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京:廣攬高精尖人才聚力高質量發展

南京:廣攬高精尖人才聚力高質量發展

「南京是一個讓我們實現夢想的地方」。這個春天,中科院院士、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唐勇帶領團隊不斷改進工藝設計,年底,他們要在南京進行新結構基礎油生產的大規模試驗。讓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唐勇想了很多年,跑了很多地方,最終他選擇在南京圓夢。

在南京,唐勇不是「孤本」。據了解,僅2017年,「創業南京」科技頂尖專家集聚計劃就支持了3名諾獎得主、9名國內外院士落地科研成果轉化項目。

圖為南京未來網路小鎮。

引人矚目的招才「英雄帖」

2018年元旦後第一天,南京發出了一份招才引智的「英雄帖」,出台市委1號文件,推出「創新十策」「十大工程」,其中重點提出實施「創新人才集聚工程」,釋放了聚人才、抓創新的強烈信號。

緊接著,春節後第一天,南京對標找差創新實幹動員大會召開,進一步確立「創新對標爭一流」坐標系,明確了創新核心指標和原創技術的新目標。

隨之而來的「科技人才服務行」系列活動如火如荼展開,「創業南京」升級版、「345海外引才計劃」等各類人才新政的服務清單,被點對點地送進了高校、園區、企業。

「研究生以上學歷及40歲以下的本科學歷人才,憑畢業證書辦理落戶手續……」南京市政務中心介紹,人才落戶新政自3月1日啟動實施以來,一直在政務熱搜榜首位,新政窗口日均受理人才落戶超過900個。

超乎想像的服務熱情與速度

「一天辦好註冊,兩個月落實土地,年底3000噸產量裝置到位」,唐勇在經歷了持股組建中國康潤新材料南京公司的過程後說,南京的速度令他超乎想像。他說,在南京,你會發現無論市領導還是普通辦事員,對先進技術的渴望都非常強烈,像抓招商引資那樣抓招才引智,更看重一些長遠的東西,願意提供支持,和你共擔風險。

2010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康斯坦丁也被南京誠意所打動,2017年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註冊成立南京鼎騰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自持三成股份,專註於石墨烯射頻天線及標籤項目研發和產業化。該項目去年11月正式投產以來,僅一個季度即拿到超過4000萬元訂單,多項「諾獎級」國際重大研究成果從「創新鏈」落到園區「產業鏈」,在南京實現了破蛹化蝶的蛻變。

經過不懈的努力,南京已突破產業高端人才這一結構性短板,而且走在了前面。近日,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相繼張榜新一期入選名單,2017年,南京4人入選創業「千人」,佔全國總數1/10,居同類城市第二;2016、2017年,共有36人入選企業類「萬人」,僅次於北京、上海,連續兩年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

以產聚才以才促產

2014年底,「80後」海歸博士石鵬傑,拎著兩個行李箱和幾年積蓄,在南京創辦公司,專攻電致變色材料,「回國創業前我和南京沒任何聯繫,來到這裡後,感覺南京政策很實在,看準了就給支持,兌現很快」,石鵬傑的公司是全球唯一能將產品做到公斤級別的機構,已實現對美國小批量銷售,他本人也先後獲「創業南京」青年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高層次創業人才引進計劃的政策扶持,2017年被評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

據統計,入選「創業南京」創新型企業家培育計劃的人才項目雖然初創均不滿5年,但僅去年,就新增19家年銷售超億元企業,在不遠的將來,一批獨角獸企業或將從中迅速嶄露頭角。

「落戶南京的人才質量越來越高」一位參加「創業南京」項目評審的專家說,「同過去傳統的行政化機制相比,南京的引才模式形成三個鮮明特點,一是突出市場主導;二是突出企業主體;三是突出園區主陣地,以產聚才、以才促產的整盤棋給下活了」。僅僅兩年時間,「創業南京」英才計劃已集聚33名科技頂尖專家、培育117名創新型企業家、引進1280名高層次創業人才,引領11438名青年大學生創業,以高端人才引領新興產業、以產業集群帶動人才集聚的生動發展局面已然形成。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人才發展;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一流創業生態,已成為南京深化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革的鮮明定位。

隨著4月2日,南京科技產業高層次人才經濟貢獻獎勵政策上線運行,全面接受企業和人才的政策申請,南京支持企業「高薪聘高人」的政策也已全面施行。今後對新型研發機構、高新技術企業所聘人才及技術經理人、人才經紀人、天使投資人等科技服務人才,年薪收入超過50萬元的,根據其經濟貢獻給予獎補,以此進一步降低雙創成本,增強人才和企業的獲得感。未來,南京所聚集的人才會釋放出更多的力量。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作者:寧祖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蘇人才 的精彩文章:

TAG:江蘇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