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門」 真相已清,英國又挑唆對抗俄羅斯,糟德國嘲諷!
天路客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重新啟動新一輪針對伊朗的更加嚴厲的制裁措施,從而徹底激怒了伊朗,導致伊朗國內研發核武器和發展洲際導彈的調門不斷提高,不但給國際社會防止核擴散、以及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影響,而且還給歐盟各國在伊朗的商業利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對此,歐盟各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不但在伊核問題上寸步不讓,而且還與美國的宿敵俄羅斯進行合作,共同應對美國單邊保護主義的威脅。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作為同樣也深受特朗普關稅政策、以及退出伊核協議等極端舉措所害的英國,竟然調轉矛頭直插俄羅斯,試圖通過重新挑起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幫助美國擊破歐盟與俄羅斯在伊核問題上的聯盟。
據路透社5月14日報道,英國國內情報負責人日前舊調重彈,又拿已經變成歷史的「俄羅斯間諜中毒事件」說事,並表示稱,作為敵對國的俄羅斯,因為其軍事和情報機構「富有侵略性和破壞行為」,因此,英國和歐盟必須在英國脫歐後建立密切的安全夥伴關係,共同應對俄羅斯「顛覆西方民主國家的惡意企圖」。
此前作為引發歐洲國家與俄羅斯關係惡化的所謂「俄羅斯間諜中毒事件」,本身的始作俑者就是英國,其目的就是為了挑起俄歐之間的矛盾,以配合美國圍堵俄羅斯的戰略。此次在伊核問題危機不斷發酵的關鍵時刻,英國舊調重彈搬出該事件噁心俄羅斯,在俄歐之間的合作設置障礙,顯然就是不希望歐盟和俄羅斯因為伊核問題危機而走得太近,避免自身因為脫歐問題而在歐洲事務上被邊緣化。
此外,英國此舉顯然就是通過重新製造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的緊張關係,阻礙雙方在伊核問題上的合作,幫助美國擊破俄歐雙方在伊核問題上的聯盟關係,向美國傳達英國一直在鞏固美英同盟關係的決心,以換取美國在關稅政策以及對伊制裁等問題上對英國「網開一面」。
對於英國這種為一己私利而不顧大眾利益的卑劣手段,非但沒有引起歐盟國家的積極響應,反而遭到來自德國的嚴厲批評。據俄新社5月15日報道,德國自由民族黨主席克里斯蒂安·林德納表示稱「但凡有理智的國家,都不願意和俄羅斯進行對抗,沒有一個理智之人特別想捲入與俄羅斯的衝突」。
儘管林德納沒有指名道姓批評英國所謂的有關「俄羅斯威脅論」的極端言論,但就在英國試圖重新挑起俄歐之間矛盾之際,林德納發表上述言論,顯然暗指英國在這關鍵時刻發表不利於歐洲與俄羅斯合作的言論「很不理智」。
林德納此次打了英國一悶棍,顯然與德國的對俄態度有著直接的聯繫,日前德國自民黨在柏林舉行代表大會上就曾呼籲「歐洲應該重啟與俄羅斯的定期首腦會晤,並且恢復俄羅斯G8成員國的地位」。畢竟,目前的德國,無論是應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歐洲的穩定和發展以及能源合作等問題上,都需要與俄羅斯進行合作。因此,在德國,一切針對俄羅斯強硬的言論都會遭到國內廣泛的批評,據德國《世界報》的消息稱,德國外長因為對俄羅斯的立場「過於強硬」,從而導致其遭到包括同黨人士在內的各界的廣泛批評。
由此可見,儘管德國也在追隨美國針對俄羅斯的遏制戰略,但實際上卻一直保持與俄羅斯的溝通聯繫,是歐盟國家中對俄政策比較溫和的國家之一。事實上,不僅僅只是德國,歐盟多數成員國在能源方面都對俄羅斯有著很大的依賴,尤其是目前愈演愈烈的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風波中,為了維護自身的商業和政治利益,歐盟國家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維護伊核協議方面打造一個對抗美國的聯盟。
此外,由於歐洲國家在面對一個強大的超級大國進行對抗的時候,明顯處於劣勢,導致日前美國多家主流媒體突然火力全開,大肆嘲笑「歐洲根本就沒有與美國對抗的資本」。 畢竟,一旦歐洲國家在伊核協議問題上向美國保護主義屈服,結果無疑將意味著歐盟會徹底淪為美國的「附庸國」,從此就只能永遠仰美國鼻息活著了。由此可見,在處於劣勢的大環境下,為了有效對抗美國極端保護主義,與俄羅斯在伊核問題上的合作,相對於歐洲來說就尤為重要了。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為一己私利跳出來捅俄羅斯刀子,試圖在歐洲國家與俄羅斯之間在維護伊核問題上的合作設置障礙,挨了德國一悶棍還是小事,如果不思悔改繼續在歐盟與俄羅斯的合作問題上興風作浪,最終將為因為損害歐盟國家的利益而遭到唾棄,成為了徹頭徹尾的歐洲棄兒。


※歐洲徹底死心!剛剛英法德不僅硬懟美國,還反將了一軍!
※剛剛,這國用2300萬美元拉攏東盟十國,不嫌寒磣?
TAG:第一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