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挺好的,你們放心吧!」汶川地震十年了,聽聽他們的聲音……

「我們挺好的,你們放心吧!」汶川地震十年了,聽聽他們的聲音……

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濱州傳媒集團旗下濱州電視台、濱州人民廣播電台、 魯北 晚報及網易濱州等媒體組成全媒體報道組將奔赴四川北川,聯合推出「十年 涅槃 濱州印跡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濱州援助北川回訪大型採訪活動,再次走進當時濱州援建的北川縣禹里鄉。

從地震發生直至北川縣禹里鄉人民恢復了基本的生產生活,濱州的援建 有一個漫長而充實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與我市救援隊伍有過交集的禹 里鄉親對「濱州大漢」又有怎麼樣的評價呢?他們又共同經歷或者見證了 些 什麼,留下了哪些最初的印象呢?

「濱州大漢」能吃苦的形象深入人心

進川報道的第四天,全媒體報道組在禹里鄉採訪到了濱州援建時「安營紮寨」的老房東馮玉富。提起當年的情景,馮玉富歷歷在目,「當時濱州工作人員的帳篷就扎在我家院里,出進就這一條小路,條件艱苦的很。這些『濱州大漢』能吃苦,能幹活,執行力強。通常一出去就是一天,甚至一天中只能吃一頓飯。我們禹里人都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

正如馮玉富所言,濱州援建者不但要面對餘震、泥石流、塌方、暴雨、水患、病疫等等方面危機生命的因素,生活方面的諸多不便也成了他們的工作、生活的制約條件。救援帳篷建在山坡一個受災群眾聚居處。帳篷里的溫度白天能達到將近50度,根本沒法久留,到了晚上卻不到20度,睡覺的時候需要穿著衣服蓋被子。

濱州援建的醫院

「最煩惱的是蚊蟲叮咬。一天24小時,必須穿長衣長褲,還要把褲腿紮緊。避免把皮膚露在外面,即使這樣,也被蚊蟲叮咬,還不敢撓,一撓,它就發揚癢,化膿、流黃水,晚上睡覺也不敢脫衣服。」馮玉富說。

濱州援建曾成禹里人一時的精神依靠

在禹里期間,記者無意當中採訪到了本鄉的一位羌族婦女石衛榮。說起山東濱州,這位飽經滄桑的農家大姐很快打開了話匣子。石衛榮跟丈夫生育了一雙兒女,女兒大,兒子小,本來過著簡譜而充實的生活。大地震奪走了17歲女兒的生命,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低谷,「我的女兒乖巧聽話,學習成績也好,要不是遇到天災今年也已經27歲了」。石衛榮面色平靜的拿出了2008年之前的全家福讓記者看,而她的丈夫卻悄悄地走開了。

石衛榮接受記者採訪

「頭些年,一想到女兒我就心如刀絞。慢慢地我想明白了,只有好好的活著才能對得起我的女兒。你們濱州人民都能像親人一樣幫助我們重建家園,我們自己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生活呢?」石衛榮說道。

鎮上的角落裡,還有些許震後的建築,因受損較輕,成了當地居民的倉庫

自此,石衛榮夫婦相互鼓勵。終於在2012年又蓋了一處新房,兒子也在家人的影響下如願考上了大學。「十年了,謝謝你們還牽掛著我們!我們挺好的,你們放心吧!」

「我們挺好的,你們放心吧!」

未經修飾的一句話,從一位年過半百的羌族婦女口中說出,樸素純正,擲地有聲,感人至深。

正是這一句樸實無華的話,回答了全媒體報道組「十年涅槃 濱州印跡」大型採訪活動的關切;正是這一句樸實無華的話,總結了我市援建工作的所有內容;正是這一句樸實無華的話,了卻了魯北大地400萬人民的十年來的牽掛!

著名詩人艾青曾這樣說過: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雖然我們知道你們生活得挺好,雖然我們該放心了!

多點一下,小編工資多五毛

這下要發達啦!

戳它,就現在↓↓↓

你可能感興趣

1.34.2℃!濱州迎來今年首個高溫天!雷電+降雨來襲,天氣隨機模式已開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握濱州 的精彩文章:

TAG:掌握濱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