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魅力之城—澳門的由來

魅力之城—澳門的由來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對中原人來說,中國的南方就是一片混沌之地,都有些啥不知道。後來,呂不韋編了一本叫《呂氏春秋》的書,創造性將東南沿海統稱為「百越」,意思是,「山的那邊,有許多的越人住那兒」,引起一代雄主秦始皇的注意。

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意猶未盡,「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五十萬秦軍攻打嶺南。前214年,秦始皇取得嶺南後,設桂林、象、南海三郡,其中南海郡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四縣,這是廣東歷史上第一次划行政區,這四個名稱仍一直沿用至今。

在那時,海平面要比現在高得多,珠江西江流域也還沒淤積這麼多泥沙,所以呢,現在的中山、珠海和澳門這些地方,在那時都還是一片一片的小荒島,名義上這些地方都歸屬番禺縣,實際上對官府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地方。

一千多年後,隨著海平面的漸漸退卻和江河泥沙的淤積,許多原本無關緊要的荒島們漸漸連成了一片顯得突兀起來,引來了北宋朝廷的興趣,於是在一座當地人稱作「香山」的地方建了一座水寨,自然,名字就叫「香山寨」。

南宋偏安時期,時任香山寨武官的陳天覺,說服上司東莞縣令姚孝資,兩人以「役屬東莞,以船輸役,江上經常被盜,輸役往來不便」為由,請求設立香山縣「以便輸役」,獲得朝廷「詔准」,這一年是1152年。

1925年,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逝世,為了紀念他,國民政府便將香山縣更名為中山縣,這是因為孫中山先生原籍乃是香山縣翠亨村的緣故。

1952年,葉劍英、陶鑄等中央領導視察唐家,在看了周遭的海防地勢後,葉劍英提出說:「這裡要建立一個縣,成為邊防縣、漁民縣。」很快,中央就批准了這個建議,只不過縣名稍顯不雅,就叫「漁民縣」,後來才改成的「珠海縣」。

澳門本是香山的一部分,澳門的歷史文化淵源都跟香山緊密相連。但到了1845年,澳門與香山的血肉關係,卻被暫時割斷了。

1532年,當時被中國人稱為佛郎機的葡萄牙人來到中國已經二十年了。這二十年間,葡人就幹了一件事,那就是在今天的舟山群島建立了一個國際化的交易場所「雙嶼港」,與中國商人,倭國商人做生意做的風生水起,應該說,這件事在當時,還是乾的很成功的。

但有識之士認為,應該在「媽閣」建立一個落腳點以備不時之需。事實證明,這是非常英明的決策,因為十幾年後,雙嶼港就在明朝軍隊的打擊下覆滅了,幸好有媽閣這個落腳點,才讓葡人們喘了一口氣活了下來。現在來看,其實這件事才是成功的。

1553年,葡人以晾曬船上水漬貨物為由,向當地中國官吏行賄後,得以在澳門長期居住。過的數年,葡人疏通了朝廷關係,正式以繳納地租的方式,換取了在澳門居住的資格,老老實實蝸居了數百年。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葡萄牙政府趁機發難,於1845年頒布法令,宣布澳門為「自由港」,並拒交地租,先後強行將凼仔與路環兩島劃入其管轄範圍。1887年,葡萄牙與清政府簽訂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允許葡萄牙「永駐管理澳門」。

1974年,葡萄牙國內發生政變,宣布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承認澳門是中國領土。1979年中葡兩國建交,雙方就澳門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澳門是中國領土,目前由葡萄牙管理;澳門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在適當時機中葡兩國通過友好協商解決。

1999年12月20日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同時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使管治澳門的權力,葡萄牙共和國結束對澳門的統治。

澳門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北鄰珠海,西與橫琴對望,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臨中國南海。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貳島組成,陸地面積32.8平方公里,總人口65.31萬人。

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其著名的輕工業、旅遊業、酒店業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2017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澳門列入全球美食文化創意城市網路。

2013年以來,中央政府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它是結合國內和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通過加快西部省份發展步伐和利用西部地區古代絲綢之路與歐洲通商的理念,打造現代版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倡議。對澳門經濟來說,這可能是一次極為難得的發展和轉型機遇。

澳門的歷史文化因素和地理條件,有可能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基於「一帶一路」的思路和澳門的現實,目前澳門需要為迎接「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做一系列準備,成為「一帶一路」的積极參与者,通過「一帶一路」讓世界更好地認識澳門,也讓澳門進一步走向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澳郵U勢力 的精彩文章:

TAG:澳郵U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