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基本的教養和文明

教育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基本的教養和文明

Never Let Me Go

 Unreleased

Lana Del Rey 

00:00/04:02

現在我孩子長大了,家裡沒有小孩在上學,因此我沒有切身的體會。但是我所聽到的,父母有小孩上學的,都是糾結得不得了。

究竟問題在什麼地方?我就回頭想我們上學的時候是什麼情況,我覺得那是一個很自然的情況。

教育應該回歸人性,應該引發孩子自然的創造力,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外國的教育機構就覺得我們特別奇怪,"三好學生",哪有一個學生什麼都比別人好?別的學生,這個學生有這個長處,那個學生有那個長處,怎麼就有一個學生或者幾個學生什麼都比別人好?

這不符合人的發展規律。

我們那時候當然也有考第一、考第二、總的平均分這樣的統計,我們班也有學生特別棒,所有功課年年考第一,全面發展。大多數學生是這科好,或是那科好。經常考前三名的學生是全面發展的。但是也沒有像現在這樣,就那麼了不起了,比別人高出很多。

我覺得我們那時候的學習方式是很自然的,當然碰見老師好的那堂課自然就特別喜歡。我當年碰到幾個特別好的數學老師,講的太好了,我們自然而然也被吸引進去,所以我中學六年最好的功課是數學。

這個學校還有一個特點(不僅僅是這一所學校的特點,我覺得過去的學校基本上都這樣),沒有現在這麼勢利眼,對誰誰的孩子在哪個學校那麼關注,當時區別沒有那麼大。

我們學校有曹汝霖的孫女、袁世凱的孫女這一類的。徐世昌的侄女還有袁世凱的孫女都跟我同班,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大家只是知道,有人這麼說,但也沒有人注意,沒覺得這是了不起的事。

還有很有錢的大資本家的孩子,也有很貧窮的孩子,衣服還有些補丁。都沒有什麼區別,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誰功課好就受到大家尊敬。那時候的社會至少在教育界沒有那麼勢利。我特別不喜歡現在社會趨炎附勢的態度。那時老師也很敬業,從來沒有給老師送禮的,想都沒想過這樣的事情。

至於說到大學,我覺得也不用諱言,"聚天下之英才而摧毀之",我說的就是清華。

考清華確實非常難,考上清華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相當聰明的孩子。我說摧毀在什麼地方呢,主要是弄的人非常勢利眼,因為當下清華最以出大官自豪,一天到晚講出了什麼大官。

當然它出了一些最高的官。比如說朱鎔基是我同年級的同學,跟我們一起畢業。那一年他是我們的學生會主席,我們當時也沒覺得特別了不起。

我記得幾年前清華有一次開什麼紀念會,有一個人上去說部長以上有多少是出自清華的。我相信除此之外高科技的企業家、富豪榜上的也一定有很多出自清華。

如果一個學校,不管多高智商的學生,他的注意力和引導的方向都是往這個方向走,我覺得就屬於精神上的摧毀。

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清華學生都出國了。所以,清華從留美預備學校變成國立大學,然後又變成留美預備學校。至於它的教育水平怎樣,因為是工科大學,我沒有資格評價,我相信它有很多高科技可以跟國際接軌,我相信一定有的。

但在精神上(從小學到大學,也不光是清華,好多學校都這樣),培養的是一種趨炎附勢、嫌貧愛富的精神,這是我們教育最大的失敗。

四十年代末,老師確實非常艱苦,也有老師在課堂上發牢騷,說肚子裡面空空如也,連窩頭都填不滿了。不是單身的話,家裡還有妻兒老小要撫養,確實很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覺得老師懈怠,不好好教書,或者有錢人家的家長給老師送錢之類的。所以我覺得風氣和現在是不一樣的。

我感覺孩子從小應該得到關懷和愛。我經常從報紙上看到,那些非法虐待孩子的事兒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現在有的老師經常對孩子加以諷刺,完全沒有感情。

因為老師自己的業績跟學生的成績聯繫在一起,如果這個孩子扯了班級成績後腿,老師就會把成績不好的孩子看做仇人。這樣對孩子影響就太大了,將來長大以後要麼也變成這樣的人,要麼變得非常自卑。

據說現在教師也是很難考的,但他們對學生的態度怎樣、有沒有善良的本質,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從前上學時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有些成績不好的學生,老師也會批評,但他是很負責任、很誠懇的,沒有與學生為敵的態度。

而且我覺得,現在的制度,將升學率和老師的升職以及所有經濟利益相聯繫是絕對錯誤的,這種制度本身製造了這些扭曲。

至於說贊助費動輒幾十萬,這些絕對是教育腐敗,根本就不應該被允許。可是現在一切都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掌控之內,這一類的事情為什麼就不管。如果這樣的話,根本沒有教育公平可言了。

教育不應該有讓人種退化的危險

還有一個感覺,小孩是需要管的,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但管孩子什麼方面非常重要。我覺得很多家長管的不是地方,孩子在外面做了很多不道德的事情他不管,就是分數管的很厲害。

所以,我覺得基本的教養和基本的文明是最重要的。

杜威的教育思想認為,小孩天生都是好的,只要讓他發展他自己的興趣,他就一定能成才。比如這小孩愛畫畫,但特別討厭數學,你就別逼他學數學了,讓他好好畫畫。杜威主張完全讓孩子發揮他自己的特長。對於他的觀點,後來美國也有人批評,認為這太放任了,小孩自己管不住自己,還是需要管的。有些內容他暫時沒興趣,以後有可能會有興趣的。

但總的原則是,相信每一個人都是可以成才的,不要像盆景一樣按照大人的口味加以扭曲,你覺得這樣比較好看,就一定要把它彎過來。要讓孩子自然地茁壯成長,前提是老師和家長都要有正確的態度,適當地澆水、護理。

可現在麻煩就在這兒,我還說過一句話,我覺得現在這種教育會有使人種退化的危險。學生如果這樣教出來,其中一部分會變成老師,更大一部分會變成家長。按照這個路子,就越來越下滑了。

為什麼在文革這麼亂的時候,有些學校還是相當不錯的。像北大附中,我女兒就是文革後期在北大附中上的。那個時候,他們的老師還是原來培養出來的老師,還有一些是北大教授後來反右把他們刷下來貶到中學去,我覺得那些老師好得不得了,非常敬業,還是原來的教育思想。

可是這一代人早就過去了。現在好像經濟好了,老師的待遇也提高了,整個硬體也好了,但是一代一代這樣培養下去的話,那就在精神上一代一代退化下去,我的擔心就在這兒。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網路,為傳播而發,特此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必記本 的精彩文章:

TAG:必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