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嘮叨真會變成教育「毒藥」,家長該如何避免

嘮叨真會變成教育「毒藥」,家長該如何避免

GIF

我表姐高中沒畢業就輟學了,工作後吃了不少沒文化的虧,對小外甥的成績特別在意。我小外甥也是棒,成績穩定的保持在年級前三。

前段時間,我小外甥迷上了玩遊戲,經常偷偷去網吧,成績下跌到了十來名,拿著成績單,表姐邊哭邊罵,足足1個小時。小外甥也覺得很內疚,就保證以後絕對不玩遊戲了。

幾天後,表姐看到小外甥沒寫完作業就看電視,立馬火冒三丈,開始了轟炸式的說教,從上次考試失敗原因,說到今天讓人失望的表現,又預測下次考試失敗場景。小外甥聽完後,默默回自己房間寫作業了。

前天,我們家庭聚會,不知道誰問了一句什麼,表姐又把小外甥上次沒考好的事,拿出來叨叨,並讓弟弟妹妹千萬別學他。小外甥放下筷子就沖著她嚷嚷,「媽,你有完沒完,咱能不提這事了么,唐僧都沒你嘮叨!」

相信每個人都深有體會,小時候最煩的就是爸媽的嘮叨。有一種常見的現象,那就是媽媽對孩子不斷地叮囑、不斷地提醒、不斷地督促。其實,這種嘮叨在教育中起不了什麼作用,家長應該怎樣避免嘮叨,給孩子更有效的指導呢?

過多嘮叨是焦慮的表現

既然嘮叨那麼招人反感,都是什麼原因導致父母嘮叨呢?

無法解決孩子的問題,當孩子出現某些問題時,家長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解決,只好不停地嘮叨了。

對孩子有刻板印象,沒有耐心傾聽孩子說話。家長總是按照成人的處事原則來判斷孩子的對錯,忽視了孩子的發展特點。

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不少家長在孩子身上寄託了自己的所有希望,當孩子沒有按照自己期待的步驟去做時,就希望通過督促來引導孩子。

對孩子過度的關愛,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會,對孩子事無巨細的照顧,過分的擔心導致不停地囑咐。

父母怎樣避免對孩子嘮叨

不要信口開河。首先在,對孩子講話前先經過一番理性思考,不能信口開河,不能說自相矛盾的話,不然會讓孩子感覺父母沒有原則底線,說話不算數,導致父母沒有威望。

尊重孩子,不要強行命令。如果讓孩子做什麼事,可以用親切的語言在他的身邊輕輕地告訴他,可以增強他的使命感,悄悄一句話比你大聲喝斥的作用大得多。

給孩子自由,不要事事叮囑。如果事無巨細都反覆強調叮囑,結果會適得其反。特別是對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孩子,他們有一定的逆反心理。有時更容忍不了父母的過度嘮叨。

只要孩子沒有什麼過激的言行,或者突然改變以往的生活習慣,父母不必驚慌,不要頻繁地嘮叨。家長盡量多與孩子溝通。少嘮叨,多指點,用讓孩子佩服和贊同的觀點與之交流,這樣孩子才更願意主動向你說出他內心的想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歌曲 的精彩文章:

媽媽對不起,我最後還是成了你!
兒童故事驕傲的夜鶯

TAG:兒童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