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晚清銀元鑄造史上的三大名品鑒賞

晚清銀元鑄造史上的三大名品鑒賞

中國是使用金屬貨幣最早的國家。而金屬貨幣中,歷代又以銅幣為主。所以,中國古代的貨幣史,實際上就是銅幣史。中國在殷周時期以齒貝為貨幣,後因真貝不夠,才用仿製品銅貝代之,商朝墓葬中就曾發現過銅貝。銅貝是向金屬貨幣過渡的形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了幣制,廢除刀、布、貝等幣,規定只用外圓內方的秦「半兩」錢,從此,中國銅鑄幣有了一個統一的形式,方孔銅錢在中國歷史上相沿使用了兩千多年,直至清光緒年間(1875-1907年)機制錢幣問世,才走完了它的里程。

清代銀幣、紙鈔、銅幣並行,至嘉慶年間發行新式銀元,而光緒年間鑄行金、銀幣更多。洋務運動也影響到鑄幣業,兩廣總督張之洞曾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委託使英大臣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幣機器,並在廣東錢局首鑄機制銀元和銅元。其後,各省紛紛仿效,購制國外機械鑄造銀、銅元。包括廣東錢局在內,許多造幣機均訂購自著名的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幣有限公司。英國大工業的介入,使銀幣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光緒元寶銀元

Lot 1586   1890年喜敦版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

1890年喜敦版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NGC SP65),系廣東錢局初造七錢二分正版系列銀幣時,利用喜敦廠提供的制模工具改刻幣模,因而保留了許多喜敦原模的形態,故稱「喜敦版」。此枚為類鏡面版底,版模深峻,製作精整,光澤亮麗,品相極為難得。

大清銀幣銀元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是清末幣制改革的產物,設計新穎,製作精良,該幣正面珠圈內為漢文大清銀幣四字,背面壹圓二字坐中,外圍是巨龍騰空,自上至左向右環繞一周,七根尾須向上,龍頭置上,兩根長須下垂,鼻樑突起,兩眼炯炯有神,龍紋精細,火球在下,下方邊緣是英文壹圓,歷為錢幣愛好者的珍藏品。

宣統元寶銀元

宣統銀幣是清末幣製革新的產品,其計劃新穎,製作精巧,是錢幣愛好者的珍藏品。正面分為內圈和外圈兩部分,內圈精刻有「宣統元寶」四個繁體楷體字,外圈則頂部環繞著「湖北省造」四個小字,底部鑄「庫平七錢二分」,頂部與底部之間,還在一邊印有一枚小花用於過渡,幣面整體品相良好,且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尤其是當時造幣機紛紛選用的是來自於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幣有限公司的機器,更給幣面的設計帶來一種精緻的美感。

反面,則是將蟠龍圖和滿文環繞在一起,呈現出獨特而又和諧的幣面風格。滿文的周圍也刻制有幾個規整的漢字,足以說明當時滿漢文化的大融合,同時,英國的鑄幣風格也在該錢幣上呈現出西方文化獨有的風采。雖是一枚小小的錢幣,其歷史文化意義卻為大家展現得淋漓盡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店內中式禮服選購指南
你為什麼容易發怒

TAG:全球大搜羅 |