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年債券違約量已是去年同期兩倍——6家新增違約,5家是上市公司

今年債券違約量已是去年同期兩倍——6家新增違約,5家是上市公司

企業債務違約潮正在襲來。中信建投統計發現,截至5月14日,2018年共有17隻債券發生違約,合計違約規模為145.7億元;而2017年同期僅有9隻債券發生違約,合計違約規模為7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8家新增違約主體中僅有1家是上市企業,而今年6家新增違約主體中5家是上市企業。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違約風險增多,金融機構將愈發「嫌貧愛富」,市場更傾向於低風險、高等級的債券。對於投資者來說,剛性兌付模式下閉著眼睛買債券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

違約地雷頻「炸」

近日,富貴鳥(1819.HK)再添一筆違約公司債券。5月11日,富貴鳥公告稱,「16富貴01」公司債券的到期日為2018年5月8日。由於公司前期存在大額對外擔保及資金拆借,相關款項無法按時收回,故無法在2018年5月8日償付本次債券加速清償應付的本金及利息。此前,「14富貴鳥」已經於4月23日違約,未能按時兌付的本息合計約7.02億元。

同樣在上周,5月7日,*ST中安(600654)稱,由於多項應收賬款未按時回籠導致流動資金緊張,應於4月30日到期的「15中安消」公司債券違約,涉及9135萬元本金及306萬利息。同日,凱迪生態(000939)也表示,「11凱迪MTN1」應於2018年5月5日兌付本息,截至兌付日日終,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債資金,「11凱迪MTN1」不能按期足額償付。「11凱迪MTN1」發行總額12億元,債券餘額6.57億元,應付本息金額6.981939億元。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受此影響,近期債券市場持續低迷,3月1日「14富貴鳥」曾暴跌83.14%,5月8日「16中安消」也大跌40.76%。

中信建投最新研報顯示,從違約債券的只數及總規模來看,2018年至今的違約數量為2017年同期的兩倍,且新增違約情況較為突出。從新增違約主體(剔除往年已出現違約的主體)數量來看,2018年年初至5月14日新增違約主體為6家,而2017年上半年僅有2家,全年也只有8家。

上市公司淪為「重災區」

如果細究,2017年新增違約主體共8家(剔除往年已出現違約的主體),其中民營企業共5家,集體企業、外商獨資、中外合資各1家。而2018年以來新增的6家違約主體中民營企業4家,公眾企業和地方國企各1家。雖然債券違約被形容為「黑天鵝」事件,但並非無跡可尋。據了解,2017年以來除了億利集團外,違約主體在首次違約前90天主體債項評級普遍不高,債項和主體評級都在AA以下(含AA),而債券隱含評級則更低。

讓人意外的是,2017年8家新增違約主體中僅有1家是上市企業,而且是在年末,但2018年6家新增違約主體中5家是上市企業。眾所周知,上市公司一般資質比較好,而且股權融資渠道通暢,因此較非上市公司違約風險更低。但在中信建投研究人士看來,上市公司中也良莠不齊,部分公司主業一般,主要通過炒概念推升估值來圈錢,這類公司在股市泡沫中尚能維持現金流但如果泡沫逐步消退,違約風險就會加大。

2018年上市公司違約增多可能正是和股市融資政策和股市行情二八分化有關。融資政策方面,主要是指2017年2月的定增新規、5月的減持新規,近年的IPO的常態化,以及2018年3月的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以定增新規為例,該規定對企業定向增發的股票增發數量、增發價格、增發間隔時間以及募集資金用途等多方面進行了調整規範,限制了上市公司的融資能力,對過度融資的企業影響較大。

市場愈發「嫌貧愛富」

《金證券》記者發現,隨著今年以來信用違約事件密集發生,債券市場正發生著微妙變化。其中,債市信用利差顯著分化,這表現在AA+及以上的高等級信用債收益率跟隨無風險利率大幅下行,但AA-的券種收益率則維持在去年末的高位,民企和低等級的地方平台的信用利差明顯上升。

「在違約風險增多的背景下,金融機構將更加『嫌貧愛富』,投資者應該警惕融資依賴型企業的信用風險,同時密切關注信用風險產生的連鎖傳導效應。」《金證券》記者接觸的私募人士直言,畢竟2015-2016年的非標融資在今明兩年會陸續到期,而市場上願意承接非標資產的資金相對偏少,屆時償付壓力也將顯著增大。

聯訊證券亦提醒,債務風險不可不防。對投資者而言,除典型的現金流與盈利能力不佳的企業外,還需特別防範缺乏核心競爭力,自身主營業務不精,高負債率盲目追求規模的企業。

證券 | 理財 | 金融

-鑫基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

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鑫基會 的精彩文章:

追不上美容儀器發展的步伐,中小美容機構遭遇「生死劫」

TAG:鑫基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