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大反清自立國:立皇帝鑄銅錢,攻城掠地,一國奪去大清半壁江山

六大反清自立國:立皇帝鑄銅錢,攻城掠地,一國奪去大清半壁江山

有清一朝,民眾的反清鬥爭始終沒有間斷,其間有些武裝攻城掠地,自立為國,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下面就說說滿清時期六大反清自立國——立皇帝,鑄銅錢,攻城掠地,一國奪去大清半壁江山。

大周國(1678—1681)。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陽病逝,其孫吳世璠繼位,改元「洪化」,追謚吳三桂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三年之後清軍攻破昆明,大周國滅。吳三桂反清時鑄有「利用通寶」,建周后鑄有「昭武通寶」吳世璠繼位後鑄有「洪化通寶」。

太平天國(1851—1864)。1850年末至1851年初,洪秀全與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在廣西金田村發動武裝起義,建立「太平天囯」, 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於此,號稱天京。太平天國曆時14年,其疆域最廣闊之時曾佔有大清半壁江山。太平天國鑄有「太平天國聖寶」、「天國聖寶」錢。

江漢國(1854—1859)。1854年,貴州桐梓人楊龍喜和舒光富發動「黃號軍」起義,建立了以賽波府(九壩場)為中心,包括興州(桐梓)新開(仁懷)和遵義城周圍的根據地,建立「江漢」國,尊舒光富為皇帝,楊龍喜為都督大元帥,義軍人數達到兩萬多人。次年,楊龍喜舉家殉難於石阡的葛彰河邊,舒光富義被俘就義,余部堅持鬥爭到咸豐九年(1859年)才告失敗。

大明國(1859—1868)。貴州黃號軍起義失敗後,貴州白號軍首領劉儀順(1778—1864)繼續戰鬥。清咸豐九年(1859年)四月,在貴州思南岑頭蓋擁立自稱明思宗十代孫的朱明月(1841—1868,原名張保山,貴州遵義新舟人)為大明「秦王」,沿用江漢年號,順時為江漢六年。同治四年(1865年),白號軍建立「大明」國,推朱明月為皇帝,即「明統宗」,改江漢十二年為嗣統元年。大明國地盤覆蓋思南岑頭蓋、荊竹園、偏刀水、玉華山等地,勢力範圍達半個貴州。同治七年(1868年)8月,大明國被清軍所滅,朱明月被俘就義。大明國鑄有「嗣統通寶」。

後宋國(1855—1856)。咸豐五年(1855年),隨州大旱,野有餓殍。隨州涢山鄉落湖裡趙家台(今隨州市長崗鎮庹家)農民趙邦璧(?—1856)率五千餘人起義,在大洪山建立根據地,建國「後宋」,建元「新民」,擁趙邦璧為皇帝。建國後,趙邦璧封黃克鳳為宰相,歷朝順為軍師,另封大將軍、二將軍等官制,還鑄「後宋通寶」鐵幣流通。義軍最後發展到2萬餘人,屯糧食50萬公斤。咸豐六年(1856年)年底,義軍被清軍剿滅,趙邦璧陣亡,偏殿將軍孫大敬戰死,石大樊被捕就義,范子布陣亡。歷朝順率領義軍三千撤離大洪山,搶渡漢水,轉戰鄂西山區,後宋國滅。

大成國(1855—1864)。咸豐五年(1855)5月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開、李文茂率領起義軍四萬餘,由廣州撤離,乘船千餘進入廣西,攻佔潯州府(今桂平),建立大成國,改潯州為「秀京」,年號「洪德」,並設宮鑄錢。陳開稱平潯王,封李文茂為平靖王,梁培友為平東王,區潤為平西王,梁昌為定北王。後進兵邕寧(今南寧)、柳州等地,長期與清朝對抗。1861年8月清軍陷潯州,陳開被俘遇害。餘眾繼續鬥爭,同治三年(1864)國滅。大成國鑄有「洪德通寶」、「平靖通寶」、「平靖勝寶」等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津小飛俠歷史空間 的精彩文章:

戰國十大名將:李牧第七,王剪第六,孫臏第三,第一位與孫子齊名
三大國寶金印:一枚印證滇國歷史,一枚13.6斤,光金子值二百萬

TAG:京津小飛俠歷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