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來的我們》那麼燃,但我們不是方小曉

《後來的我們》那麼燃,但我們不是方小曉

GIF

從《匆匆那年》到《前任攻略》,《梔子花開》到《左耳》,國產電影里的青春幾乎都是由飆髒話、去夜店,性愛,喝酒、打架、自殘式的戀愛組成,達成無叛逆不青春、無墮胎不深愛的堅定共識

無法想像,我們普通人的18歲、25歲究竟是怎麼過來的?

早就說過,對國產電影既愛又恨的情緒已經過去,經年累月積攢下的失望最後成為的不是義憤填膺,而是接受了它這樣無為且混亂的現狀之後也便有了鮮少關注淡然處之的態度,一切隨它去吧,我不去看就好。

但知道是劉若英的電影,從《人間四月天》那個氣質單純安靜的張幼儀,到幾乎人人都能為之吟唱的《後來》《原來你也在這裡》,她的文藝女生涯見證和參與了一代人的情感成長,包括她本人與陳升之間亦師亦友的傳奇暗戀,足以讓我對這個家教良好,名校畢業,身具才華,敢愛敢恨,又不喜袒胸露乳在娛樂圈爭奇鬥豔的有品女子產生更多的好感與信任。

因此這一次的電影,哪怕想到會帶著初次製作而缺乏起轉承和的敘事能力,鏡頭銜接不力出現跳戲的可能性等等專業粗糙感,只是有一點,我堅信她是能給我感動的,我的確是抱著這樣的期望,並且堅信還有很多人擁有我這樣的想法。

可看完電影之後,不管票房過了多少億,我又一次深深的絕望……

為什麼一定要把青春成長做成一張價格昂貴的人體畫?只有氣質男和顏值女,只有北漂、住簡陋出租房、邂逅、虐戀、分開、奮鬥、成功、遺憾,一堆慣用的青春標籤拼接到一起,好像在哪個影視劇里都能找到似曾相識的片段,就構成青春記憶了嗎?

哪有那麼多的火車偶遇?

誰的青春就可以肆意到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在哪兒浪就在哪兒停留?

把隨便性愛當作真性情,說干就干說走就走,一點也不酷好么。

隨隨便便信任一個陌生人真的就不需要承擔風險?

憑藉飆髒話的所謂「新鮮靈魂」,而並不是靠奮鬥和實力,就可以開啟嫁北京人擁有北京戶口不勞而獲一套北京房子的豪門之路?

為此不惜和N多自己並不愛的男人委曲求全在一起,被騙的時候反而成了受害者,是誰讓混吃等死的扭曲價值觀看起來竟是這般無辜凄美?

為了套用青春殘酷的元素,不惜每每談起成長,就一副犧牲肉體犧牲感情的姿態,到底是生活的殘酷還是女主偏要在自己不具備的能力內強加慾望?

電影的背景是2000年左後,那是真真屬於80後青春洋溢的年代,崔健吼著《一無所有》,一個時代的人開始學著表達自我。對於愛情,雖青澀與不安,但也勇於追求和敢於在一起,是捧著韓寒的《三重門》和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長大的一群人,對於物質的追求尚還沒有到達一個具體龐大的概念,有房有車的需求只是近幾年才出現的社會現象。

看著方小曉和林見清肆意的揮霍和享受愛情,我們就好生羨慕,只是現實中,類似的經歷往往可能不是一場青春無悔的讚歌,而是以一生為代價的因果悲劇。

都說藝術要高於生活,可不是孫悟空似的一個跟斗就翻到雲霄,根本就瞧不見。導演和我們總是過著君不知民,民不知君的錯位生活。我了解到的身邊普通人真實的青春真相,其實是這樣:

同學A:能歌善舞,成績也不錯,本來非常有望考進專業院校,可臨近考試,青春荷爾蒙飆升,談起了一場以曠課為代價的戀愛,最後專業課失利,文化課慘敗,愛情也未能繼續下去,兩人分開,匆匆嫁人,如今過著穿秋褲就可以逛超市,叉著腰喜歡嚼舌根的另一幅生活光景;

同學B:年少不懂事,屢次人流,導致不孕,逃婚嫁給愛情,後來遭家暴,再後來被渣男甩。如今疾病纏身,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

同學C:小時候家境貧寒,從中學到大學,一條被磨損破洞發白的褲子似乎從來就沒換過,吃飯都是白饅頭加一點鹹菜,從不知談戀愛為何物,學習超級用功,高考因為發揮失利,進了B類大學,之後也在大街上發過傳單,做過廣告公司任人差遣的小綿羊,一路也被騙財騙色來著,可到底是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幫了她,如今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一切也都是成功的樣子。

後來有機會我問她,當初你就沒對哪個男生動過心?

她說,怎麼可能?只是不敢而已,我要是考不上大學,就得像父母一樣回家種地,繼續過食不果腹的日子。令她能從平凡甚至是先天不足中跳脫出來,除了努力,不過是擁有一份比同齡人能更加認清現實的早悟。

我們大多數人,還沒來得及感受青春的嬌艷欲滴,它早已和成人世界融為一體,靠著門當戶對,做著合適的婚嫁娶計劃,一切按部就班,看起來有些沉悶,卻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大多數80後的初戀成長,沒有那麼大起大落,只是平常地談戀愛、分手、然後逐漸忘記。

成年後的80後們也並沒有一直生活在念念不忘中,多難忘的青春只是同學聚會上聊作調侃而已,只是深夜的一首歌勾起的一點感傷罷了。多刻骨銘心的初戀都會被隱於柴米油鹽,不會隨便感嘆現在要是和初戀在一起,那該多好!文慧和楊崢20年之後,也並沒有將愛情進行到底,反而出現了鬧劇般的滑稽,最終各人回到各人的生活。

30歲以後的女人,相聚在一起,討論的都是工作內容孩子上學的事情,而不是哪個人愛我更多?

可青春不就是應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就是用來犯錯,痛快享樂,並且肆意愛的嗎?初戀不應該是生命中最純潔無暇最值得回味的一段生命經歷嗎?生活固然現實,難道就不允許有一些最美好的情感留在內心來抵禦生活的冷酷無情嗎?

無所畏懼的青春沒人說不可以,但要學會為自己負責。那些不愛,愛了多久的遺憾都不可怕,但不能傷及未來甚至一生。小時候,有父母為我們撐著世界,成年後,都得靠自己。成年人的生活不能說每一步都人艱不拆,但還是要避免因人生某個遺憾而陷入一步錯步步錯的困局中。

就像同學ABC,有時候,人生的選擇就那麼一次,錯過了,路就完全不一樣了。

要過想要的生活,擁有自己喜歡的愛情,得到更大的舞台,沒問題,靠自己。有多大能耐吃多大量的飯。

亦舒用幾百本書、大半生的經驗悟得告誡我們,不自救,人難救。

如今的「半邊天」真不是光說說而已,女人比男人更有信心和決心擴張自己的事業版圖,朋友圈裡那些與時代同命運與財富共呼吸的微商們,幾乎全是女人打的天下。

那些權高位重的女ceo們,是比男人們具備更加超群的專業、果敢的毅力、以及審時度勢的能力,生龍活虎於男人的世界,霸氣衝天。你以為她們能如此榮耀加身都是睡出來的?

就連那些奮戰在職場基層的普通女人,很多都是剛出月子就入職場,一邊照顧家庭關愛孩子處理各種婆媳姑嫂關係,一邊還要保質保量完成工作,儘管有時候會有抱怨男人被生活逼迫的無力感,可若抵達她們內心,卻是她們更希望自己真正的強大起來啊,依靠自己,才能獲得萬能的安全感。

我朋友圈便有兩個這樣的可愛女人,令我時常難掩對她們的喜愛和崇拜,一個是經營一家美容店,專業技能不錯,生意好的不得了,賺的盆滿缽滿;一個是活動主持人,成天天南海北東奔西跑。她們難道沒有讓自己成為金絲雀的資本嗎,兩個都是膚白貌美的就算犯多大錯誤都讓人不忍對她們生出苛責的那種,卻志在不與渝地讓在自己成為拚命三娘,讓我覺得長的既不好看還不努力,真的是一種罪。

朋友圈截圖 這是歡馨最近的工作行程

或者安守於家庭,相夫教子,聰慧懂事持家有方,有幸被人疼惜,孩子健康長大,歲月靜好,彌足珍惜,足矣!

或者如果你胸大屁股翹會撒嬌會裝嗲床上功夫了得,使得出一套令男人願做花下鬼的魅惑招術,也是一種能耐,只是你的技術得和男人的耐心相匹配,不然人老珠黃遭淘汰你找誰說理去。不努力的人生,眼淚都是廉價的。

你若常常看朋友圈就會發現,如今的女人們無論持家還是工作,個個都打了雞血似的奮發有為,哪怕是善於展現一副被P過的生活美態,但至少在傳遞一個信號,越來越懂得靠自己才是。李念炫富被吐槽為淺薄,但若換了范冰冰,女王的世界是我們看不懂的繁華盛景啊。

生活要自足,愛情更是。如果論電影的可取之處,能讓我有些感動的可能就是方小曉對於林見清那一份不圖前程不圖錢財甚至就算被辜負也想為對方好的炙烈情懷,抵擋一切輕視不解詆毀,始終保持一份赤子之心。

經驗生活的真相早就讓我們具備了既可為愛痴狂,也要學會泣血前行的本領,具備承受一切沉痛結果的心胸,記得那些好的部分,擁有寬容一切人事的姿態,就算不吃不喝三天之後,還是要繼續堅強、獨立地行在路上,心痴痴又能很獨活的樣子最要緊。

《失戀三十三天》里,黃小仙被踹時明明心在滴血,卻還是揚著臉傲嬌地表示誰他媽在乎?這樣騙人騙己的小把戲,並不能挽回半點所謂的尊嚴,卻能提醒自己,沒有誰我都可以。

萬不能誤會成我們就是方小曉,靠著一點不實用的性情趣味,便可以劍舞江湖所向披靡,想要房子北京男就出現,想要愛情,林見清就屁顛滾來,還有一不小心就傍上優質男出了國。

普通人每天都在演繹著殘酷的生存指南,沒人在乎自己的情緒、傷害,無人救贖的寂寞和打拚都得靠自己。心裡不止一遍的確定一個根本不是選擇的選擇,要麼長得美,有資本讓別人對自己好,專門去騙騙那些就喜歡肥臀巨乳的中老年油膩男,給自己一個生存的機會;要麼自強,有足夠的能耐自己對自己好,再腌臢的境遇都能坦然接受並且努力改變,勤勉做事,盡心愛人,就算歲月不曾恩寵,也要倔強、自愛、不服輸,儘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生活的更好,乃是自己為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子的分享世界 的精彩文章:

如何與沒錢的生活佛系相處?

TAG:梅子的分享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