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明號稱卧龍,龐統號稱鳳雛,司馬懿號稱什麼?來看看

孔明號稱卧龍,龐統號稱鳳雛,司馬懿號稱什麼?來看看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身長七尺五寸,捶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可見耳朵很大,所以叫「大耳」。「賊」是敵方對劉備的污穢稱謂,在戰爭中很常見的對敵方的稱謂,以表明「敵邪我正」的作用!所以劉備被敵方稱為「大耳賊」!

諸葛亮被稱為「卧龍先生」原因有二:

1,諸葛亮,曾隱居於南陽卧龍崗上,所以人稱卧龍先生。

2,諸葛亮才思敏捷,政治眼光銳利,對問題的認識往往超出常人一籌,因此被人們尊稱為「卧龍先生」,把他比做隱伏在隆中的人中之龍。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道號「冢虎」,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家、權臣。司馬懿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等人,以其功著,封舞陽侯,後加封晉公;其子司馬昭稱王后,追尊為晉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故也稱晉高祖、晉宣帝。

冢虎的意思是盤伏在石冢中的猛虎,用以比喻待時而起的大才之人,冢在此意為墳墓。冢虎是對西晉高祖宣皇帝司馬仲達的稱謂,曹操曾察其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驗之果然。「冢虎」不同於「卧龍」、「鳳雛」等飄逸雅緻的綽號,聞之令人望而生畏,這一外號符合司馬懿隱忍持重,令人可敬又可怖的性格形象。司馬懿與諸葛亮、龐統、姜維合稱「卧龍鳳雛幼麒冢虎」。

司馬懿的號稱:冢虎,一看到這個外號就有點令人生畏,出自宋元時期評書刻畫,暗喻司馬懿隱忍一生,掘曹魏政權的墳墓,為司馬家的天下打下根基。

早在曹操、曹丕父子時期,司馬懿就是著名的謀士了,提出的許多計策深得曹家父子的贊同。即使是這樣,司馬懿過得其實也並不好,一直遭到曹家父子的猜忌,甚至一度引起了他們的殺心。面對著這樣的情景,司馬懿選擇了隱忍,儘可能的想辦法消除他們的疑心,最終才得以成為三朝大臣。

魏明帝曹叡去世後,曹芳繼位為魏王,司馬懿和曹爽成為了託孤大臣,共同輔佐少帝。曹爽為了專權,開始排擠司馬懿,獨攬大權。但這引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滿,同時曹爽在對蜀漢和抵抗東吳入侵用兵中頻頻失利,損失慘重,使得司馬懿看到了奪權的希望。

冢虎的傳說,司馬懿是司馬徽的族侄,出道時本來天時、地利、人和全無,可是憑藉個人隱忍能力成為天地人三才佔全。白虎生出來500年是風虎,又500年是雲虎,又500年才是白虎。而相傳司馬懿本來是白虎監兵神君,負責看守三皇五帝墳的龍氣。當時才二十五歲的曹孟德受到魔人指點帶頭領兵跑來盜墓,誰知道白虎星君正在抵抗魔人時被曹操偷了個空子掘走了部分龍氣。天帝大怒之後感到魔君欲血洗人間,於是命帝墳之護靈白虎化身為司馬懿下凡,而司馬懿入世後發誓要收回曹操所得的龍氣以拯救中原大地。結果帝墳之護靈白虎的化身,也就是白虎星君轉世的司馬懿,不僅收回曹操所得的龍氣還收回了曹魏江山建立了晉朝結束亂世。最後天帝感念功德又降下東晉一百年氣運抵抗五胡亂華,同時也讚揚了司馬懿忠誠衛道不拘一格隱忍成巨才完成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萬里路 的精彩文章:

兩大帝國的決戰,金國超過100萬軍隊,為何一敗塗地?其實原因很簡單

TAG:八萬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