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薌齋拳學語錄

王薌齋拳學語錄

論靜

「百動不如一靜」,靜乃養生之寶,修心之要,生力之道,處世之綱。

用意不用力

用神用意不用力,不見力處正是力,不覺呼吸時正在呼吸。

站樁精要

上半身似笑非笑,下半身似尿非尿。

樁法換勁

欲求技擊妙用,須以站樁換力為根始。所謂使弱者轉為強,拙者化為靈也。若禪學者,始於戒律,而後精於定慧,證於心源,了悟虛空,窮於極處,然後方可學道,禪功如此,技擊猶然。

論曲直

夫樁法之學,最忌心身用力,用力則氣滯,氣滯則意停,意停則神斷,神斷則受累,尤忌揚頭折腰,肘膝過於曲直,總以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為宜,筋絡伸展為是,頭宜上頂,閭骨宜直,心宜靜思,手足指尖稍微用力,牙齒似閉非閉,舌卷似頂非頂,渾身毛孔似松非松,如是則內力外發,弱者換為強,自不難得其要領也。

鍛煉筋骨

力生於骨,而達於筋,筋長力大,骨重筋靈,筋靈骨要縮,骨重則勁實……骨節如弓背,筋伸似弓弦,運動如弦滿,發手似放箭,用力如抽絲,兩手如撕綿,腕擰指挺力自實,沉氣扣齒骨自堅。

剛柔論

拳術之妙,貴乎有勁,用勁之法,不外剛柔方圓。剛者則堅,柔者靈活,直豎長伸有攻守之力,柔者縮短有驚彈之力,剛則形自方,柔則外方而內圓。伸縮抑揚長短互用,剛柔相濟,有左剛而右柔,有左柔而右剛,有稍節剛而中節柔,亦有剛實柔虛變化之妙,半柔半剛運使之精,更有柔退而剛進,剛退而柔進,遇虛則柔剛隨其後,遇實則剛而柔在其先,無論千差萬異,總以中線不失。

論用勁

夫用勁之道,不宜過剛,過剛易折,亦不宜過柔,過柔不進,須以豎勁而則入,橫勁吞吐而旋繞,此種運動之法,非心領神會不易得也。若能操之純熟,則勁自圓,體自方,氣自恬,而神自能一,學者切勿惰。

論修心

人有生死,物有損壞,道乃永存,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視之無形,聽之無聲,而能包羅萬象,有天地彌滿、六合塞充、乾坤混合、宇宙性命之學,亦即天地陰陽也。然欲養氣修命,須使心意不動,心為君火,動為像火,君火不動,像火不生,像火不生,氣念自平,無念神自清,清而後心意定,故云一念動時皆是火,萬像寂凈方生真,常使氣通關節敏,自然神滿骨存神。若能有動之動出於不動,有為之為出於無為,無為則神歸,神歸則萬物寂,物寂則氣眠,氣眠則萬物無生,耳目心意俱忘,即諸妙之圓也。如對鏡忘鏡,不忱於六賊之魔;居塵超塵,不落於萬緣之化;誠能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達觀其物,物無其物;三昧俱悟,即是虛空,空無所空,所空欲空,空空亦無。大抵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亂之,故言神者不離性氣者,不離命,若影隨形,不失毫釐。

論拳道與哲學

關於大成拳之哲理根據,我不想多用筆墨,只以哲學命題之形式提出,彼此對照,自不難看出本拳之真正面貌也。

一、莊子曰「物物者非物」。意即使物質成為物質,並非物質。本拳主張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合。亦可謂力者非力也。換言之,使力成為力者並非力,乃精神也、意念也。此即本拳之實質所在。

二、老子曰「無為而無不為」。本拳則主張「有為之為出於無為」,「不動之動乃生生不已之動」。所謂「無為」與「不動」在本拳則為樁功,所謂「有為」與「動」則為試力與發力。大成拳重視樁功,故亦系「無為」之義。昔日有人贈本拳是「古道家之靜勁」,此非貶詞也。

三、老子曰「反者撐之動」。本拳則主張「力生有兩,兩則能一」,即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對立統一。所謂「矛盾錯綜須統一也」。

四、佛門禪宗有云:「萬法皆空,即為實象」。又云:「不思善,不思惡,還我父母未生時之面目來。」父母未生時之面目即「空也,無也」。本拳則主張「各項力量都由渾元闊大,空洞無我產生而來。」因此教人「虛無求切實,運用在虛空」。

五、禪宗又云:「無法無執」。本拳則又主張「一法不立,無執破執」。技擊時,「我無執令對方亦無執」。不僅抗勁用力為有執,使用招術方法亦為有執。以無執破有執,破執而無執也。

六、明代學者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之說,本拳則主張「發揮良能」之論。王守仁說,「實如水流濕,火就燥」。其勢然也。

論處世

拳學之道廣包寰宇,含容萬物,大合於天地,小繫於毫釐。共生死攸關,及壽之長短。故當視以大道,切勿輕之矣。胸懷顧家國之憂,行止關利民之志,正性情之偏斜,悟人生之極理。意境當高遠而求索,清念節慾以盡善為,近人當平凡易處,處世必練達謙和。雖理有借於佛、道、儒、醫,但莫迷信於牽強受制,故拳學之道為獨立之一家也。

簡者不知,莫求繁深,小者不明,難通大意,當具理而行,具意而為,意指宗旨,亦為神、意。松、靜為本源之基,緊、動為隨源達變。爭為兩向互為,整體為通身一氣。

論過關

世無坦途,遇難當堅,逢困求解;輕而易得之事,無功受祿之人,世間鮮有也。舊時習拳有「過關」之說,余之拳亦有比若「關」者,一時之樁可為靜功第一關;二時之樁可為二關;三時之樁可為三關,有人之樁只站數分鐘,下步功法永無訓練之條件也,即練也是無功之為。所以有半途而廢者,有半知半解者,有平庸失敗者,有悟求功深者。拳不光在學,而更重於練,練應重於勤、堅,功效在於領悟,出眾在於心謙,境高多為深隱,所以深藏不露者久必為大器也;虛張聲勢,過市招搖,貶人抬己者,均因心狂氣躁,非大家之器也,此輩多意境低廉,常有敗績也,害群之馬就指是輩而言。總之具德為首,具道則明,知途不迷,得徑(義理)辯境,拳中無愚人,老誠非指愚,老誠者、憨厚者、謙慎者、深隱者、敬人者皆為極聰明之人士也。

拳道精要

拳中之「吸」鮮為人知,實是鮮有人用,鮮有人研也。推手中有「先搭吸而後撞放」之說,此中之吸非手拉、臂纏之意,實為從「搭」字再悟「吸」字方入軌也。搭是肘前至腕的小臂與客方接點(接觸之位置)而言,故不能用手拉、臂纏,是點力接觸到一定力之時,身動而點力不移之力點磨擦形成掛吸之力也,從而牽動客方或定位客方以達放扔之用也,此亦是吸。再者,我力由上向下拍、砸客方,功力所至而迫使客方上接之力下行於其身以達背、腰、胯而至腿,形成對方受力後的反彈作用,至對方因我下力大,而反作用之力在我力達點之後,客方反而自身向上跳彈而起,有如用手向下按彈簧,手一抬,彈簧反而向上彈出,兩者為一理也,觀者不知反以為是我之吸所至,此實為客方自身的受力反彈,而形表之間是我吸客而起,我向前再瞬放,而客反向後被我扔飛,其是我下向力後再出前向力兩力之運發火候之間一氣而成,自此方有我「吸扔陳大力士」之傳言,實是多位觀者不明上述之言中就理也。今明言解釋因由,再不知悟,就是不認真聽了。

武不善作

打不著不打,打不倒不打,打不死不打。所重者為力不虛發,拳不空作的要義在此。

作拳應敵連擊、續進,是有用之作,但非高妙之為。高者先蓄而後發,緩運而突用,鬆柔而驚彈,用一而不用二,更無再三,再四。一觸即爆發,真意如此也。

拳者養為一,練為二,用為三,程序不可倒置,所以拳有規要,事有則守,以屬定法,方成正解,這是其一。其二為養不達勿練之,練不達而勿用之,用不明則無效也。學生考試不及格不能升學,練拳不到水準,難求進益,必如上樓梯之階段,先達低而後進高也。

論松

用重物練本力,用懈柔逃猛襲,均為迷信誤導,於真正拳義大違,對庸手亦難應付。

官廉是清苦治世,心善為武德之基,堅學為求功之道,博求為達奧之源,精研得進階之路,不苦於參練者拳藝定一般。

脫肩松臂懶束腰,神情意力似粘糕。一切知感全不要,靜室常露赤條條。有心練求得實像,無念含精任逍遙。鍾山雲霧如參透,天下晴空一羽毛。

論決心

繼承先驅的成就之後,方能得到提高,然後才可啟迪後學。我要求你們並不高,一要具德,二要求實,三要精修,四要勤奮,五要堅持,六要糾誤(即正確)。

目正是不歪斜,當從心正入手。功深是超常人,當從勤練入手。明理是知懂透徹,當從精究入手。無功不進自有其因,如自不能解,當求學於名師指導入手。

學習樁功,貴在持之以恆。精於體會,信心應增,決心堅定,方可功成。

論動靜

動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動,其意在動靜之間,有靜方有動,有動方有靜,白天人多動,夜睡多靜,一動一靜之間在拳中應體會在於用。神意的動靜,形骸的動靜,一是在外,一是在內,有別又相關,合拳意而之為。

「合意運動」指本意運動。順應意的支配,行成運動,如達到無感覺受意運動,是有意無意間之運動,再達本能運動是「自動運動」的境界過程,所以方能獲得神、意、氣、力、入於化境。

謙、勤

功不在深,在懂在明。力不在大,在變在整。知不在雜,在精在透。人不在貴,在敬在謙。

藝不壓人,竟是人不勝藝。拳不如人,多因疏求不精。

立禪功

吾拳倡導由養生入手,進而習求技擊。然撐抱之養生樁,是吾拳之初學正徑也,實意感形力中包含技擊之要,故為首推之選也。其樁之來源,今作簡解以糾誤:此樁之名為撐抱樁,亦稱渾元撐抱養生樁和胸肩位撐抱樁。該樁的整體間架形骸外形和內意,首自少林拳的「立禪功」;其中融進形意拳早期「靜立功」的要領;還包有太極拳立養原則而成。所以有少林頂撐立拔之氣勢;有形意沉肩墜肘後蓄待發之神韻;有太極含胸松體養頤柔溫之深意,和協而互輔,統達而圓融,更含精神之假借,意念之誘導,呼吸之勻靜,氣勢之豪雄,形力之適法等要素,故無偏差而有增益也。人人習之均能得獲,是實驗加經驗和效驗的總和,故極力倡行之。願為世人添福增壽也,亦為習拳者求功入室之門徑,其理意之源諸論如是,望諸公與弟子莫輕之。

大小、洞明

研拳:大可包容全身,小能微達指掌。細則精求於絲毫,廣可蓋及天地。神可近求遠放,意能守身含宙。但理、意、則、規不可失范,不可過違,為適情、適理、適時、適勢也。如能參透正、誤,看破善、惡,分出高、低,悉及深、淺,自為洞明,求師、結友、選功、悟研均得其要。何無成之?功到理到應渠自成也。

神真意密

神外溢則失真,意露形則不密,形破體則骸散,力出尖則局部。聲空叫則薄虛,氣僵粗則戕生。所以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體,力不出尖,聲由內運,氣貫全身。是得法要保真髓之則守,切勿違之,方可為功也。

心大拳大

人解不如自解,心解不如行解。心明其理,應身得其用,能用不解理,理解不能用,皆非真正通達者。

真正大道宗師,無一有小人之心,無一在小人之列。

習拳不全在智愚,在心內明識與身上有物也。「執著己身一無是處,沒有己身無物可求」。

完善拳理

吾拳之基礎,多來源於傳統,余雖盡心參求,對國術精粹。內含有所總結,並倡導新拳,立足取精華而去糟粕,參究其理,重行體認。然吾輩諸人皆幼從舊學,雖在一生中為研求拳學精髓盡心效力,深研拳理,在承繼前人之基礎上,參以最新之現代學術,以解吾拳之奧,令其合於自然之法則,科學之規律,開其塞,通其理,方能解其學,參其道,而達其用也。日後門人如從科學、哲學、學術角度參究吾拳,釋明理法,使拳學更進細研,入微理法,統一諸功,完善吾拳理論、功法之體系者,適於現代之潮流,又不失傳統原始之拳意,其功大矣!吾拳得傳於後世矣!

開合矛盾

分、合一體,遒、放同源,松、緊為用,養、練合一,搭、斷適時,剛、柔並濟,長、短互為,緩、急而變,正、斜相依,神、意為要,形、力並發,虛、實互借……諸皆如是,備理而為也。理即指導之源,為實具之用。能悟其理者,還應達其用。能言其弊者,應知何為利。言過於實易入謊,用不知理尚低庸。能知矛盾,解矛盾,運用矛盾之理則,方為達者。

上下二爭

「頂上力空靈,身如繩吊系」、「正頭頂項」、「懸頂系發」等。其言練功時頭頂的要求,諸說之間並無矛盾,只是統一要求的實論而已。頂項為頭有上頂之意,系發為向上提系之意,所以頭應有上頂之意,系發為向上提系之意,所以頭應有上頂和下拉雙向二爭之意,猶如手有「抱六撐四」為內回抱、外分撐反向二爭,伸、屈為二爭,分、合為二爭,頭的向上挺拔應多於下蓄,這是原則,但不是只有挺拔無下蓄之意,應各有側重,也應同時包容。所以動中含不得不止,止中含不得不動,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乃生生不已之動,動中求靜,靜中之動方為正,余上述雖有方向和靜動的區別,然者是互含互為之原理,絕對就易入「矯枉過正,過猶不及」之誤。練功時如認識明確,自有正確的體會和功效。

揚長避短

練當以己之短為重,戰當以己之長為用。習當以己之無為求,教當以己之知為授。言雖淺易,而施時多非也,當謹記此言。

初得易暴,至精多隱。謙慎大為,粗狂落敗。

身不在高矮,力不在大小,功不在深淺,速不在快慢,輩不在高低,實是在其對拳學的修為如何?如得名師嚴教,德善慎謙,堅習精悟,含納諸理,體認於身,練用兼達,施為無過,持之以恆,自可制勝無敵,進而有望登極也。

習拳意義

「不學拳是不要性命的獃子。」所以說拳功對人身關係之切要,能健身體養性命,人人應知此理,應習拳,普勸吾人練習之理由,一語道盡。若使知習吾拳之樂,習拳之益,致力於練習功夫,定有欲罷不能之慨。誤入歧途吃力努氣傷及身體是學習錯誤,此拳不可習也。

拳至精不好看

拳功如作到妙境,真得竅要時,在他人看來反認為精熟、不好看者有之。故要知習拳為己,非為他人也,此防身養身貼骨之事也。更須平時一心存之於拳,蓄養血氣,無論何時何地何事俱無不拳。拳皆在操練,有時限之功夫,不如無時限之功夫純正確切。所有有固定時間,而非廣場不能練習者未必是也。

要重樁法

拳之粗跡為何,乃樁法是也,豈可因其平易而忽之耶。觀乎拳之功用之神者,無不由此一站生出也。習拳須先求下手及著實功夫之門,習拳下手處,站樁是也,久站乃為著實功夫之門也。舍此恐無真實下手處。故學者應以此教,必以此習,必以認定在此,志向亦在此,終日乾乾奧蘊自得,教習之道,不過如此,微乎微乎。

無力之人

意之所向,神即前往,全身因之運動而行發力,一動便覺,一覺便轉,久之歸於自然。全身舒適如無力之人,其氣力才能暢達周身;應運外發,無往不利,此即用力不可,反為所害之謂也,學者宜熟思之。「意存動之先」為習拳要訣,覺古人千言萬語,盡於此矣。

順逆來去

古拳譜云:用力如春蠶吐絲,又曰起式如挑擔,進步如槐蟲,虛中求實以勢為之,變化得一,先以順拖,繼以逆送,即詳示勢字之運用也,順托逆送互根互用,同時並俱。

習拳須知來勢去勢,來字去字頗堪玩味,存意在此來去二字,則得之矣,若先知如何用力,此樣講求則非矣。(意存動之先,其動已止,而意仍在,乃指示初學雲語,亦求知求得求存之途徑也。)

寫意

「操拳能做到,不用心處方好」,「寫意」兩字最為微妙。意非從外面來至身內,而由身內達於外面,「身外須有意,此意還存於身」,學者宜善領悟也。

共爭一中

習時要出於急迫,勢必先行吃力,吃力則不自然,必偏重一方,失之於滑暴,全身原有渾元力,不能暢達於體外矣。力之為用,莫大於變化。陰陽虛實,開合順逆互為根用,順生自然,滔滔不絕,用之不竭,變化雖有不同,其力則處一不變,而力之外發,手、肩、肘、胯全身關節筋骨伸縮,氣血鼓盪,面面有力也鋒棱生生不已,共爭一中也,力出共爭一中者乃言相乘之力也,其力名曰爭力,又曰混元力。全身處處均有交互具有上下左右前後四隅之相乘之力,初步試習,應求二爭力,如手伸出,同時有前伸後撤,上托下壓外撐內裹相乘之力,從一中心異向發出,相等相乘。悟得二爭力,再求全身各部分,均同時面面生力,無不相乘,互為應合,渾元一爭,共爭一心氣力貫通,全身無空隙,習拳得此爭力,方能使神氣意力真實之合一,然後可謂之得中,可謂之得力矣。力從一邊生出,失此意,則無八面玲瓏之巧,而失分合虛實互用之基,「一動全身轉」,此「身」字正宜領會,於有意無意間,悟得自然神機之妙,方是試力功夫之到境。

十字當中求生活

教拳要申明爭力作用,以求氣力自然發動及拳學不傳之秘,今揭以示人,其言頗詳,其法易,能得與否則繫於學者,視學者志向與體認功夫如何耳。

或曰:「本拳在十字當中求生活也」,妙哉斯言也。拳學真諦,一語道破。所謂十字者,乃明爭力之作用,環中之奧理也。拳家皆言,得其環中,以應無窮。然所謂中者何在呢?所謂環者何為呢?環即俗稱之圓圈也。其結心即中之所在。有環則有中,環中之力,同一心結,而有若干相等相乘之十字也。人身上肢腕肘臂,下肢趾踵膝胯,全身各部,無不有其環中,然須統為一體。所以操拳非各處,皆不能得環中而得其環中,中屬之於靜,環屬之於動,能靜者能動,得中者得其環,待時赴機,靜動運用之妙也。習拳如何得其環中?總之須由中以求其環,並由環以求其中,兩者化一乃得其環中;練習之法,應求之於站樁。

「全身力要渾元」,渾元力乃是爭力,動靜因而不同,不動時其力一貫,屬之於靜。動時大小關節無處不有上下左右前後百般之二爭力,其力一貫屬於動。

圓融矛盾

外形笨拙,意氣靈巧,平凡中求非常,抽象中求具體。筋藏勁,骨藏棱,悠揚相依,虛靈獨存。渾身毛髮直豎如戟,齒欲斷筋,爪欲透骨,發欲衝冠。動靜虛實,快慢鬆緊,進退反側,縱橫高低,爭斂遒放,鼓盪開合,伸縮抑揚,提頓吞吐,陰陽斜正,大小長短,剛柔虛實等。都是矛盾的矛盾,錯綜而為,做到圓融的圓融,反回頭來學初步。

精神槓桿

大法別開生面新,陶熔萬物渾乾坤,承師栽培數年後,打破樊籬有幾人?

眼底手腕都留痕,直取旋繞力橫撐,矛盾錯綜須統一,精神槓桿要伸長。

鍛煉就是休息

加強運動,即可減輕疲勞,減低疲勞正是為了加強運動。所以,把鍛煉和休息應看作是一件事,但是調配適量,使學者在不知不覺中增強持久耐勞能力。並注意到:在加強鍛煉的同時,要盡量減少大腦和心臟的負擔,以舒適得力為原則。

法合自然

大成拳神、意、形、力、氣、法並重,在練習及實際應用之時,要求做到: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體、力不出尖、氣貫周身、法合自然。其基礎練習則為存意與養氣,意存則神足,氣足則力具,神意足則形骸自然,而法自合於自然矣。

論存意

操拳能做到不用心處方好,身外須有意,此意還存身。離開己身,無物可求,執著己身,永無是處。但見性明理之後,則應向身外尋求,意在宇宙間。「提氣固非,沉氣亦屬弗是」,氣充遍體方能養生增力,而全身之「毛孔呼吸」尤為重要,其功用大於鼻息也。

操拳能做到不用心處方好,而寫意二字最妙。意非從外面來至身內,而由身內達於外界,身外須有意,此意還存身,學者宜善領悟也。

坐禪不如立禪

世大夫常以坐功為禪學之秘,自認已得其真,其實不過口雲如是,孰不知盤腿一坐便不自然也,即練之無害,亦必無所得。

論精神力量

精神的影響,對於人的行為及其效果往往起到其不可估量的作用,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常常使許多看來不可能辦到的事情得以實現,一個瘦弱的人,即使平日沒有受過什麼專門訓練,在危急時刻,很可能表現出平時預料不到的力量和智慧。歷史上,許多英雄人物之所以能做出豐功偉績,除了當時的客觀條件之外,很重要的是他們個人的精神、意志和品質的作用。這說明人具有很大的潛在能力,因為平日在精神上受到種種約束未能發揮出來,若經過訓練,把這種潛力發揮出來並加以提高,以使我們想什麼時刻用它就什麼時候用它,那對人們來說真是受益非淺。

精神反應在內的是自信;反應在外的是氣魄。要培養英勇無畏,不怕犧牲,堅韌頑強,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還要有沉穩、渾厚、機敏細微、靈活果斷的性格,這些都是本拳所要具備的基本原則,也是作一個人所必需的。

精神上的培養,除了平時的讀書,思想教育,結合實踐之外,習拳過程中是通過意念活動來實現的。每個人的經歷對其精神面貌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通過訓練,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改觀。這類似於當我們讀了一本優秀的英雄傳奇,不由自主地會感到精神振奮,熱血沸騰,全身充滿了力量,就好象自己也是書中的英雄人物一樣,激發了自己的豪情壯志,以這種精神狀態來作各種事情,會收到比原來好得多的效果。簡言之,以意念活動來改善習者的精神境界是大成拳的特點。

論三式樁

若論樁之三式,大略可分者有三:一為上、中、下樁式手位之分;二為高、中、低樁式身位之分;再為掌、拳、爪樁式手式之分。論吾拳之三式樁,與上述三者不同。其意實為補吾拳以往樁式間架、形式不足之缺,以別於以往各樁式不同之三種樁式。而輔樁功諸形、意、效之故,而以增加三樁式而言,以達無法不容,無形不具之意。再體悟其髓,至萬法歸一,歸一至無法,習悟至精自可得其髓也。

入門不易,貴在明理持恆

拳意旨求尋全拳,而拳之全,實為逐一而全,初知不全,求全非全,認為全,然而不全。道無盡,拳亦無終全。

拳之全,有謂形意之全,有謂天人之全,合二為一為之全,一分為二為之全,天地初始為無,而無即全。

世間動者,動則為神意使然,因果使然。林野之鳥獸蛇蟲,其動自然而然,飢則尋弱襲食,危則聞風而遁。感應於毫微,唯天地之感而感,以本能之欲而為。

今之習拳,須以拳道始,是謂拳意何為。今之悟拳,固守人為之軀,已非古之無為之軀。人為之軀,可為人為之舉,而難為無為之能。凡人為,必有限而為,無為則無限,故曰無為之為乃無所不為。演藝則以悅人之所為,強身則為健體之所為,自衛則為求生之所為。此為各行其道之所為。術,非道也。武道,大道。文武之道,天道也。武道極處必以文道生,反之亦然。文以評心,武以觀德,若無心無德,則文之不文,武之不武,道安言存?

故曰,心德之全謂拳,文武之全謂拳,合道之拳謂之拳。拳意之意,貴其心,重其立,心成為根,立中有成。拳意之拳意,無意則無拳。

拳意之本

動靜之極,持陰陽,應天地,致虛極,守靜篤,知止而定而慮而得。

樁者,立、中、正、圓融者,通達。萬應自然。自然者,自然而然。

拳者言勁。求之生明勁也。悟之生暗勁也。勿求勿悟而生化勁也。勁緣,無緣者,垂手而不可得。緣至無求無悟然已至。不求不悟可求乎?亦聞所未聞。筋、骨、髓之說,求登之階,一通皆通。

樁者,無中生有之根本。多重其干,注其技。若使無葉無根便無天地之靈,難生陰陽之化。

樁者其奧,葉片萬端,採氣附光,吮露感陽,生機天賜,何其妙也,毛髮精微,毫感斯應,遍體空靈,八面呼應,滿身金光雲,神來之體,通達上蒼。

樁者,何其玄也,根須無計,鑽岩透石,吸取五色之華漿,使與大地共受風雨之浴共承日月之輝。何其深也,筋伸骨縮關節如簧,根基深不可測,力源巨不可擋。

樁者,吸采天地之精,其生躍躍有如神,此樁非比彼樁也,此身非比彼身也,全拳之拳方可謂拳。

體用之妙,樁也

難得其要,實為動靜之宜。動者,可為全拳,亦可不為全拳。靜者,可為全拳,亦可不為全拳。由靜悟拳之全,靜為樁,動亦為樁,動靜皆為樁,全拳之所為。意得之時,靈貓欲撲卻定,外感通靈。

得意,貴在靜中運試。意運神動,神動筋牽,筋牽骨行,骨行體合,體合力勻,力勻則剛柔有度,剛柔有度則遊刃有餘,遊刃有餘則機變萬應,機變萬應自達出神入化。

萬變不離其宗,皆在中。有中無正,凡事均不得立。中正靜守,天地可造,意感靈珠,養百骸之圓。意感寶樹,育天地本源。

樁者,松體為先,體緊則血滯氣塞,神經徒耗,臟腑虛撐,無全拳可言。體松方使神全,神全則內壯,內壯充盈,氣血旺盛使神通,內通可使周身調和,外通可使形意若一。人處紛世,雜緒萬千,何以為靜?體處人為,身不由己,何以為松?大動之謂小動,小動即為靜;不動之謂不動,不動即為靜;形定謂之神定,神定即為靜;神定之謂意真,意真即為靜;意真之謂無念,無念即為靜;無念之謂無我,無我即為靜。

形動之謂力動,力動即為松;力動之謂意動,意動即為松;意動之謂神動,神動即為松;神動之謂外感,外感即為松;外感之謂無我,無我即為松。

無我至極,唯感是應;無我至極,空空如也;無我至極,樁於天地,上下為熔爐,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終使相化,化似為無,涅槃重生,否極泰來。

體認於松靜,內外皆為天然。由淺入深,由散入整,先使筋骨相合,再使意感相合,更使意力相熔,由有意無力至意即為力。

樁之體認,軀幹為樁,枝條亦為樁;軀幹之樁力渾元,枝條之樁亦渾元;一動無不動,無微而不合。身為渾元即為樁。動靜為樁,鬆緊為樁,有意為樁,無意為樁,慢為樁,快為樁,收為樁,發為樁,意為皆渾元使然。

力由試而知

試者,若有若無,若進若退,可大可小,度輕重。試者所求,度也。試之所依,量也。知彼知己,度量而已。度己之利害,度彼之短長,得失可先予,勝負莫失量。

樁熔意中力,試之為度量。假借無窮力,不試永不詳。寸力非度尺,精微顯神奇。力成之因於外,力生源於內;故曰,離開己身無物可求,執著己身永無是處。力在身外游,內應一統求,彼此合謂力,單論惜失謬。

全拳之力謂元神,手、眼、身、耳滿精靈,魚之於水水之魚,鳥之於風風之鳥,猿之於林林之猿,貴在因果應合間。

初試常無便試無,知無已是試力初,松靜度無勿過望,直鉤坐定呂尚公。來者自然來,引者自然引,莫叫冒失莫失怠,禮數失度萬事衰。先做樁勢正心源,源心心清天地開,開地恩澤潤萬物,春風細雨生機來。此情此景無勝有,有無之際感眾生。潤物無聲亦有聲,勿忘勿助靜觀心。

佛球捧球球生靈,若吸若膨細應承,天地一身,身應性通。氣滿球圓,活彈筋展。輕擠輕拉開,開合分內外,相交知彼此,相試力全拳。主動被動,大動小動,明動暗動,彼動己動,長動短動,輕動重動,間動連動,一動全動,不動生動,動極不動。

球水中靈,意波與涌,微波逍遙,悠然忽然。落球生浮,起球手沉,相輔相成,順逆橫生,動靜不由己,前後左右中。收扣生衝力,揚放頂力爭,吞吐遍體隨,浪蕩走蛟龍。

舒掌十簧,伸系林莽;進退掛周全,鉤銼悟精妙。頂簧回力無窮,引簧身蓄強弩,星星點點為進進退退,行和止因不得已而為。形不破體實力難得破體,力不出尖為不可以出尖。

直來直去對彼,扭旋纏針裹棉,有利無利惟我用,處處刁鑽環中變。直中曲折,稜角螺旋。殺機四伏,隨時驚雷炸頂,丟頂橫豎授人以柄,點圈左右得失之間。

試聲實為試力,聲由內發,音由振發,起於腹,導橫膈,撞胸顱;鼓震波,傳毛骨,可興奮,可驚然。聲宜深,氣宜勻,體宜松;聲宜透,意宜應,波宜遠;有聲為試聲,無聲亦為試聲。聲由內轉,波及肺腑,聲由內返,盪骨揚毫;振感身外,枝抖葉隨,筋索如弦,弦音不絕,可使韻律共鳴,試之而有感有應。試聲善品味為佳,非餘音繞梁不絕不得其妙,非聲波迴腸盪氣彼呼此應不得其要。

試聲實為內外鼓盪之聲力合為,人之烈咳聲不由己,身亦不由己;獸之危吼,一觸即是安可擅為聞者肝膽俱裂,聲摧,神摧使然。聲貴悠揚,身心內外悅而通。聲貴頓挫,鬆緊虛實明而清。聲貴迸發,運力運聲理皆同。聲貴應合,相依合謂知也。

大氣力波之彈力

呼吸最精微,毛孔須開合,精泉浸幽穴,涓流透玉沙,清風掠空谷,呼嘯撼山林。初試運六心,掌心應本心,本心似鼓膜,頂心暗縮合。皆如吮附,使微風往行,皮為之輕佛,發為之輕搖,筋為之伸,骨為之縮。以六心助尋,口鼻為本,本心為源,遍體為布。息分內外,全息為真息,內為己身,身外皆外。全息貴通,通貴感應,吸如抽吮,呼如哺乳,近感毫微羽絲躍躍,運應天外雲光,及此億億胞核一一,及彼萬萬生靈一一,待至精妙,內即為外,外即為內,此即為彼,彼即為此。此吸彼呼,此輕彼重,此緊彼松。意感為氣身為氣,意覺為水身為水。魚水謂魚,鳥風謂鳥,猿林謂猿,大氣為波,即水即風即林之於魚於鳥於猿之呼應也。

魚之於水得逸於鱗鼓舞,鳥之於風得逸於羽激蕩,猿之於林得逸於毫振揚,青萍之末,妙逸之微,勁風之淵,勁力之源,精察可得也。

人之毫髮可百萬計。毫髮於人百萬歸一,牽一髮可以動全身,唯神明可以察秋毫,然一絲不苟自然神通,遍體毫髮皆注神通。發乃血之餘,源也,發乃神之微,靈也。

今人之發多愚鈍,如根芽之枯萎;修意之發我靈慧,如須葉之萌勃,培樁意重生機,唯根葉是尊,雨可求,露可求,霜可求,雪可求,霧可求,雲可求,霞可求,皆根葉之所為。然樁之生機,非毛髮通萌不可成。毫髮之感,初為無,須誘其有;初為芽,須誘其伸;再為蔓,須誘其延;又為之於藻,唯波盪是聽;更為蟀之須,撥探搜尋,靈意靈機遍體。

生靈築基,使身鬆柔,使神精活,有感斯應。毫髮之感,初為有,須誘其強;初為刺,須誘其銳;再為劍,須誘其刃;又為戟,須誘其復,更為揮斬飛矢流蝗,觸即發,斬立決。

毛髮飛揚,毫末悠揚,漸使體生萬絲通連天地,皆互為抽牽,遍體肌骨相合,內外相應,一動無有不動,無微而不合,神出也。

神出則光現。惚兮恍兮意達至臻。光者,極速;光者,極微;光者,極廣;光者,極強;可飛赴環宇,可無孔不入,可洞察秋毫,可無堅不摧。水生氣,氣生神,神生光,透體光明,雲騰霞飛,神光旋繞,氣宇非凡。乃微妙玄通,為善土地,以明凈精微極境,無死地,無困厄,似不知不覺而先知先覺,所以萬化由心,非容熔宇宙而不得。切忌虛妄托仙,人為玄異而誤人誤己。唯誠求唯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內聖修習動靜交修,知行合一-建立大我
「性無命不立,命無性不存」道藏經典李道純《性命論》!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