服務,類似於私人公交,時速可達到40-50公里。作為Drive.ai董事的吳恩達也為此發表了公開信,闡述了自動駕駛落地的關鍵因素與未來發展。第一個關鍵因素是技術,包括高度熟練的人工智慧團隊以及複雜的軟體和硬體體系結構。第二個因素是夥伴關係,需要善於部署與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合作關係。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必須以人為中心,強調通信和教育的重要性。

2016年1月,全球首輛無人駕駛公交車WePod在荷蘭小鎮Wageningen正式上路,這款車由法國機動車製造商EasyMile和歐盟運輸計劃Citymobil2設計的,可搭載6名乘客,運營路線長度僅200米,時速為8公里。

2017年,Waymo(原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在美國鳳凰城和奧斯汀等城市開始了試乘計劃。在前不久的谷歌I/O大會上,Waymo宣布今年底將正式投入無人車的商業化運營。

5月8日,在這中國,在無人駕駛領域頗具實力的上海交通大學也正是對外宣布,其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小巴在校園內進行試運行。學生只要在小巴站台上使用微信掃碼,點擊呼叫車輛按鈕,就可以實時呼叫小巴前來接站。小巴不僅能自主駕駛,還能自動躲避行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經過今年的技術積累,無人駕駛技術在公共交通領域的發展展露頭角,開始落地,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迎來大規模應用。另外,無人駕駛技術在快遞、外賣等無人配送領域的落地也十分值得期待。

本文來自網易智能,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梨視頻創始人邱兵內部分享融資6.17億背後的故事
從入局到落地:一文讀懂BAT的人工智慧版圖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