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名將們,都用什麼武器?

三國名將們,都用什麼武器?

一,呂布的武器不是戟

胯下赤兔馬,手中畫桿戟,是我們最熟悉的呂布的特徵,不過這是升華後的形象,在史料記載中,赤兔馬是真實存在的,畫桿方天戟是後人安上的。《三國志·呂布傳》援引「英雄記」說,呂布誅董卓後,王允要殺盡西涼軍閥,導致李傕、郭汜兵犯長安,呂布出馬對敵,在陣前他要求與郭汜單挑,結果「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如此,呂布手中的傢伙應該是——矛。

有人或許會問,轅門射戟如何解釋呢?《三國志》上說「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原來呂布所射之戟並非自己的武器。

二,關羽的武器不是刀

說起關羽自然聯想到青龍偃月刀,如果說關羽的武器不是刀而是戟,可能要顛覆「關羽耍大刀」的古語,感覺有點雷人,不過這是事實。

《三國志·關羽傳》上關於斬顏良的一段記載是這樣的「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這裡面有兩個動作,一是刺,二是斬,很多人只記得前面一個「刺」而忽略了後面的「斬」。還有人望文生義,認為關羽刺死顏良後下馬用刀割其首而還,這是說不通的,試想,兩軍對壘主將負傷或落馬弓箭兵會射住陣腳士兵會拚死營救,豈容你再下馬抽刀砍下其首?因此從一刺二斬上分析,關羽手中的利器非戟、戈莫屬。

三,張飛的武器不叫丈八蛇矛

張飛手中吃飯的傢伙的確是矛,《三國志·張飛傳》說的很明確: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但是冠以「丈八蛇矛」恐怕就是民間傳說或形象升華後的產物了。

四,劉備的武器難以判定

小說給劉備安上的是一把雙股劍,但遍觀《三國志》沒有找到劉備持劍的痕迹,劉備的武器史書上有兩種記載,一是戟,《趙雲別傳》說,長坂坡趙雲單騎救主往來陣中多次,有人說趙雲投降了,劉備不信,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這手戟或許是飾物或許是武器。二是刀,曹操征荊州,劉琮不敢告知劉備就投降了,劉備未得實信,劉琮派一個叫宋忠的前來稟報,劉備大怒引刀向忠曰:「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大丈夫臨別復殺卿輩!」一戟一刀,不知孰是?但絕沒有雙股劍之說。

五,甘寧的武器不是流星錘

小說和民間傳說甘寧的武器是流星錘或鏈子錘,大概與史籍記載有關,《三國志·甘寧傳》說「後從攻皖,為升城督。寧手持練,身緣城,為吏士先,卒破獲硃光。」甘寧手持「練」登上城牆,這個練應該是「繩索」或「鐵鏈」的意思,因為後面還有「身緣城」三字,明確說明甘寧拿著繩索或鐵鏈攀登城牆。《甘寧傳》說,群聚相隨,挾持弓弩,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寧。真實的甘寧拿的應該是戴鈴的弓弩,東吳大將凌統的父親就是被他射死的,而且他的隨從都刺有紋身。

六,太史慈的絕殺武器是箭

演義中,太史慈手中使槍,背插雙戟,憨斗小霸王孫策,其實不然,《太史慈傳》說,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嘗從策討麻保賊,賊於屯裡緣樓上行詈,以手持樓棼,慈引弓射之,矢貫手著棼,圍外萬人莫不稱善。在城下就能射中城上人的手掌並牢牢的釘在柱子上,這種功夫絕不亞於呂布的轅門射戟。

七,黃蓋的武器不是鐵鞭

《三國志·黃蓋傳》記載了黃蓋任縣令的故事,當時縣吏難管,黃蓋到任後任命了兩個官員,讓他們各自管理縣吏,然後告誡他們,不希望對任何人加以鞭杖,結果這兩個人不僅失職而且自己還不守法度,黃蓋召來兩人告諭他們說,我曾說過不對任何人加以鞭杖,如今你們違法,不能怪我,遂將兩人殺頭。黃蓋所講的鞭杖其實是一種刑罰,這大概就是黃蓋持鐵鞭的來歷,看來是有些淵源的。

八,典韋既持雙戟又持大斧。

三國中唯有典韋提兩桿鐵戟勇猛無敵的形象與史籍最為貼近,《三國志·典韋傳》說: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但是,典韋也有持大斧的時候,斧刃一尺多長錚明瓦亮,嚇得張綉極其將帥都不敢仰視。(文/不敢枉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婉如清揚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寶釵和貼身丫頭鶯兒沒有林妹妹和紫鵑處得好?
賈寶玉的奶娘李嬤嬤大罵她是狐狸精,她為什麼不藉機報仇?

TAG:婉如清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