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為中國著急的洋人

一個為中國著急的洋人

林樂知字榮章,聽著名兒象中國人,其實是美國人。他的身份是基督教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林於咸豐十年(1860年)到中國上海傳教。同治三年(1864年)3月擔任上海廣方言館首任英文教習,6個月後參加江南製造局翻譯館譯書工作,後又再次受聘擔任英文教習,直到光緒七年(1881年)。在這16年中他譯述了《歐羅巴史》、《萬國史》、《格致啟蒙化學》、《格致啟蒙天文》、《列國陸國制》等10餘本有關外國歷史、地理及自然科學的著作。

林樂之在中國呆了四十多年,對中國是有感情的。有人說他是宗教人士,他來中國是有目的的,他的行為是有目的的。有沒有目的,動機純與不純不說,只說他對中國近來睜睛看世界所做的貢獻,就沒幾個能超過他的。

說起他不能不提《萬國公報》。這是在中國發行最久,影響最大的一份雜誌。當時的知識分子想了解點世界其他國家的情況,必翻《萬國公報》,林憑藉其雜誌以及編譯的書籍,結識了大量中國開明士大夫及知識分子。象孫中山所寫的「致李鴻章書」,「上李鴻章書」也都在《萬國公報》上發表。就連馬克斯的《資本論》也是《萬國公報》介紹給中國人的。很多名家都承認林樂知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物。就連光緒皇帝維新,維新派人物向他推薦的基本也都是林主導出版的書籍,光緒曾購回廣學會出版的89種書籍和全套《萬國公報》。

1876年,清政府表彰林樂知的貢獻,授予他五品頂戴官銜。

林樂知眼見清政府腐敗無能,列強裂分中國大地,同樣替中國人著急。他組織編譯過《李傅相歷聘歐美記》,通過翻譯外文報刊的方式,記述李鴻章出訪歐美的舊事。在這本書的序言中,林寫道:

譯成現代文,意思大約就是中國人向來排外、輕外,不願意與外國人打交道。但後來因為打不過列強,不得不派人出使西方。這些出使西方的人見到西方國家的繁榮發達,有的內心受到影響,有的直接寫成書稿發行。但這些講述國外事情的書籍,不被中國人所接受,大多認為是無稽之談,人們毀壞印刷製版,燒毀書籍。他說這是「避明而就暗也,是自愚以愚民也。京中之滿漢大僚尚夜睡而閉其目,華事尚可為乎?」就是說朝廷里的高官們都是特么象到了晚上一樣閉著眼睛睡大覺,你說中國還能有好么?

當然林的糾結在於清廷不重用李鴻章,認為只有讓他鴻章掌權,中國才能慢慢變好。不過當時李鴻章已經垂垂老矣,並且中國的形勢,他未必理解,權貴官僚勢力就算慈禧太后也擺不平,何況李鴻章呢。不過林同學是真心替中國著急,他寫道:我在中國呆了四十多年,雖然並沒有參與國政的職責,但既然有耳朵有眼睛,又怎麼能看不到呢?現在出版這本書,並不是有所圖,只是覺得我是所駐客店中國的老朋友,希望房東有一天能夠興旺發達。。。。總而言之,就是為中國不去迎接已經悄然到至的曙光,而自甘於呆在漆黑的屋子裡面(恨鐵不成鋼之情溢於言表)。

自己家的事,總得讓外人操心,多少應該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吧?但歷來中國人都很好意思,啥事都是別人的錯,如果實在找不出外人的錯,那就是刁民的錯。當權的人就是不承認自己一直處在閉眼的狀態,頻頻胡來,應對失據。比如慈禧利用義和團圍攻外國人,結果外國人抱團打你;比如李鴻章偷摸跑俄國簽定中俄密約,引狼入室。一切就是不按套路出牌,你跟著著急有什麼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雪講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大雪講故事】杜悰陞官記

TAG:大雪講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