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鄧初民:1949年後的首任校長

鄧初民:1949年後的首任校長

鄧初民先生

1949年後第一任國立山西大學校長是著名社會科學家鄧初民先生。

話說1948年初,老校長徐士瑚因患斑疹傷寒已有辭職之意。1949年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莊嚴進駐北平城,22日,北平市文教接管委員會即派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長張宗麟等正式進校接管。5月中旬,山西大學遷平師生陸續返回太原。6月22日,軍管會批准徐土瑚辭去校長職務,隨即成立以張克昌教授為主任的校務委員會。9月8日,華北人民政府正式委任「鄧初民為國立山西大學校長」。校教授會、講師會、職工會、學生會當即聯名致電鄧校長以示歡迎,山西省委、省政府亦馳電錶示祝賀,身在北平的鄧校長遂複電校務委員會:「初民菲材,恭長山西大學,渥承歡迎,無任惶悚。一俟公畢,當即來校。」

鄧校長複電中所稱公事,實為此時他正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整理委員會委員,參加新政協會議籌備工作。不料,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尚未開完,鄧校長便因病離會治療,直到1952年4月身體狀況好轉後才來併到任。

左三為鄧初民先生

(左一裴麗生,左二賴若愚,右一王世英)

鄧初民先生既是一位能幹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嚴謹的文化人。在京治療期間,他心繫山大,運籌帷幄,為山西大學這所老校在新時期的發展殫精竭慮地努力工作。華北人民政府的任命令即已下達,鄧校長就對學校的發展擘畫在胸。據1949年9月15日《光明日報》載:為了發展山西大學,鄧校長提出一個迫切的希望,希望能有思想前進學識優良的專家、名教授參加到山西大學各院系來,山西大學竭誠歡迎文化界先進人士共同來參加這份文化建設工作。談到今後山西大學的方針,鄧校長說,任何文教事業都是離不開實際需要的,晉察綏蒙,尤其是山西全境煤鐵儲量豐富,為我國僅次於東北之重工業基地,為配合生產建設,為利用自然條件,山西大學今後發展重點應放在工農醫學院方面,尤其是工學院。當然,山西大學對文、法、財政等系也應極為重視。事實正是如此,鄧校長在京期間,拖著病體申請經費,爭取設備,尤其是努力為山西大學聘請知名學者,可謂事必躬親。李蓼源在《民主戰土鄧初民在太原革命活動片段》(載《山西文史資料》第20輯)中提到,為求一位化工教授,主管部門有而不放,鄧校長拖病面求何長工部長,硬是將這位教授聘來山大。有位湖北籍教授,因生活待遇問題,雖接聘書,仍猶豫不決,鄧校長親自去做工作,並以歷史上楚材晉用的事實去說服鼓勵,該教授深為感動,欣然拿上聘書到校報到。對前任徐士瑚校長,鄧校長亦執禮甚恭,他曾答應特聘徐士瑚為山大文學院教授,月薪1200斤小米,折成鈔票,從教育部發放山大在京眷屬生活費機構徑直領取(事見《徐士瑚著譯續集》第197頁)。在鄧校長的努力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國內百餘名知名教授紛紛應聘山大,添補了一些新興學科的師資隊伍,為日後山大進一步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師資力量。

鄧初民先生著作

1952年4月,鄧初民校長在「身體好一點的時候」正式來並就任校長,他對這所老校在新時期的發展充滿信心,主持校務工作真是做到了嘔心瀝血。在校期間,除了繁忙的社會兼職外,他總是積极參加校務會議,聽取院系彙報,提出建設意見,甚至在百忙中聽過梁園東、江昭原等十幾位先生的課。對此,鄧校長的認識頗為樸實,那就是他常說的:「聽課主要是學習,但也是校長的本職工作。」懷著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的極大熱情,面對朝氣蓬勃的青年學子,鄧校長經常以政治家和教育家的風采為師生做報告,他講國際、國內形勢,知識分子改造,也講黨的歷史、馬克思主義哲學。他那魁梧的身影,赤紅的面龐,飄逸的銀髮,安詳的態度,篤實的學者風采,給一代山大人留下永遠難忘的印象。茲引1953年10月14日鄧校長致新生的歡迎詞以窺一斑:

親愛的新同學們:

你們從祖國各個地區來到這裡,壯大了我們的隊伍,增加了我們健康的新鮮的血液,我在這裡表示由衷的熱烈歡迎!

同學們!祖國的任何一塊土地,都是可親可愛的,我們這裡也是同樣可愛的祖國的土地,我們同熱愛我們的家鄉一樣熱愛它吧!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偉大的毛澤東時代,我們生活在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改造歷史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唯一任務,就是準備做一個祖國建設的好乾部。

因此,我們來到這裡,一定要自覺的服從國家的統一分配,為加強我們的學習而奮鬥!為把我們自己培養成為一個真能擔負起國家建設任務、德才兼備、體魄健全的人才而奮鬥!為完成祖國交給我們的任務而奮鬥!

山大初民廣場上的鄧初民先生雕像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半個世紀的歲月雖已流逝,鄧初民校長的師長風範卻在一代又一代山大人中間長久流傳,他歷經四個歷史時期、滄桑90年的奮鬥生涯已成為山大人引以為豪的精神財富:

鄧初民,1889年出生於湖北省石首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12年考取宋教仁辦的武漢江河大學,次年留學日本。1919年到山西太原進山中學和法政專門學校等校任教。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任湖北法科大學教務長,經董必武介紹,秘密參加國民黨工作。北伐攻克武漢後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兼任武漢中山大學教授,並在毛澤東主持的武漢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任課。「四一二」政變後轉移至上海,參加黨的外圍組織社會科學家聯盟,並擔任「社聯」主席,積極從事宣傳鼓動工作,並先後在上海暨南大學、法政大學任教。1933年被國民黨解聘後至廣州中山大學任教,因支持學生抗曰救亡運動被迫出走香港,後又輾轉流離,受聘於廣西大學。抗戰期間,先在成都朝陽學院任教,後至重慶從事抗日民主運動。1941年在重慶加入中國人民救國會,1945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並任中央委員,主編《民主星期刊》和《唯民周刊》等進步刊物。1947年由上海轉赴香港達德學院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山西大學校長,第一至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二至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治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民主同盟第二、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81年2月病逝於北京,享年92歲。

山西大學百年校慶之際,鄧初民先生的大型雕像巳聳立在這所與時俱進的校園。瞻仰鄧老雕像,我彷彿聽到了他的爽朗笑聲。

編者補:2009年,山西大學成立了以鄧初民先生名字命名的「初民學院」,該學院設文科試驗班和理科試驗班兩個大類試驗班,著眼於打造具有山西大學特色的本科精英教育,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鼓勵一年級學生參加本科科研訓練項目,是山大的「國學班」「精英班」。

來源:行龍《山大往事》,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超市書店的幻想
輕度肝硬化要注意什麼呢?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