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兩樣東西是出家人的「身份證」,有它們才算正宗出家人

這兩樣東西是出家人的「身份證」,有它們才算正宗出家人

出家之人,在受戒結束後,由傳戒寺院發給受戒者戒牒。戒牒是出家受戒者的證明書,只起證明出家人身份的作用,不可與度牒混為一談。

戒牒實際上常常充當僧人云游四方的「護照」,每逢遇到關津隘口,僧人都可憑戒牒交驗通行。如果僧人到其他寺院掛單安單,只要把戒牒交給寺內知客査驗後,就可在該寺任意去留。而無戒牒的僧人,最多留—宿兩餐,第二天就會被打發上路。

出家人的背影

與戒牒相應,僧尼出家受戒,還有所謂度牒。度牒是玫府部門對於依法批准出家的僧尼所發給的僧籍證明。在發放程序上,度牒是僧尼出家之前向攻府部門申請領取或買取,而戒牒卻是僧尼出家之後由寺院發給,不準買賣。

戒牒與度牒有相同之處,其作用和來源都與寺院登記僧尼的名籍有關。現在日本仍舊保存有最澄入唐時得到的一軸度牒。上面詳細登錄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齡、所隸屬的寺院、師名以及官署有關人員的簽名。戒牒除了僧尼的俗名、原籍、年齡、師名、所屬寺院名外,還要註明所受戒名,有的還有三師七證的簽字。

敦煌莫高窟的五代女尼度牒

度牒產生的原因,是封建期廷想通過度牒來控制出家的人數,因為如果僧尼的人數過多,必然要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

僧尼有了度牒,能享受許多特權,如免除地稅徭役等,因而趨之若鶩。度牒必須交錢,朝廷也有了一筆收入。富豪人家常常先買好空白度牒備用,如《水滸傳》中趙員外勸魯達往五台山文殊寺出家,用的就是以前買下的度牒。

歷史上又有私下買賣死和尚的度牒給活人冒用的情況,如《水滸傳》中武松的度牒就是冒用的。朝廷一到財政緊張,要錢花,往往就想到大賣度牒。

法會上的比丘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最容易被混淆的兩個佛學辭彙——「持齋」與「吃齋」
坐禪的入門方法,是調整這三樣東西達到最佳狀態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