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男人免進的清朝女總會

男人免進的清朝女總會

文|沙塵暴(讀史專欄作者)

追溯人類賭博史,早在舊石器時期,人類便有了「碰運氣」的習慣,而早在夏朝,賭博就在中國開始出現。

實際上更早——據專家考證,中國史前文明中運用「抓簽」筮卜方式來判斷凶吉,包括重大戰事均透過卜卦來決定,也是一種賭博。

不但中國人愛賭博,歪果仁同樣愛賭博,5000年前,伊拉克和印度就出現了骰子這種大眾化賭具。

與古人一樣,清朝人也好這一口,尤其到了晚清,賭博之風更加猖獗,給社會帶來了極大危害,據《清稗類鈔·賭博類》記載,當時甚至還出現了女賭鬼的「專用場所」,男人免進……一起來看看。

上海以總會為賭場

早在清朝時期,上海的商業就很發達,當時的商業各幫,皆設總會。不過那時的「商業總會」,與現在的商業總會不是一個概念,名為總會,實際上是賭場。

而且開這種賭場很容易,向租界自治局領個執照即可。

扎局弄賭

所謂「扎局弄賭」,意思是設陷阱,千方百計讓人來賭博,北京、天津都有這種情況,上海尤甚。設陷阱的人以此為生,一年到頭的衣食用度,都不成問題。他們衣著華麗,能說會道,最善於取悅於人,很容易讓人上當受騙,上海人管他們叫「翻戲黨」。

這種人常以茶樓煙館為巢穴,黨羽眾多,多以外來多金的傖父(意為粗陋之人)為目標,以狎妓、飲宴、觀劇、遊園等為誘餌,鎖定目標後,則投其所好,務必達到目的,「強使同博」,三個人對付一個。

至於博術嘛,當然很多,賭博工具則不一,因人而施。

套路很簡單,先是讓對方嘗點甜頭,而且「必使傖父勝」,設局的那三人,當場給現金。賭到三四次,傖父則有輸有贏,如果傖父贏了,那三人仍然當場兌現,不讓對方產生懷疑。

時間一長,那三人就不客氣了,像獅子搏兔那樣,全力對付傖父,傖父這下慘了,動不動就大輸特輸,所帶現金輸光,就寫借據,或者把對方帶到家裡去,什麼東西值錢讓他們拿什麼,所拿財物,必超過所輸數目數倍。

光緒辛丑年間,山陰人王壽卿到上海做生意,曾上過一回當,三個月時間不到,所帶三千八百圓本錢輸得分文不剩。

這些人的名稱並不一致,以船為家的叫「跑底子」,與在船行竊者名稱相同;在旅館設機關的,叫「鋪檯子」;不是同夥、代那些人物色受害者,並引誘其上當的,叫「趕豬」,事後分利。

還有專以「搖攤」(莊家用骰子四顆藏在容器內搖動後擺定,賭者猜點數下注)為業的,上海人謂之「押寶」,最初盛行於虹口,經官府嚴捕後,賭棍就轉移到地下,或廣廈曲闥,或旅館妓院,或僻巷小屋,忽東忽西,難以捉摸。

作弊的莊家名叫「郎中」,或以灌鐵骰子吸石,或用翻戲、倒脫靴術,欺人手段多了去了,入彀者無不傾家蕩產。

這些人交際甚廣,很多當官的都是他們的同黨,所以他們消息非常靈通,官府基本上是抓不到他們的。

抽頭

召集賭徒到家賭博,管他們飲食,有人贏了,就二十取一,或者十五取一,謂之「抽頭」,也就是俗話所說的「囊家」(設局聚賭抽頭取利者),宋蘇東坡所謂「賭錢不輸」,指的就是這個。

籌碼

籌碼是象牙做的,有半截筷子那麼長,兩面皆畫彩。如無象牙,竹片也可。賭徒入局後,囊家就給他籌碼,代替銅錢、白銀。形制大小不一,有當一千的,有當一百的,有當一十的,以便隨意出注及轉換之用。待局散分出輸贏之後,再用籌碼換取現金。

賭博時有妓陪侍

飲酒擲色子之類的博戲,原本為妓家所擅長,古人逛妓院時常玩。唐代詩人岑參還為此作過詩,詩曰:「美人一雙閑且都,紅牙縷馬對摴蒲,玉盤縴手撒作盧。」

開賭時賭場都要招妓陪侍,「妓至則歌一曲」,還有妓女代客人賭博的。

花賭

滿清建國之初,蘇州一些有錢的富商,經常帶著銀子和美女,相互邀約賭博,謂之曰「花賭」。

女總會

光緒末年,上海出現所謂「女總會」,實際上是婦女賭博之所在,相當於清初蘇州出現的「花賭」,呼盧喝雉(形容賭徒賭興正酣時的樣子),一擲千金,參與者都是富家女。

她們白天不賭,晚上賭。

黃昏時分,女總會門前車馬雲集,賭徒們陸續到來,一頓飯的工夫人便齊了,一賭就是通宵。

賭具作對

曾有人闖入賭場,向賭徒索要金錢,賭徒便以徒具的「天地人和」「一二三四」八字為題,令其聯詩,不料那人是個文化人,當即脫口而出:「一叢人影三弓地,四面和風二月天。」真是妙對!賭徒們大聲叫好,給了他不少錢,此後「效尤者日多」。

闈姓

「闈姓」又叫「榜花」,專指猜科舉考試中榜者名字的一種賭博活動,清末盛行於兩廣地區,被稱為「中國最早的彩票」。

舊時稱科舉考試場所為「闈」,故得名。

玩法是:將應試者的名字印在紙上,定價出售,由購買者填選可能中榜者的名字,發榜後按猜中的多少兌獎。

這種賭法有點嚇人,往往以百十萬為賭注,一般人玩不起,也不敢玩,運氣好的一夜暴富,運氣差的,一夜之間傾家蕩產,賭商則往往能獲暴利,光緒時曾「抽闈姓捐」,用作軍餉。

光緒十一年科舉廢除後,這種賭博活動也隨之消亡。

由於贏了可活暴利,有僻者便請人代其參加考試,並打通關節,「使時必中」。

得之弈失之賭

無錫人過百齡以棋藝好聞名,每次出去與人對弈,都有數百兩銀子的收穫,卻全部「獻」給了賭場。

一位親族看不下去了,痛罵了他一頓,他說:「我一向很窮,家徒四壁,今天得到這些錢,都是跟人下棋得來的。得之弈,失之博,有什麼好遺憾的!況且人生貴在稱心如意,把金錢看那麼重,有什麼意思?」

以賭得女人

宛平人周之俊好賭,經常在外做生意,老婆李氏既年輕又漂亮,長年在外的周之俊,一年在家的日子不到一個月。

鄰村有個叫壽思明的,對他老婆饞涎已久。一天薄暮時分,壽思明準備進城,經過他們家門口時,剛好碰到李氏倚門而立,便與其搭訕,時間不長彼此便熟得像一家人一樣,李氏有空便到他家裡坐坐。

一天,倆人正在屋裡喝茶聊天,突然聽到有人敲門,打開一看,原來周之俊從上海回來了。李氏慌了,打算溜掉,老公周之俊說:「別走啊,我們做鄰居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半年不見,正想擺一哈龍門陣呢。正好我買了一副新賭具,等一哈咱們消遣消遣,如何?」李氏說你剛回來,先休息一哈,不如另外約個日子,「遂訂期明日而別」。

第二天,壽思明應約而來,周家已經把酒菜準備好了,小桌上已擺好牌。

壽家比較有錢,是個小土豪,他本人也好賭,但之前從來沒贏過。周之俊這一次他也必輸無疑,對他說:「君好自為之。你如果贏了,我就把老婆給你,若是我贏了,你就給我十畝田,怎麼樣?」壽思明大喜,認為這個嫵媚妖嬈的美女一定會屬於他。

既然已經訂好協議,那就開始賭吧。賭至申時(下午3時至下午5時)才決出勝負,壽思明贏了。

帶上贏得的女人,壽思明高高興興地準備回家去,見周之俊悻悻然,便對他說:「我這是遵守約定,你別怨我。這樣吧,今天就算你贏了,我送十畝田給你,權當聘禮,如何?」

雖然失去了老婆,但能得到十畝田,也還不錯,周之俊點了點頭。

壽思明便挽著美人的手,得以地哼著小曲走了。

延師課子以博

萊陽宋某,四川按察使宋琬族子,雖無官爵封邑,但比有封邑的人還富有。

宋某有兩個兒子,酷愛賭博,想盡千方百計讓他們戒賭,都無濟於事。宋某乾脆拿出重金,尋訪江、浙之精於賭博者,把他們請到家裡,教兩個兒子賭博之術,一年多時間,兩個兒子盡得秘傳,從此逢賭必贏,卻再也沒人敢和他們賭了,兩小子竟然因「絕賭」而使家業得以保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十二帝年號,天命最霸氣,宣統最牽強
賈思勰《齊民要術》:真正的好東西都活在人心裡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