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炎炎夏日配書法,人生之樂事!

炎炎夏日配書法,人生之樂事!

立夏剛到,

似乎還來不及跟春風說再見,

就進入了與烈日抗爭的時期。

這時的我們,

或許可以屏息靜氣,

寫幅毛筆字,

未免不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很多身邊的朋友都對書法感興趣,

可卻不知從何下手!

在挑選毛筆這裡就卡住了。

今天,

書畫君就帶大家從如何挑選毛筆開始,

走進修身養性的生活....

開始這個話題前,

不妨把它拆分成幾個小問題來解決。

01

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用羊毫?

毛筆按筆毛軟硬程度分,

大致可分為:

軟毫、兼毫、硬毫三類。

羊毫是經典的軟毫筆。

最大的特點就是:軟,彈性小。

而且,

軟毫筆是這幾款毛筆中最能提升線條質量的。

在聽老一輩書法工作者在探討書法理論時,

一般當他們看到一幅作品的筆畫線條質量高時,

就會說,

這幅作品的筆力足!

其實,

也就是說筆畫的粗細變化很明顯。

寫出相同粗細變化的筆畫,

用羊毫的力度變化需要更小更精細。

換句話說,

寫出同等線條質量的筆畫,

羊毫需要的控筆能力更高,

對書寫技法要求也更高。

所以,

使用羊毫筆進行書寫時,

確實能讓用筆者對運筆具備更精細化的把控能力,

逼迫書寫者錘鍊書寫技法。

在現實的書寫環境中,

羊毫筆因為彈性小,

需要額外的書寫動作及力道,

才能讓筆毫鋪展到理想的狀態。

這對於有經驗的書寫者而言,

是有價值的書寫體驗;

但對於初學者而言,

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字的結構,

如果這時還要勻出精力,

和一支難以駕馭的毛筆較勁,

無疑又多了一重負擔。

所以,

這也正是書畫君不建議初學者使用純羊毫的原因,

相對兼毫會好一些,

易於把握。

02

楷書是基本功,但基本功可不僅是楷書

蘇軾說:「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直觀的解釋就是要先學會站,

再學走,然後才能跑。

其實書畫君認為,

他的意思是說書寫的速度和節奏的不同。

看看歷代的行書、草書的名篇佳作,

無不有楷書筆法的影子。

如下圖,蔡襄的《澄心堂帖》

雖然楷書和行書、草書是差不多同時出現的。

但是歷代書法名家無不告誡我們,

要學好楷書打基礎,

才能寫好行書、草書。

楷書的筆法、筆順、結構都是行書和草書的基礎,

寫好了楷書,

行書和草書才能有更深、更長遠的發展。

所以說,

學好楷書的技法對行書和草書的學習都很有用。

學楷書能讓字「穩得住」,

在此基礎上再學行書、草書才不會寫的慌率。

另外,

為什麼學習草書也可以不練楷書呢?

因為草書也是由隸書變化產生的,

從篆書、隸書打基礎,也可以入草書。

現實生活中,

有很多人,往往楷書寫的太好了,

草書反而寫不好,甚至寫不了。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寫楷書是需要下大功夫的,

沒有個幾十年是拿不出手的,

往往過於「求穩」,

而「穩」之後,再想放開就很難了。

特別是狂草,

大收大放、大開大合,

寫楷書久了很難適應。

楷書對狂草的影響非常小,

即使有影響,也是有限的。

狂草講究行筆的速度和章法,

筆法的變幻莫測,

而楷書筆法規矩,

對章法的處理不如草書多樣。

練篆書、隸書也可以不練楷書。

篆書、隸書先於楷書發展成熟,

有自己獨特的技法。

反而,

楷書倒是跟由篆書、隸書發展來的。

因此,

楷書不是篆書、隸書的基本功,

要說篆書、隸書是楷書的基本功到是有據可尋的。

在實際的練習中,

練好篆書、隸書對楷書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反倒是寫楷書久了,再寫篆、隸容易僵化。

綜合以上的觀點,

我們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

可以分階段、有重點的進行的,

楷、行、草一起練,

楷書不僵硬、草書不漂浮,

行書可通楷、草;

練楷書同時練篆隸,

楷書可得厚重、莊嚴,

篆隸可得規矩、內斂。

03

臨帖到底有多重要?

臨帖的過程中,

產生的疑惑會有很多。

比如為什麼我「中」字的豎筆總寫不直?

為什麼「永」字這個豎鉤怎麼也鉤不好?

這個「必」字到底先寫哪一筆?

「明」字前面的「日」為什麼都寫兩橫?

為什麼我寫的筆畫總是帶有毛刺刺?

其中最大的疑惑就是:

為什麼這個字怎麼寫也寫不像?

首先既然是初學者,

最開始就是先練筆畫,

然後練單字,

最後開始嘗試著寫自己的作品。

在這個過程中,

筆畫固然是基礎中的基礎,

但是筆畫也是最難練的,

別看一點一橫,想要寫好,

不是三天兩月就能掌握的,

這方面沒有速成的技巧可言,

唯有長年累月的積累。

進步最快的,

只有你寫字的結構,

或者說字形。

書法想要有所成就,

是需要堅持很長很長時間的,

大多數人並沒有這個耐心。

但是,

如果你能很快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要堅持下去就容易多了。

那麼,

怎麼樣快速提高字的結構呢?

(1)讀帖

讀帖的意義在於提高你的審美水平。

凡是寫字能超過平均水平,

比很多人要寫的好的人,

很容易發現一個事實,

那就是很多人對字的好壞是沒有評判能力的!

沒有練過字的人,

他只會看整個篇幅的字,

完全憑第一感覺來判斷這些字是好是壞,

往往把胡塗亂抹當成高手,

書法大家的作品卻難入法眼。

甚至很多初學者,

認為姚孟起臨的《九成宮》比原作還好。

就好比一個小學生,

他是分不清會背唐詩三百首和

能給唐詩三百首寫註解哪個更有學問的。

如果你沒有對字基本的審美水平,

什麼是美、什麼是丑你都分不清楚,

對字形結構的把握,

就無從談起。

這個審美是可以培養起來的,

那就是讀帖。

讀帖有讀帖的方法和要領,

以便於你臨帖,

但是如果是培養審美,

尤其是對書法初學者來說,

則不必那麼複雜,

你就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認讀就可以了,

遇到喜歡的字,就停下來仔細觀察體會,

讀的多了,慢慢的,

審美水平自然越來越高——

因為你的眼光已經被養刁了。

(2)對比

這個對比,

是拿自己的字和帖上的字去對比。

毋庸置疑的是,

初始階段,你的字只會比帖上的字差。

你按照自己的習慣,

寫一個字出來,然後對照字帖,

有哪些不同,一目了然。

(3)分析

對比的時候,

有時候你會發現,

你寫的和帖上的字不同點太多了,

究竟哪個才是關鍵?

或者你臨了一段時間發現,

似乎寫的和字帖上沒有什麼不同,

但就是不好看,問題在哪裡?

這些,

就是你要分析的地方。

分析,是一個思考的過程,

思考之後理解,理解之後改變。

(4)改變

分析之後,

你知道哪裡不對勁了,

你在寫下一個字的時候,

就調整過來,看看效果,

是不是比原來好很多。

比如你分析是間距不相等造成字形醜陋,

再寫的時候,

你把間距調整過來就好了。

以上這些乾貨知識,

不知道對於書法初學的小夥伴們是否受益呢?

炎炎夏日,

開著空調享受的同時,

不妨拿出毛筆,

一起修身養性....

(嚴正聲明)

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若有不妥之處,請務必聯繫我們,謝謝。

公眾號推薦【名人字畫】,微信號:mingrenzihua1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人字畫 的精彩文章:

名人書法字畫收藏 一場文化藝術的感悟與熏陶
大師筆下的風竹,遒勁洒脫!

TAG:名人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