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神秘電磁炮原型機發射試驗 外形簡陋的想要哭

俄羅斯神秘電磁炮原型機發射試驗 外形簡陋的想要哭

圖中這火光熊熊的畫面,既不是爆炸也不是失火,而是俄羅斯一款電磁炮原型進行一次發射測試時的場景。據俄媒報道,這款電磁炮發射的一枚100克重的炮彈達到了每秒鐘3公里的速度;這個水平在俄羅斯並不算優秀,因為在2016年期間,俄羅斯科學院聯合高溫研究所研發的另一款電磁炮,傳聞在發射測試時達到了驚人的每秒11公里速度;美國曾經試驗過的速度是300克的炮彈為每秒4公里,中國電磁炮數據是保密。

這是俄羅斯電磁炮原型的外形,簡陋的想哭,不特意註明,根本看不出它是電磁炮。在科學家的描繪下,常規化學炮已經是日薄西山,唯有電磁炮和激光炮等新概念武器才是未來。有實力的大國早就展開了電磁炮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目前取得重大成果只有中美兩國(中國還實現了率先裝艦試驗、美國則還在試驗場),而俄羅斯目前已知的信息是還停留在實驗室。

這是準備發射測試狀態的俄羅斯電磁炮原型。在測試中,發射的100克重炮彈其實是一枚塑料彈頭,前面的綠色圓柱物體裡面是一個金屬板,用來檢驗彈丸的破壞力。目前,從最接近實用化的中國電磁炮來看,整個系統的體積仍然是相當的龐大,其中的大頭是能源部分。只有突破了新能源存儲和供給,電磁炮的應用才會更廣泛;不過,這個目標還很任重道遠。

這是俄羅斯電磁炮原型的實驗室,後面幾排機櫃估計是它的控制和能源裝置,從炮口來看,它的口徑大約在60毫米左右(美國測試的電磁炮口徑為90毫米,中國的估計更大)。電磁炮的優勢就是彈丸飛行速度極快、射程很遠,命中精度高;但缺點也很明顯,由於動能太大,對目前水平的微型電子/機械元器件的衝擊破壞力太大,使得彈丸只能是實心的,要想裝末制導,暫時還很難。

這是100克重塑料彈丸擊中金屬板靶標後的形成破洞,只要速度夠,塑料也能輕易擊穿金屬板。

這是我國率先裝艦測試的電磁炮,平台為登陸艦改裝。可以看到,它的體積非常大,炮管非常粗,配套的瞄準、控制、能源設備體積也不小。

這是民間CG牛人創作的我國電磁炮功能系統分解設想。如果試驗非常理想的情況下,我國極大可能會成為首個正式裝備艦載電磁炮的國家。

這是美國海軍電磁炮測試發射的畫面。目前它仍然在尤馬靶場進行相關試驗,什麼時候裝艦還不太明朗。已知的數據為口徑90毫米,彈丸質量3.2千克,初速每秒2000米,預計將達到彈丸質量20千克,初速每秒2500米的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軍事網 的精彩文章:

奧地利陸軍機步營戰術演習 出動的步兵戰車炮塔好奇特
二戰時期老照片 英軍最古老的軍隊騎著摩托車在法國戰鬥

TAG:新軍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