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日常天氣想想你關注過嗎?

這些日常天氣想想你關注過嗎?

天氣有時會變化無常,這些日常天氣想想你關注過嗎?

夏天會下冰雹嗎?

與冬季常見的雪和凍雨等天氣不同,冰雹通常發生在溫暖的季節,這讓人覺得費解。冰雹以冰塊形式從高空降落到地面,形狀不一。當空氣中的水滴一步一步變大,空氣的浮力無法托起水滴時,降水就形成了。可是,比雨滴重的冰塊,怎麼能夠在大氣中停留足夠長的時間,並形成如同黃豆、彈珠、乒乓球大小的冰雹呢?

GIF

冰雹的形成和上升氣流有關,而夏季容易出現強烈的對流活動。雲中那些沒有結冰的水滴和雲中雪花不斷相互摩擦碰撞,凍結成微小的冰粒。這些冰粒在大氣中開始下降,在遇到上升氣流後,冰粒隨之上升,並高於雲層,從而導致更多的過冷水滴凝聚在冰粒上,形成冰雹塊。冰雹在雲層中的不斷上下運動,就像無數乒乓球在一個大瓶子裡面翻滾,不一樣的是,冰雹還會不斷變大。最後,當上升氣流無法支撐不斷變重的冰雹時,它們就會急速降落到地面。最強的上升氣流有時候能讓冰雹的直徑達到10厘米。

夏天裡的冰雹

冰雹往往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遇到大冰雹,農田裡的莊稼就遭殃了,會被擊伏,嚴重的會顆粒無收,當然倒霉的還有露天停車場里的汽車。

GIF

陰雨天為什麼會有電閃雷鳴?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1749年通過風箏實驗,證實了「雷就是電」,打雷是大氣中的自然現象,奠定了現代防雷電技術的基礎。

GIF

當天空雲中的帶電粒子數量較少時,是不會打雷的。會產生雷電的雲,是雷雨雲,是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發展十分旺盛的對流雲,雲內有強烈的上升氣流和下沉氣流,隨著雲體增大,雲層增厚,最終連成黑壓壓一片烏雲!這時候,雲裡帶正電荷和負電荷的粒子也在大氣對流、重力等各種因素作用下,分別在雲層的上部和下部聚集起來,形成正電荷中心和負電荷中心。當正負電荷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擊穿空氣,在雲層內部或者兩塊雲之間,或者在雲與地面之間產生長距離的放電現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閃電與打雷現象。

電閃雷鳴的夜晚

雷電的電壓可達50萬伏以上,最大電流可達30萬安,強烈的放電電流在空氣中通過時,發出閃光,同時空氣驟然升溫,可達16000℃左右。高溫使空氣迅速膨脹,使空氣產生劇烈的振動而同時發出強烈的閃光和爆炸聲。因此,打雷時會出現電閃雷鳴的現象。由於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所以我們會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作者:李劍、李浩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握住科學鑰匙,打開科學之門

關注!點贊!你值得擁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味兒 的精彩文章:

「養聲」——你的嗓子還好嗎?
「潛水員」職業的前世今生

TAG:科學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