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克里米亞刻赤大橋修通 普京自駕卡車驗收

克里米亞刻赤大橋修通 普京自駕卡車驗收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

俄羅斯到克里米亞的唯一陸上運輸通道終於部分打通。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15日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了跨刻赤海峽大橋公路部分通車儀式。當日,普京駕駛一輛卡瑪斯卡車,率領著由30輛卡車組成的車隊駛過大橋。大橋於5月16日開放汽車通行。

普京率卡車車隊駛過刻赤大橋(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圖)

連接克里米亞和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跨刻赤海峽大橋其實包含一座鐵路橋和一座公路橋,總投資約70億美元,長度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是俄羅斯造價最高的橋,也是最長的橋。

這座橋起初計劃於2018年12月開通公路部分。但建設者們表示,他們正在往前趕並計劃於5月份開放汽車通行。大橋的通行能力為每天4萬輛次汽車和47對列車,每年1400萬人次旅客和1300萬噸貨物。

在大橋規劃和施工之初,都有一些傳聞對中國是否會參與這一工程提出疑問,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基本獨立建設這項工程。

大橋建設困難重重。自2014年3月克里米亞被視為俄羅斯一部分起,烏克蘭切斷了向克里米亞的物資供給,從俄羅斯本土到克里米亞的物資運輸只能走海運或空運。普京於當年3月21日就下令開始建設刻赤跨海大橋,但由於橋樑本身造價不菲,再加上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使一些設備和材料無法到位,大橋直到2016年2月才正式開工建設。

2014年3月東方衛視新聞截圖

據微信公號「橋樑雜誌」,該橋投資約70億美元,是俄羅斯造價最高的橋,同時,建造過程中面臨不少工程和政治方面的困難。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下令該橋於2018年12月通行,並成立克里米亞大橋公共委員會對大型公共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監督,同時重點關注克里米亞以及庫班島地區居民的情況。

項目計劃剛出時,幾乎沒有一家俄羅斯企業願意接手這項宏偉工程,不僅是因為工程面臨巨大的技術挑戰——凡是和克里米亞相關的項目都有可能讓企業遭到國際制裁,而且項目進度要求也十分苛刻。橋樑工程專家奧列格·斯克沃爾佐夫(Oleg Skvortsov)說:「建設這座大橋本身就很困難,工程極為浩大,很難在規定時間內竣工。因為,截止日期是總統定下的,所以沒人願意冒這個險。」

大橋走向示意圖(橋樑雜誌圖)

在緊要關頭,億萬富翁、俄羅斯SGM集團董事會主席阿爾卡季·羅滕貝格(Arkady R. Rotenberg)挺身而出,在2015年1月被確定為該橋的唯一總承包商。但羅滕貝格接受該項目之初也是飽受爭議,因為他不僅是總統普京的好朋友,而且曾是索契黑海度假勝地的開發商。有關人士爆料,他在開發黑海度假村項目中中飽私囊。但是,羅滕貝格曾對媒體表示:「這可能是我最後一個大型項目,我不是為了賺錢才投資的。可以這麼說,我是為了國家發展而出一份力。」

大橋施工過程(橋樑雜誌圖)

在西方經濟制裁方面,歐盟和美國都將參與大橋建設項目的主體列為制裁對象,尤其是羅滕貝格和他的的公司Stroygazmontazh更是制裁重點。羅滕貝格早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的公司將採用國內的原材料和一些在西方經濟制裁前購買的設備來開工,但是大橋所需要的一些優質鋼材在俄羅斯是買不到的。

從大橋所處地緣位置來講,由於刻赤海峽北部的亞速海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共享國界,根據國際海洋法的規定,任何大橋的修建都應該得到雙方的一致同意。顯然烏克蘭是不會贊成這一項目的。羅滕伯格說,法律的問題應該交由政府來解決。克里米亞的領導人塞奇·阿克肖諾夫也承認說,與這座大橋有關的法律問題在短期內很難得到解決。

刻赤大橋項目也一直受到來自烏克蘭方面的反對。《環球時報》5月16日報道,對於克里米亞大橋開通,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15日在臉書上發文稱:「克里米亞大橋的建設是克里姆林宮忽視國際法的又一個證據。烏克蘭將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仲裁法庭提起訴訟,要求保護烏克蘭的主權利益,關閉非法在刻赤海峽上建設的大橋。」

在建設克里米亞大橋過程中,烏克蘭曾想方設法企圖阻撓大橋建設。烏克蘭一個名為「克里米亞韃靼人民族議會」的組織曾宣布將「竭盡全力」阻止刻赤大橋上的交通運行,以封鎖克里米亞半島。該組織2015年曾破壞烏克蘭向南部供電的4條輸電線路,致使克里米亞半島大停電。烏克蘭有政客提議記錄所有過橋車輛,並對所有乘車或駕車進入克里米亞的人實施制裁。大橋完工前,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議員又呼籲俄羅斯向烏方移交克里米亞大橋,以此作為俄方「侵略半島」的補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候任CIA女局長:在中國問題上,我們有著驚人的專長
媒體稱特朗普與金正恩已通話 白宮澄清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