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日分子真應多讀點歷史書,畢竟古往今來,真沒幾個漢奸有好下場

精日分子真應多讀點歷史書,畢竟古往今來,真沒幾個漢奸有好下場

如今的精日分子,與其說他是投機取巧,崇洋媚外,倒不如說他是愚蠢的好,畢竟多讀點歷史書,你就會發現,古往今來,當漢奸的真沒幾個有好下場。下面就來盤點下幾個赫赫有名的大漢奸的下場,其中可能有你已經熟知的,也有可能是之前鮮有耳聞的。

汪精衛,這個人物自不必多說。1944年客死異鄉日本名古屋,死後不僅不能落葉歸根,而且背負全天下的罵名,享年只有62歲。而他的妻子陳璧君,與他早年本來是一對革命兒女,也曾拋頭顱灑熱血,只是行將踏錯一步,便再也無法挽回。她於1945年被捕,此後一直被關押,59年病死獄中。

陳公博,汪偽政府的二號人物,祖籍福建,出生於廣東,早年他也曾是馬克思主義的追隨者,並且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如果走了正道,不說前途無量,至少也不會落得個身死之後被拉回上海,連墓碑都不敢立的下場。他可以說是汪精衛的死忠,不過,他曾如此評價過汪:一遇到事兒就躲,一躲就想著逃避出國,抗不了事兒。這句話說起來真是一個不錯的笑料了。

李士群,浙江遂昌人,上海大學畢業的有識青年,一開始追隨的也是馬克思主義,而且為重點培養對象,可是後來變節,成為了汪偽政府的特工王,一手為日本的間諜組織「特高課」建立起了「76號」特務組織,專門從事破壞活動。可是他千算萬算,也沒想到,自己最終死於特高課的毒殺,正印證了那句老話「天道有循環」。

王克敏,號稱北洋軍閥的財神爺,祖籍浙江餘杭,生於廣東。可以說,他比汪精衛從事「漢奸」這個行當更早,1937年就下了水,比汪精衛1940年變節還要早幾年。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吳佩孚等人不願意充當日軍的「漢奸頭子」,可是王克敏一馬當先,自告奮勇在北平組建了一個臨時政府,並出任行政委員會委員長,這「出賣人」的本事也是一流了。1945年抗戰勝利後,王克敏在獄中畏罪自殺,也是沒個好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圖千言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莫斯科城郊鄉鎮廢物分類設施

TAG:一圖千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