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大人覺經》講解

《八大人覺經》講解

《佛說八大人覺經》後漢沙門安世高 譯,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有的人說我念佛就好了,為什麼要受戒?

念佛跟持戒是不一樣的。念佛要念到什麼樣的情況才能得生凈土呢?要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什麼境界,有定的境界,心念專註在一個佛號之上,不散亂。

前面為什麼要強調萬緣放下,不執著這麼多外在的東西,你才沒有那麼多妄念的夾雜,才能夠純一不斷的去念一句佛號,那要純一不斷地去念一個佛號需要定力,定由什麼而來?由戒而來,所以你不去受那一條戒,你能不能產生定?產生不了的。

所以為什麼要持戒?持戒是為了讓自己身心清凈。

大家不要想受戒很可怕,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實際上戒律恰恰是告訴我們什麼是可以做的。

我們現在的認知是顛倒的,戒律的作用是幫我們把這個觀念乃至行為糾正過來,回歸到正道之上。它是糾正我們錯誤的觀念跟行為的一種方便法。

沒有通過戒律的要求來要求自己的身心行為,你就無法步入正道。

這個正道不是單純出家人走的,是每個人都要走的。要不然每個人都是掉在輪迴當中,這個很重要的。

出家有出家的修行方式,在家有在家的修行方式,可以做得到的,這個是我們必須要清楚的。

我們要明白一個點,我們都覺得戒律那麼多約束,實際上我們想一下,戒律給予我們的是不是約束?

戒律告訴我們說什麼不能做,不能做的前提是為了什麼而要求不能做?為了不傷害別人對吧,不傷害別人的同時是不是保護自己?當你不傷害眾生,不傷害別人的時候,你自己要不要承受法律的制裁?不用的,對吧,因為你不犯法。而且你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你給自己種下了一個善的種子。你護持別人就有人護持你對不對?因果的道理是這麼告訴我們的。

當你不欺騙別人,別人會不會欺騙你?有的人說還是會呀。為什麼?我對人家這麼誠實,他還是騙我,那你只好往前一生推,這個很重要。就像我這一生啊,我老覺得我這一生沒怎麼殺生,可是我病這麼重怎麼辦?好好懺悔,我前生不知道殺了多少眾生。

我們每個人給自己貼的商標都是--我是好的,可是怎麼會這樣?有時候我們這生所遇到的境界,它不單純是這生的業導致的,不單純是這一生的行為導致的,它有宿生的業,過去生造下的,剛好這一生當中,因緣具足了所以產生果報。

我雖然這一生沒怎麼殺生,可問題是我愛吃肉,我很喜歡吃肉,沒有肉我三餐就哇哇叫啦。那你想一下為了讓我吃肉我娘要不要殺呢?為了我要殺很多,表面上我沒殺,實際上別人為了我殺,我也有份,所以我要不要病?肯定要得重病的。

有的人不理解,我都沒有殺生,那你吃的東西從哪裡來?誰給你的?本來是死的嗎?死之前它是什麼?活的對吧,逃得了這個關係?

所以我們要明白,這些所謂的不可以殺盜淫妄酒實際上是在保護我們自己也保護別人,實際是給我們絕對的自由。

戒使我們生命得到絕對的自由。

我們不要擔心惡果,現世惡果不用擔心,不會受到法律制裁,因為我不殺人、不放火、不盜竊,法律對我沒有用。另外一方面我們種下了善因緣得到了善果報,是不是?

所以持戒是一個最好的對治方法。

為什麼戒能發揮作用呢?我們沒有一條戒一條戒刻在臉上,可是只要在佛菩薩面前發誓我再也不殺生了,然後我們會得到戒體,這個戒體是你看不見的,可它很殊勝。

它發揮作用在什麼時候呢?當我要打蚊子的時候,聽說不可以殺生,我受了不殺生戒,硬生生的收回來了。不要咬我,雖然我還很不高興,可是起碼沒有打下去,對吧?要是以前客氣,沒打下去,我拿瓶殺蟲劑。

它為什麼能讓你打下去的手收回來呢?就是戒體的作用,它對你內在有約束力。知道吧?

所以受戒殊勝就是在這裡。它發揮的作用是你看不到的,表面上看好像在約束你,實際上不是,它是糾正你,把你錯誤的觀念跟行為全部糾正過來,往正確的方向走。

所以我們要懂如果沒有受戒的話就很難很難。特別是有志向要走解脫道的,這一步一定要學會跨出去,三皈依之後,就要進入五戒部分。

五戒你可以做一分,受一條,等到可以受第二條我做得到了再去受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最後做五分在家菩薩。

這個圓滿呢,你再去嘗試一下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只有一天一夜,很容易持,24小時。八關齋戒如果能做得到,你如果能八關齋戒持的時間越來越長了,那麼你可以嘗試著去受在家菩薩戒。就可以成為在家菩薩。可以用菩薩的要求作為我們行為的規範,這個時候你離佛道就近了。菩薩才能成佛。所以這個我們要明白。

這裡為什麼要告訴我們要常念三衣、瓦鉢、法器呢?這個表面看都是出家人的東西,意義就在於說,這些都是表徵三寶的存在,因為有三寶的存在,才有真理的顯示,我們才能聽聞得到。

未經明確授權和許可,任何單位、個人或媒體不得對本講記資料非法予以複製、轉載、鏈接和傳播,否則將依法追究違者的法律責任。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是緣 的精彩文章:

TAG:如是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