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碘缺乏病防治日:補碘要因人而異

碘缺乏病防治日:補碘要因人而異

我國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提高人們對防治碘缺乏病的認識,1993年9月國務院召開的「中國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動員會」上提出設立「碘缺乏病防治日」。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礦物質元素之一。除了高水碘地區之外,人體內的碘有80%~90%來源於食物,10%~20%來源於飲水,來源於空氣的碘不足5%。

碘缺乏病防治日:補碘要因人而異

對碘更為敏感的特殊人群,包括孕婦,甲亢、甲減患者等應該如何補碘呢?

孕期女性由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和自身體重增加等原因,碘的推薦攝入量比非孕期增加近一倍,每天需要增加110微克。使用碘鹽能夠幫助孕婦規律地補充碘元素。我國食鹽加碘濃度是25毫克/公斤。健康飲食如果每天攝入6克碘鹽,考慮到吸收率等問題,孕婦通過攝入6克碘鹽一般可以補碘120微克,為推薦攝入量的50%左右。除此之外,建議孕婦每周吃1次~2次富含碘的海產品。

甲亢即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是由於各種因素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甲狀腺功能增高而導致的疾病。臨床表現是甲狀腺腫大、高代謝綜合征,有些還會伴有突眼症。如果碘在體內蓄積過多,會誘發甲亢。因此,甲亢患者應該忌食富含碘的食物。

人體內的碘主要儲存在甲狀腺。碘的生理功能是通過甲狀腺激素完成的。甲狀腺激素與生長激素具有協同作用,對兒童的生長發育起著調控作用,參與骨骼和牙齒的生長、身高和體重的增加、促進骨髓和肌肉的生長以及性發育。從妊娠開始至寶寶出生後兩歲,是腦發育的關鍵時期。

神經系統的發育依賴於甲狀腺激素的參與。甲狀腺激素對健康食品營養物質的合成和分解代謝具有促進作用。甲狀腺激素是維持機體基礎性活動的激素,因此,也會對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其他器官系統功能有一定的影響。

碘缺乏病防治日:補碘要因人而異

碘缺乏或碘過量都會對機體造成一定的影響。碘缺乏的主要表現是甲狀腺腫大和克汀病。碘過量主要表現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減)、碘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亢)等。因此,通過食物合理攝入碘元素對維持健康至關重要。對於我國體重約60千克的成年居民來說,碘健康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RNI)為120微克/天。

甲減即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於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其生理效應不足所導致的機體代謝降低的疾病。臨床表現為嗜睡、畏寒、乏力、少汗、反應遲鈍、精神不振和記憶力減退等。甲狀腺功能的正常發揮有賴於適當的碘攝入水平。碘缺乏或碘過量都有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發揮異常,進而導致甲減。對於因碘缺乏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的甲減,建議合理補充富含碘的食物。

海產品中含碘量最高,包括海帶、紫菜、海魚、海蝦、海參等。一般來說,動物性食物中含碘量高於植物性食物,健康的食品如雞蛋、肉類、淡水魚高於水果和蔬菜,植物性食物中含碘量很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健康網盟 的精彩文章:

食用油「吃不死人」就不是假冒偽劣?

TAG:中國健康網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