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尿頻,未必是前列腺疾病

尿頻,未必是前列腺疾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陳燕

前列腺疾病的一個典型癥狀就是尿頻尿急,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男性特徵比較明顯。不過,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楊仲興提醒,尿頻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前列腺疾病,一定要找到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尿頻是一個主觀的癥狀,指小便次數增多。」楊仲興介紹說,正常成人的膀胱容積約為400毫升,通常儲存200毫升尿液就會有輕微尿意,但人們常會輕易忽略或忘記這種感覺,直到膀胱接近撐滿時,尿意才會逐漸強烈。也就是說,正常成人每次的排尿量至少應有200毫升,而小便解300毫升算是很正常的情況。如果所處環境不允許如廁,即使是撐到400毫升以上也是可能的,此時才算是真正的「憋尿」。兒童的膀胱雖然較小,但和年齡、身高有關,故道理也相同。

楊仲興說,是否屬於「尿頻」,需根據排尿次數和尿量多少來決定,通常病因有以下三大類:


膀胱疾病所造成的尿頻,主要特徵是總有尿意,所以排尿次數多,但尿量很少,一般情況下都少於200毫升,經常只有數十毫升,甚至幾毫升而已。常見疾病包括:膀胱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疾病。對於這類尿頻疾病,必須根據醫生的診斷用藥物來進行治療。


指支配膀胱的神經出了問題,特別是大腦或脊髓中樞神經發生了病變。由於正常膀胱受大腦的控制,因此正常人在不該小便時,可以忍住不尿,甚至尿到一半都能緊急「剎住」。但如果大腦發生了病變,例如中風、帕金森氏症、癲癇、腦性麻痹等疾病,則會導致膀胱失控,從而造成尿頻現象,甚至出現尿失禁的情形。有時也會因膀胱異常敏感而失去規律收縮,使得大腦無法控制。這些總稱為「神經源性膀胱」。


精神性尿頻症的患者,其身體水分代謝和膀胱功能都很正常,主要是因為心理因素所導致的,例如神經質、性急、焦慮、強迫症、精神疾病等,使得患者頻頻如廁,但每次只能尿一點點。通常癥狀時好時壞,並且只有在忙碌、專心或睡著的時候,癥狀才會有所改善。所以這種類型的尿頻症患者,調節心理要素,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是最主要的,並且應當保持適當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尿頻現象的發生。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李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列腺 的精彩文章:

慢性前列腺,日常小護理
藥物治不好前列腺炎,想治好,這方法最有效

TAG:前列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