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工作忙,煩,累?手把手教你時間管理,高效工作

工作忙,煩,累?手把手教你時間管理,高效工作

01

工作忙,煩,累,先找到根本原因

大家好,小編又跟大家見面了,發了幾期遊記,再不來點乾貨估計要被大家"果取關"了,小編之前在公司內部給項目經理培訓時就講過時間管理,當時就寫了下面這篇文章,今天分享給大家,跟大家聊聊 "時間都去哪兒了",幫助大家建立自己的時間管理機制,打造高效率的工作,給自己的"慢生活"留夠時間和精力。

小編之前做人力管理崗位的時候,每天時間都不夠用,經常加班,總是感覺天天忙的暈頭轉向,但到頭來貌似什麼都沒有留下,做了很多重複勞動,價值不高,並且經常需要熬夜完成很重要的工作,那段時間感覺整個人懵懵的,後來小編痛定思痛,好好進行了回顧,總結,反思,並且找了許多實用的方法應用到工作中,後來就越來越得心應手,慢慢也成為了周邊同事學習的對象(此處有靦腆笑臉),那說到底,怎麼做呢?快跟著小編一起探索吧。

太忙,沒時間

1 上班忙活一整天,下班還要繼續加班

2 常常不能集中精神來工作

3 常常在做重要工作時被打斷

4 事情太多,做不完,經常忘記

5 事情太難,沒頭緒,做不好,老挨罵

6 重複工作太多,沒有技術含量

7 總是被動接受額外工作

8 總是把事情拖到最後的Deadline

9 有求必應,做個好人的同時累死自己

10 沒有必要的會議和冗長無效的溝通

太累,沒精力

1 需要應付的事情太多,精力不夠,總感覺累

2 下班就累癱,無力想別的事情(自我提升)

3 計劃好的事情總是推遲 (聚會,旅行,培訓)

4 定好的習慣總是堅持不下去 (健身,學習)

看到上面小編總結出來的條目,是不是有種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覺,廢話別說了,都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別著急,小編這就給你支招

02

管理好你的時間--需要注意的原則

要解決上面的問題,我們首先得明白,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要做的事情可能是無窮的,那我們其實做時間管理,就是做精力管理,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接下來小編先給大家講幾個時間管理中的重要原則

規劃先行 -- 變被動為主動

1規劃

你的時間你自己要做主,你得知道什麼對你重要,什麼對你不重要,你要有你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每天或每周專門給你的長期目標留出時間來做,一步步完成。

任務分解,WBS

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把那些看似很艱難,沒頭緒的任務分解成一個一個可以達成的小目標,之後你就會發現沒有那麼難了

長期任務的可視化反饋監控

聽起來比較拗口,什麼意思呢,你有一個長期任務,你必須建立一個監控和反饋機制,比如說,最簡單的,你用一個Excel,每一列是每一天,然後第一列是你想要完成的大目標,你每一天都在後面的列里寫上你今天對這個目標所做的事情,這樣的話,當你發現幾天都是空的時候,你就會著急了,這有利於你堅持一個長期目標,當然,請加上里程碑和關鍵校驗

記錄-備忘-排優先順序

人的大腦擅長思考,而不擅長記憶,所以,要把工作做好的前提就是別忘了某個工作,所以你需要一個備忘錄,記下來你所有的工作,並且,你需要對所有的工作進行優先順序的排序,這裡可以參考"四象限法則" 和 「A4紙工作法" ,小編是用的Teambition和Xmind來記錄工作的,大家可以參考使用

利用你的"等待時間"

集中處理

我們每天都會被一些瑣事打斷,比如回復郵件,回答別人的問題,查看留言,諮詢事情,審批事務等日常,重複性工作,我們需要集中時間來處理此類工作,采銅大神在"精進"這本書里提到過一個概念:

「當從任務 A 轉換到任務 B 後,執行任務B的績效要明顯比非任務轉換條件下執行 B 的績效差,這個差異稱為「轉換損耗」(switching cost)。轉換損耗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任務 A 留下的認知慣性,也就是之前已經習慣了任務A的認知情境、反應方式,這個慣性會對完成任務B造成干擾;二是做 B 的時候需要對 B 進行認知重構,重新回憶起 B 的相關背景和信息,這個重構也需要時間,而且可能不完整。」

所以,我們需要集中處理同質性事務,避免轉換損耗所帶來的額外工作量和時間。

記錄你的時間,分析你的時間

03

時間管理的具體執行和步驟

當大家熟記上面幾個必備的"原則"之後,小編要放大招來教大家怎麼在每天的工作中具備落實時間管理呢?廢話不多少,直接看結果:

1

今日計劃

每天正式工作前,把所有需做的事依緩急程度排列寫下,並且定下每項之預算時間需要,作為今天的工作計劃。

2

要事第一

你要明白當天必須完成的事情是什麼,做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所計劃的時間不夠完成一件事,找到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先處理那個部分,永遠保證你都在做著當下最有意義的事情。

不要迴避你必須完成的工作,主動去做,去找解決方案,是最省力的方法,采銅大神在"精進"里提到過不做一件事情所要承受的心理負擔和牽掛焦慮其實遠遠比你做這件事情大的多。

3

立即動手做,不要過度思考

我們有時候碰到一鍵事情,先來來回回的反反覆復思考很多遍,想很多種解決辦法,就是不開始執行,其實有時候,開始解決一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了再說,做了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沒那麼難,而且這也會幫助你很快的進入工作狀態

4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第一,人沒有辦法同時做兩件需要"思考腦"參與的事情

第二,沒有任何兩件事情具備同樣的優先順序和重要性

第三,學會授權,如果別人可以做成你能做成的80%,那麼交給別人做,你只做當前的事情

第四,學會對"打斷"說No, 當你正在全身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需要儘可能的屏蔽干擾

5

設定時間限制

小編之前看到過一個理論,叫做「帕金森定律」,指的是,如果一件事情沒有時間限制,那麼工作會不斷擴展,直到佔用你所有的時間,比如8點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你給自己定的9點,那可能你就會直接做到9點。

5分鐘定律--當你在堅持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時,那最後每天都不要錯過,哪怕只抽5分鐘,也要把這個事情做一下。

15分鐘法則 --在任何時候,如果你想放棄當前進行的任務,再說服自己多做15分鐘,堅持完再停下來休息

另外,設定時間限制可以讓你更加專註的做事情,效率會變得很高。

6

設定獎懲機制

如果我們需要堅持做好的時間管理,那麼,請記住,當你設定好了你的時間管理目標,那麼每天的時間管理日誌分析結束之後,請給自己相應的獎勵或者懲罰,這個是很有必要的

7

注重休息,找到你的高效區間

每個人都不是機器,不可能高負荷連續工作,所以我們要變得很聰明,每個人都得找到自己最高效的工作區間,來處理最難的最需要集中精力的工作,另外,你需要找到能觸發你進入高校區間的那個"扳機",比如可能是一杯咖啡,或者一首音樂,或者一個安靜的環境,或者用冰水洗個臉,反正形成反射機制之後,你扣動扳機,馬上進入"心流",效率奇高

當你狀態不好的時候,與其繼續硬撐著,不如好好的休息下,採用"番茄鍾",把工作切割成一個一個的"25分鐘",中間有休息時間,這樣的話,容易進入狀態,也不容易被打斷。

8

隨時記錄,定時總結

1. 你需要隨時記錄你所有的工作和任務,重新排列優先順序

2.你需要隨時記錄你工作中的靈感,收穫包括心得和思考

3. 你需要每天對當天的工作進行梳理和總結

03

高效工作,排除干擾

上面交給大家了一些步驟,接下來給大家教一些高效工作的技巧:

清單思維

1 對你經常要做的事情步驟列出清單,按照清單執行

2 清單可以減少遺漏

3 清單可以避免重複思考

4 清單可以作行動指南,它本身就是一個可操作性的工具

5 清單可以規律性復用,因而可以用於培養行為習慣

模板思維

1 對你經常要做的事情寫出模板,比如郵件,通知等

2 對同類型的事情進行歸納總結,列出模板,比如彙報工作,解決問題思路,邏輯推理步驟等

3 時長收集比較好用的素材,比如PPT模板(圖表的,對比圖的,時間軸的,列表等)

扳機思維

1 對你必須要做的事情設置鬧鐘提醒

2 對你經常忘記的事情設置扳機提醒(把兩件事情通過一個小物件聯繫起來,看見小物件就想起另一件事情)

備份思維

1 所有重要的文檔必須有備份

2 所有重要的問題解決方案必須有Plan B

決斷思維

1 凡是在買與不買之間猶豫的東西,都是可以不買的

2 浪費10分鐘時間總比浪費100分鐘強,停止無效的會議

3 決定做一件事情之前,先問自己"不做會怎麼樣"

互聯思維

1 時長問自己,這個問題跟我以前解決過的問題像嗎?

2 再問自己,這個東西以後我在什麼場景下會再用到?

最後帶大家來回顧下本期內容:

我們時間管理的現狀和遇到的問題

時間管理中需要堅持的"原則"

時間管理的關鍵步驟

高效工作的"思維"模式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希望大家都能做好時間管理,高效的工作,贏得更多"慢生活"的時間,可以用來享受生活,旅行,看電影,聽音樂,和家人團聚,與朋友聚會,你會慢慢的更喜歡你的生活,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給小編點個贊哦。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星樓 的精彩文章:

好習慣總是堅持不了?或許是因為你太愛動腦子了

TAG:醉星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