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拎LV的漢代女郎

拎LV的漢代女郎

彩繪執便面攜袋俑 漢代

巴廬王建藏

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我是楊玉紅。今天說一個時尚的話題:拎LV出街的漢代女郎。

我第一眼看到這個俑,就被她手裡拎的小紅包吸引住了:鮮艷、時尚、簡潔、富有設計感。簡直就是個拎著LV出街的漢代時髦女郎!你看,她塗著唇膏,昂著脖子,自信地走著,回頭率肯定很高。

咦——她左手拿的什麼?是便面,不是吃的速食麵,而是扇子。路上遇到不想打招呼的人,就拿扇子遮住臉。方便遮面,所以叫「便面」。漢代人真是既傲驕又洒脫。

大家可能會問:包上的紅色怎麼至今仍然這麼鮮艷?這個紅色是硃砂。中國古代繪畫中把硃砂稱作「丹」,是除了墨以外,應用最早的一種顏料。早期的繪畫因為常用硃砂紅和青色,所以畫也被稱作「丹青」。杜甫有詩云:「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硃砂被用作顏料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上,把硃砂磨成紅色粉末,塗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讓字更加醒目。

殷墟塗朱甲骨

秦漢時期,硃砂被廣泛應用在煉丹、圖繪、染織、建築裝飾、辟邪、漆器等方面。

東漢彩繪雲氣紋陶奩(圖片來自網路)

宋代開始在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中都能看到硃砂的影子。

北宋宋徽宗《聽琴圖》中的紅衣人物

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便面(小)

湖南省博物館藏

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便面(大)

湖南省博物館藏

漢代畫像石烤羊肉串,有人拿著便面

新疆人烤羊肉串(圖片來自網路)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漢代雕塑藝術展廳也有一尊執便面俑,大家可以來找一找哦!

今天是母親節,祝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健康美麗!I love you mother!

關注「跟我看博物館」,每天看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跟我看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TAG:跟我看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