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卡夫亨氏的胃口會越來越大嗎?

卡夫亨氏的胃口會越來越大嗎?

#十分鐘的深度閱讀,洞悉全球經濟新格局#

卡夫亨氏公司(Kraft Heinz Co.)本應是與眾不同的。這家包裝食品業巨擘是通過2015年私人股本公司3G資本(3G Capital)和投資者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精心策劃的併購案成立的。至少在華爾街看來,它對接連重創同業的行業困境是有免疫力的。

的確,食品業很難找到銷售增長點,因為消費者總是在尋找更新鮮、更前衛的產品,而食品雜貨超市也在不斷更新其銷售的品牌,把越來越多的貨架空間給了Halo Top和Chobani等行業新貴。但對卡夫亨氏來說,這幾乎無關緊要。這樁聯姻從來就不是為了賣出更多的麥斯威爾(Maxwell House)咖啡、卡夫通心粉和芝士,以及奧斯卡梅爾(Oscar Mayer)肉製品。促成這宗交易的動機是,3G資本要尋找另一個收購目標,做其以節省著稱的投資經理最擅長的事:削減成本,為股東賺大錢。

有一段時間,公司削減成本的舉措收到成效。在該行業處境艱難之時,投資者在2017年2月17日將卡夫亨氏的股價推升至96.65美元的高位,其市盈率對於其他包裝食品同行而言是個天文數字。但自那以後,該公司股價已暴跌約40%,市值蒸發近500億美元。

在2017年2月卡夫亨氏收盤價創下歷史新高的那一天,有報道稱,該公司向聯合利華髮出了143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聯合利華是歐洲家用產品巨擘,生產多芬(Dove)香皂、好樂門(Hellmann"s)美乃滋蛋黃醬和Ben & Jerry"s冰淇淋。這項要約提出的時間與最初擬定的計劃完全吻合:在3G資本和巴菲特聯手將亨氏私有化四年後,在他們收購卡夫,並通過550億美元的巨額交易將其與這家調味品生產商合併兩年後。每一次行動,3G資本都採用了一種冷酷但有效的做法:裁員數千人、關閉多家工廠、創造出行業領先的利潤率。

讓聯合利華加入這個大拼盤將提供更多削減成本的機會,投資者受這則消息鼓舞迅速將卡夫亨氏的股價推高11%。但聯合利華沒有接受這一要約。因擔心企業文化衝突,該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波爾曼(Paul Polman)利用巴菲特不喜歡敵意收購這個眾所周知的特點,通過製造足夠多的不和諧,最終有效地阻止了這宗交易。這讓投資者開始考慮另一種情景,即卡夫亨氏不得不放棄進一步收購的戰略,實實在在地賣出更多芝士和熱狗。

2018年2月,該公司表示,按照承諾,通過整合兩家公司的業務削減了17億美元的開支。這實際上標誌著卡夫亨氏合併後時期的結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再有新的交易,這家公司看起來越來越像一家普通的傳統食品企業,難以重新點燃年度銷售增長——2017年的銷售額為262億美元,旗下產品組合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還記得你冰箱角落裡的泡菜醬調味料嗎?)……

……

……

……

商業周刊中文版知識商店是《商業周刊/中文版》新媒體最新推出的付費產品系列。《商周深度閱讀365》將為讀者每天更新一篇由編輯精選的商業類深度閱讀文章,可單篇購買或訂閱全年,#十分鐘的深度報道,幫您觀察世界經濟新格局#。大量新產品也將陸續登陸商店,請大家持續關注。

如何找到商周知識商店主頁?

點擊這裡,或在本公眾號底部找到>>全視角>>商周知識商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市值趕超Google、亞馬遜,微軟CEO獨家專訪
航空安全誰把關?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