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當年中國為什麼選擇蘇27而不是米格29?這裡告訴你原因

當年中國為什麼選擇蘇27而不是米格29?這裡告訴你原因

80年代初開始,由於一些歷史原因中國空軍戰鬥力與世界的差距越來越大,當時中國普遍裝備的還是以殲-6、殲7為主的二代戰機,即使是最新型的殲-8戰鬥機不僅數量少的可憐,在性能上也無法抗衡國外先進戰機,為了改進戰鬥機性能,當時還是處於蜜月期的中美兩國啟動了一個「和平珍珠」的軍事合作項目,主要內容就是美國幫助中國改進殲-8戰機,不過後來這個項目因為特殊原因破產,不僅項目破產,西方國家對中國還實施了軍事技術封鎖,禁止向中國出售和轉讓一切與軍事有關的武器和技術,中國戰鬥機發展一時間陷入了停滯狀態。

80年代,中國空軍裝備的殲-7戰機

殲-8戰機雖然是當時中國最先進戰鬥機,不過也只是一款二代機

面對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和國內空軍對新型戰鬥機迫切需求,中國不得不向昔日交惡的蘇聯尋找機會,當中國向蘇聯表達意願之後,蘇聯也表現的非常積極,因為當時的蘇聯由於長期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經濟非常困難,為了緩解國內經濟困境蘇聯對出口中國戰機非常感興趣,一方面對中國出口軍事武器可以賺錢,另一個方面又可以結束與中國長期的敵對狀態,共同對抗西方國家。在這種背景下,80年代中期中蘇兩國積極磋商交流,80年末期中蘇實現關係正常化。

80年代中國軍事代表團考察蘇-27

1990年中國派出軍事代表團前往蘇聯就引進哪種戰鬥機進行考察,當時蘇聯有兩種戰鬥機可以供中國進行選擇,分別是蘇-27戰機和米格-29戰鬥機,相對於蘇-27戰鬥機,蘇聯更希望中國能夠購買米格-29戰鬥機,一方面蘇聯說中國有著使用米格戰鬥機的歷史習慣,中國殲-6、殲-7戰鬥機有米格戰鬥機的基因,如果購買米格-29戰鬥機可以更容易掌握,另一方面在向中國代表團展示著兩款戰鬥機的時候,米格-29戰鬥機表現的很積極,而蘇-27則很消極。雖然蘇聯極力向中國推銷米格-29戰鬥機,但是經過慎重考慮之後,中國還是購買沒有使用經驗的蘇-27戰鬥機。

蘇聯極力向中國推銷的米格-29戰鬥機

中國當時之所以放棄米格-29戰機選擇蘇-27戰鬥機,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第一從性能上來說,蘇-27戰鬥機的作戰能力遠遠高於米格-29,蘇-27戰鬥機是一款重型戰鬥機,作戰半徑達到1500公里,而米格-29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只有500公里,此外在機動性、雷達系統、電傳操縱系統、武器系統方面,蘇-27戰鬥機比米格-29戰鬥機都先進很多,綜合作戰能力蘇-27戰鬥機比米格-29高出一截,最重要的是通過引進蘇-27戰鬥機AL-31發動機技術,要知道航空發動機一直是中國的短板。

1992年,第一批蘇-27抵達中國時場景

巡邏在中國領空的蘇-27戰鬥機

其次從中國的作戰需求來說,蘇-27戰鬥機是中國空軍最好的選擇。中國地域廣闊、東西南北領土都橫跨幾千公里,米格-29這種「短腿」戰鬥機顯然無法滿足中國的空防需要,再者中國當時已經開始建設攻防兼備的戰略型空軍,在這種情況下,遠距離重型戰鬥機最符合中國的國防戰略,這也註定了蘇-27戰鬥機與中國空軍有緣。最後從國際環境來看,米格-29戰鬥機雖然可以稱的上是當時高性能戰鬥機,不過與同期的美國F-15、F-16戰機相比顯然不是它們的對手,而當時印度已經擁有米格-19、韓日也有了F-15、F-16,就連對岸都裝備了F-16戰鬥機,如果買米格-29戰鬥機肯定無法不行,我們要買肯定要買最好的,最終中國決定全部採購蘇-27戰機作為中國的下一代主力戰機,1992年第一批12架蘇-27戰鬥機飛抵中國某空軍基地,開啟了蘇-27戰鬥機在中國傳奇而又輝煌的歷史。

由蘇-27改進而來的殲-11已經成為中國空軍主力機型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品閱讀 的精彩文章:

軍艦在服役之前為什麼要進行海試?這裡告訴你原因
閱兵時的導彈究竟是真導彈還是模型?這裡告訴你答案

TAG:軍品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