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傳生:豫東大地上的影像耕耘者

劉傳生:豫東大地上的影像耕耘者

《鞏志明新觀察》

聚焦業界熱點思潮、傳播前沿理論成果、探討學術觀點爭鳴,旨在尋找、觀察、梳理和評價,當下最具有傳播價值的新銳攝影師,自2016年人民攝影報視點版,精心打造每月一期,讓我們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

劉傳生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藝術攝影家協會會員。現任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新聞與紀實專業委員會委員、周口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2015年,作品《豫東鄉村紀事》入選中國攝影家協會「首屆鄉土中國」紀實攝影展,被評為收藏作品。2016年,作品《村頭》入選中國攝影家協會第六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

攝影師劉傳生的攝影特點是固守鄉村,不為流風時尚所動,堅守中國紀實攝影最初的根據地——「鄉村影像」。 他以赤誠和長情擁抱土地,以一往情深的姿態關注家鄉的父老鄉親,對於中國攝影來說,善變者眾,追風者眾,像劉傳生這樣「一根筋」的攝影師其實才更彌足珍貴!

關鍵詞1

紀實攝影說到底

就是情懷,就是人生觀,就是價值觀,就是人的活法!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在慶祝我們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應理性反思我們的問題。因為一味地盯著成績於未來並無益,只有保持理性、不斷反思,才可以讓我們前行得更穩健和長久。

中國攝影亦然!

當我們的攝影人還不斷地沉浸在「拍什麼」和「怎麼拍」這個問題層面的時候,我們是否應反思和自省,我們的攝影境界其實還身陷於功利的泥潭,越來越背離了用攝影去為我們偉大的時代、為值得我們深愛的人民去做些什麼的初衷。正如同衡量一個國家的足球,不只是要看這個國家有多少球星,而是要看這個國家有多少塊球場,有多少足球人口。一個國家的攝影水平,首先取決於這個國家有多少攝影師在用鏡頭默默地為社會做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二三十年,是一輩子!

這就是我認為的「劉傳生們」的價值和意義!

中國的農村不僅是中國的核心,也是中國的根!可是今天,究竟還有多少攝影人在深情關注我們的「中國的核心」「中國的根」!其實已經真得不多了!

在西方,尤其是在歐洲,一個小小的咖啡館,可能都有200年的歷史,隨便一個手工作坊都是七八代人的傳承。這種情況在中國已經少之又少。

當然,這與中國人經歷過的苦難歷史有關係,與我們一個又一個的政治運動有關係,但是,也與我們國民性格中的「善變不善守」「求新逐異」有很大的關係!

而劉傳生這類攝影人,恰恰是保持住了中國紀實攝影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好傳統:立足土地,關注民眾,不動搖,不漂移!

紀實攝影說到底,就是情懷,就是人生觀,就是價值觀,就是人的活法!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應忽視和漠視像劉傳生這樣的「鄉村影像」的堅守者!

2004年,西華縣思都崗集市。

關鍵詞2

中國的鄉村紀實影像,從誕生至今快40年間,有精品但是不多,相反倒是大量地在重複;有發展但是不明顯,好像又一直在徘徊。

豫東大地地處中原腹地,這裡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民風淳樸,21世紀的今天,經濟依然以農業為主。

劉傳生照片中的豫東鄉村,不僅秉承了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中國民間紀實攝影的純正血脈,還沿襲了河南紀實攝影的領軍人物於德水、姜健等師長的濃郁的地方特色。劉傳生傾情於記錄豫東大地農民與土地的情愫,記錄農民吃苦耐勞的精神風貌!

因為,有堅守,有情懷,有強烈的地域特色,所以,劉傳生近年來漸漸成為豫東鄉村影像的代表者之一,也獲得了一些榮譽和獎項。

「我多麼珍視他對人民與土地的脈脈深情。他的作品樸素得像麵包,明澈如水,有益如鹽,新鮮如山風,勇敢如鷹,自在如無限遠雲。」這是畫家黃永玉評價劉香成《毛以後的中國1976-1983》的話,剛好這本畫冊我和劉傳生都很喜歡!

劉香成的影像給上世紀80年代至今所有的中國攝影人樹立了極高的標杆,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時間已經過去35年了,它一直高標超逸,樹立在那裡。這表明影像只有好壞,沒有新舊;與時代合拍的影像可以與時間同在,熠熠生輝而不巧!

相對而言,我們中國的鄉村紀實影像,從誕生至今快40年間,有精品但是不多,相反倒是大量地在重複,有發展但是不明顯,好像又一直在徘徊。

以中原地區的影像而言,在這40年里,被公眾記住的除了侯登科的《麥客》、朱憲民的《黃河百姓》、於德水的《黃河流年》、李元奇的《安身立命的鄉村——沂蒙紀事》,姜健的《主人》《場景》等經典作品之外,還有什麼?

從宏大的時空坐標衡量,劉傳生已經站對了位置,也可以肯定他一直努力的方向,但是從目前的攝影成果來看,還需好好加一把勁!

2006年,淮陽縣新站鄉,假期中的孩子們。

關鍵詞3

中國的鄉村影像亟需徹底走出「風土人情」「民俗廟會」的僵化模式,

回到老老實實記錄人、關注人的精神層面,

關注每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的正確軌道上來!

怎麼樣「好好加一把勁」呢?

徹底走出「風土人情」「民俗廟會」模式,老老實實記錄人、關注人的精神層面,關注每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帶著你的直覺和感受去發現、去刻畫、去表達!

馬蒂斯說:「藝術應該穿過表層,幫助我們抵達更豐富的內心世界。」我們太多的影像都是局限於表層,無法抵達豐富的內心世界。鄉村紀實影像也是如此。

有太多的介於民俗與採風之間的紀實,因為操作方式不專業,只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停留在業餘發燒友的層面。因此導致拍攝的照片,只能是浮光掠影,千篇一律。前者說的是介入方式不夠深刻,後者說的是表現手段缺乏個性!

再具體一點往深里說,大家拍攝的都是似曾相識的東西,都是農閑、集市,都是正月里的鬧紅火,傳統民俗項目的耍社火。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這就是中國農村嗎?這就是中國農民嗎?顯然不是!這就是方法論上說的「只見森林不見樹木」,只有共性的現象,不見具體的鮮活的案例和讓人感受至深的具體形象。

再往根里說,跑到集市上的農民與呆在自家小院的農民能一樣嗎?偶爾拍一次的農民和相識幾十年的農民能一樣嗎?一個有雄心壯志的攝影師,就應該千方百計深刻地揭示自己的拍攝對象,而且在作品中蘊含最為濃郁而又獨特的情愫。

所以說,拍攝西藏影像的攝影師千千萬萬,能達到楊延康的《藏傳佛教》和呂楠的《四季》境界的,鳳毛麟角!

因為稀缺,所以值得珍視!

因為難得,所以體現價值!

劉傳生的豫東鄉村紀實影像,就應該沿著這樣的道路,繼續投入更大的熱情和精力,拍攝出更多的徹底刷新和提升中國鄉村影像面貌的作品來。

2014年,西華縣城郊鄉。

關鍵詞4

中國的鄉村紀實影像要徹底擺脫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慣性和模式,

就要盡量把自己「加」進去!

把自己的感受、體驗、獨特的情感和價值觀「加」進去!

記得《中國攝影》2017年有一期介紹義大利攝影家賈科梅里,他的作品讓人過目難忘。好的照片絕不是對現實的簡單記錄和照搬,而是在現實與夢幻之間,想辦法找到一條獨特的路徑。賈科梅里是把現實具象進行精鍊和抽離,從而達到了詩一樣的讓人痴迷的精湛境界。

賈科梅里說:「我能看到詩人傳達的圖像,並且我尋找新的情感,就好像有人拉我的手,帶我去走似乎總是走過的街道,其實這些路我從來沒有走過,以前毫無意義的某些圖像,從那一刻開始說話,開始呼吸。而現在,這些圖像跟我產生了一定的情感,彷彿讓我回到了零度,回到了本質。」

中國的鄉村紀實影像,如果要徹底擺脫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慣性和模式,不僅要儘力迴避那些符號化的題材,還要打破幾十年一成不變的觀看方式。

那就是盡量把自己「加」進去!把自己的感受、體驗、獨特的情感和價值觀「加」進去,怎麼「加」,還是通過充分地解放自己,破除一切條條框框,拍攝屬於自己的照片。

在談到給攝影人的建議時,攝影家石寶琇說過:「我只有一個感覺,就是這些教導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熟練掌握你手裡的不論啥牌子、不論多少錢買的照相機。接下來的關鍵,就是不管你去哪裡拍,不論你拍什麼,都要敞開自己的初心,也可以說是衷心,去感受面對的所有的一切。真正敞開了,你的攝影個性風采就會綻放。」

說得真好,每一次都像第一次一樣「去感受面對的所有的一切」。真正敞開自我,忘掉一切束縛和功利,你的攝影個性和風采就會自然綻放。

我期待著劉傳生更加精彩的明天!

劉傳生攝影作品:

2004年,西華思都崗。

2008年春節,西華縣下口賈魯河渡口。

2008年,淮陽縣馮塘鄉。

2010年,淮陽縣許灣鄉,擺大方的村民。

2012年,淮陽縣安嶺鎮。

2013年,項城市王明口鄉小滿會。

2013年,項城市王明口鄉。

2014年,淮陽縣曹河鄉。

2014年,淮陽縣新站鄉。

2015年西華縣聶堆鄉。

精彩版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攝影 的精彩文章:

恐怖中的溫馨「救人照」
李潔軍:在傳承與創新中循序前行

TAG:人民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